文/欧阳觅剑
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的特别致辞中,提出了“双引擎”概念——培育打造新引擎、改造升级传统引擎。他指出,改造传统引擎的重点是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在这些领域,政府将不再唱“独角戏”,而是采取政府和民营合作(PPP)、中外合作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放大投资效应。通过总理的这番讲话,我们可以看到,PPP模式被赋予了重要意义。
去年以来,政府部门对PPP模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财政部和发改委都出台了多个文件,要求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各地纷纷响应,推出了很多采用PPP模式的项目。
PPP模式指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包括BOT等多种方式。这种模式被人们寄予厚望,是因为它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可以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投资,二是可以将私营部门的先进经营理念带到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中。
当前,国务院加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很多项目将不能再通过政府融资平台进行投融资。财政部门推广PPP模式,目的之一就是用PPP模式取代一部分融资平台,成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PPP 模式的确具有很多优势,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阻碍着这一模式的推广运用。PPP模式在中国早已运用到很多领域,例如经营性收费公路、自来水供给引入外资等。在实际运行中,PPP模式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参与PPP项目的一些政府部门,在吸收社会资本先进经营理念的同时,也染上了追逐利润的习气,例如延长高速公路收费期限。其次,一些参与PPP项目的投资者的利益没有得到有力保护,他们在与政府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而另一些投资者则赚得太多,将风险推给政府,将利润留给自己。第三,社会公众作为PPP项目的消费者,往往需要承受更高的价格,从公共产品和服务中享受的福利减少,例如,一些地方的自来水供给引入外资后,水的质量没有提升,价格却一涨再涨。
在PPP模式中,如何平衡政府部门、投资者、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关键是政府部门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能。他们不能将PPP模式当作甩包袱给投资者,也要防止向投资者输送利益。他们不能将社会公众看成为自己带来利润的消费者,而应该认识到他们是人民群众,是自己服务的对象,应当优先保证他们的权益。政府正确认识并转变职能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推广PPP模式不能急于求成。PPP模式应谨慎推进,切实保证社会公众的福利增加,同时也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一定体现。
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推广PPP模式也不用急、不能急。李总理指出,中国经济将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2014年的7.4%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快的,当然属于中高速增长,因此,没有必要为了拉动经济增长而急于推广PPP模式以促进基础设施投资。通过加速推广PPP模式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反而是有风险的。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