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略有上升,金融杠杆率已回落至2014年水平。分部门来看,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持续5个季度下降,国企与民企出现分化。而政府部门最为显著的变化是隐性杠杆水平下降。这是9月18日发布的《去杠杆政策转向了吗?——中国去杠杆报告(2018年二季度)》(下称“报告”)里透露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宏观大环境影响下,当前去杠杆政策出现微调,进入新阶段。专家建议,在政策微调中避免回归旧有的保增长和加杠杆模式,要以效率改进获得去杠杆的持久动力,根本出路在于采用“退出机制”。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报告显示,2018年2季度末,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7年末的242.1%增加到242.7%。其中,居民部门杠杆率仍在上升,半年累计上升了2个百分点,而非金融企业由157%下降到156.4%,政府部门由36.2%下降到35.3%。
值得注意的是,国企和民企去杠杆出现分化是上半年较为突出的问题,私营工业企业加杠杆趋势明显,资产负债率从去年年末的51.6%上升至55.8%。国企资产负债率出现下降,从去年年末的65.7%下降至65%。
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磊认为,在企业部门方面,面临的问题是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过高,主要原因是我国非金融企业总资产过大、生产效率低以及储蓄率过高。民企资产负债率上升,主因在于资产缩水严重。国企资产负债率下降虽然资产负债也有所贡献,但贡献更大的是资产上升。国企创造收入的能力低于私企,国企的债务收入比达到200%,高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156%),仅从偿付能力来看,国企的债务风险依然较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去杠杆要通过多种政策一起发力。在政策微调中去杠杆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避免回归旧有的保增长与加杠杆模式,尤其防止变相加杠杆,重拾依靠房地产和基建两大部门拉动经济增长的旧有模式;二是鉴于目前宏观杠杆率部门分布状况,非金融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去杠杆仍是结构性去杠杆的关键;三是要实现完美去杠杆,应允许债务清理机制发挥作用。
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晶指出,去杠杆的根本出路是采用“退出机制”。“推进破产重组,让市场清理机制发挥作用;破除政府兜底幻觉,硬化约束,推进杠杆率风险的市场化分担。”
报告建议,在降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同时,适当增加显性债务,即适当提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与专项债务限额,保持地方政府投资支出的稳健性。同时,金融去杠杆空间也较大。
张晓晶认为,鉴于居民杠杆率的攀升已经到了一个限度,靠居民“独木难支”,适度提高政府杠杆率是有必要的,也是可控的。而金融去杠杆的目标是让金融业回归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本质,打消监管套利,让所谓的“资金空转”只保留维持金融机构间短期资金融通的本质属性。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