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风险应对 > 正文风险应对

王守清:现阶段PPP 缺少物有所值评估

发布日期:2015-07-27来源:中国房地产报编辑:宋珍珍

[摘要]

  文/邢鹏飞 林淼

  “PPP不是政府推卸责任的借口。”近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建设管理系教授、PPP领域著名专家王守清,解析PPP模式在中国的发展之路。

  中国房地产报:国内大力推行PPP的原因何在?

  王 守清:广义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其实通俗的解释就是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即企业获得政府授权,与政府合作,提供本该由政府投资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公共产品或服务,进而达到政府与企业双方共赢、提高 效率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PPP项目的实施,可以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从参与提供基础设施的全过程,变成对该过程进行规制,更加注重市场规 律,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重要的是,PPP项目的实施,还可以缓解政府资金短缺的问题,用民间资本提前建设公共设施,让人民提前受益,促进城市化建设, 推动经济发展。

  中国房地产报:政府部门该如何选择PPP项目进行实践?

  王守清:是否采用PPP,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本身的性质,包括技术复杂性、收费的难易程度、生产或消费的规模、设施的规模等。

  从理论上讲,纯公益性的项目不适合做PPP。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投资者要获得回报,这些公益性项目本身并没有收益,投资者的回报要么来自政府财政补贴,要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获得,那么这些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PPP。

  凡是财政补贴额度太大、投资者回报的70%都通过政府补贴获得的项目就不要做PPP。因为70%的补贴都付给了投资者,还不如自己做,没必要把地方政府有限的资金用来补贴投资者。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在PPP推广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王 守清:现阶段我国的PPP项目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PPP的物有所值评估。企业最担心的,是政府没有契约精神,尤其是对于民企来说,法制和政府信用是比较大 的问题。所以,一旦缺少PPP的物有所值评估,部分政府又缺乏真实有效的PPP项目运作经验,观念认识转变相对较难,把思想局限在缓解债务压力上,将推广 PPP当作又一次甩包袱,没有把注意力放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上,反而加强市场监管,就可能导致风险分配不公。

  按照规定,PPP项目的建 设、运营风险由社会资本承担,法律、政策调整风险由政府承担。这样的规定本没有错,但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PPP项目实践中的风险是 很多的,远不止文件中提到的几项,但是在实际签订的合同中普遍有风险分配不对称的问题。另外,风险和收益要匹配,才会有企业愿意承担风险。

  PPP项目就像是一场婚姻,而不是一场婚礼。PPP项目一旦签订,就可能要涉及政企双方多年的责任与义务。就像婚姻一样,政府和企业要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准备。所以现阶段我国要推行PPP,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有力的法律环境支撑和有效的物有所值评估。

  中国房地产报:在PPP落实过程中,政府该如何设定对企业的考量指标?

  王守清:民企和国企在PPP项目上最大的不公平,就在于融资能力的问题。国企负债达到80%~90%,还能得到贷款,而民企即便负债大大低于这个比例,也很难获得贷款。这当然有企业信用的问题,但这也是目前国企、民企起点差距最大之处。

  但 是,由于国企和民企的优势不同,在对PPP项目的推行中,国企和民企各有优势。对一些需要大型设备和高技术的项目,比如地铁、高铁这些项目,可能更适合国 企;其他类型的PPP项目,民企都可以做,且它们的表现不差,特别是在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领域。在PPP领域,完全排除民企是不合适的。如果基本由国企、央 企主导,就与之前的政府财政支持模式没有太大区别了。

  所以要推行PPP,就要综合各大企业的优势,并且政府得给些实在的鼓励和优惠政策。如最近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财政部与税务总局给予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政策等。

  不过,目前的鼓励政策远不足以吸引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因此,政府部门还应从法制、信用、融资、公平等方面进行改善。只有将这些大问题解决了,才能更好地推行PPP。

【相关阅读】

案例分享

操作实务

能力建设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