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科技

中国铁建深圳首个地铁U梁工程预制完工 技术国内领先

发布日期:2018-06-20来源:网络来源编辑:张世辉

[摘要]

   6月14日,经过三年奋战,中铁二十三局轨道公司终于完成了深圳地铁6号线637片U型梁的预制。这是深圳市首次采用U型梁技术,张拉吨位高达2400吨,领先全国。 与以往采用的箱梁相比,U梁结构轻薄美观,减振降噪,节省造价的同时又能保证行车安全。近年来,U梁在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全国地铁采用U梁技术的有上海、青岛、深圳、重庆、南京、青岛、天津、郑州、宁波等9个城市。其中,深圳地铁的U型梁张拉吨位全国第一。

   深圳地铁6号线全长37公里,正线大部分是高架,高架部分全部采用U型梁技术。全线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共计预制U梁929片,其中由中铁建负责制、运、架637片,由二十三局轨道公司承建。

   作为连接深圳市内光明新区和市区的第一条地铁线路,该工程沿途居民人口密集、楼房建筑密布,来往车流量极大,当地的交管部门不允许封路施工,交通疏解难度大。为了减少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以及对交通的影响,深圳地铁集团就决定在地铁6号线采用U型梁,并提出了高要求。此前,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公司已在上海修建了地铁11号线、16号线、17号线、迪士尼专线等U型梁工程,并成功投入了运营。但是,跟上海U型梁1700吨的张拉吨位相比,深圳U型梁这2400的设计吨位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施工过程中对梁体应力应变控制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应力损失控制上要求的辅助工艺更高、更先进,同时也对先张制梁墩台的设计、施工、工装配置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为此,二十三局轨道公司组织了最优秀的技术团队奔赴深圳。

   2015年9月9日,梁场正式开工建设。

   2016年2月17日,梁场QC小组在项目部组织召开了关于 “大吨位先张U型薄壁梁全自动智能张拉系统研发”专题讨论会,分析智能张拉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张拉台座的稳定性。会议特邀相关专家、厂家对液压系统和数控屏显的实现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形成施工工艺。

   2016年4月26日,“大吨位先张U型薄壁梁全自动智能张拉系统研发”正式投产使用。该系统通过高精度荷载传感器和磁致式伸缩位移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利用BIM技术三维模拟放样,实现“应力”、“伸长量”的智能化双控,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保证了产品质量。

   截至目前,二十三局轨道公司在U型梁的工艺研制方面已经获得了16项国家专利、1项国家级工法、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第十四届詹天佑大奖。同时,公司积极以技术换市场,成功打入了青岛、天津等地的U型梁市场,占据了全国U型梁市场的半壁江山。

  

【相关阅读】

专题策划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管理案例

中建-结构转型

中建-结构转型

推进基础设施业务,不能像“群众都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的慢,也要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乱,务必高屋建瓴,长远谋划,做好推进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专项考核的顶层设计。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