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鹏飞
2014年7月6日,烟台,太平湾南岸,万人空巷,人头攒动。在老烟台人的记忆中,似乎市区很久没这么热闹了。顺着众人的眼光望去,一座形如贝阙明珠的深蓝色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独特的造型从各个角度反射出迷人的光线,通透清亮的曲面玻璃幕墙映衬出海之碧、天之蓝,在喧嚣人群的包围下,散发出一种共碧水长天一色的淡然气质。这座建筑便是由新兴建设一公司承建的烟台中粮大悦城工程,这天,是她开业的日子。
“人和”源自奔走
烟台大悦城工程建筑面积22万平米,是目前新兴建设一公司承建的最大单体建筑,地下三层,地上六层,局部七层。虽然不高,却丝毫掩饰不住她时尚、活力、精致的气质,牢牢吸引着全城百姓的目光。仅开业当天,客流便突破了十五万,在当地造成了轰动效应。然而时间回溯到2012年,当打造这座建筑的团队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大悦城所在场地还是一片荒芜,同样,对当地行业环境的认识,也是一片空白。用项目部书记徐健的话来讲:“一下火车,除了一眼能望到不远处的场地,剩下的就全部都是问号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新兴建设一公司在烟台的第一个工程,初来乍到,对于项目团队来讲,最需要的“食粮”便是尽快熟悉当地的环境。他们兵分多路,扎进了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走访各种机构,理顺各方关系;走进其他工地,了解当地管理经验;整理条例标准、计价依据及相关法规文件,迅速熟悉贯彻。由于整个场地狭小,没有空间建设生活区,于是又一队人马开始寻找合适的住处,这本是个轻松的工作,然而工程的体量决定了参施人员的大基数,劳务分包人员在主体结构施工高峰期投入一千六百余人,二次结构施工高峰期投入四百余人,同时工程又位于市中心,空房少,租金高,让劳务人员住宿安排成了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困难”。同样由于工程的巨大体量,材料用量也大的惊人:主体结构混凝土用量12万余方、钢筋用量2万余吨、模板20余万平方米,架子管近200万米……烟台属于三线城市,数量如此巨大、种类如此繁多的材料设备用量不是本地能够完全支持的,一支队伍因此冲出了烟台,在周边寻找材料来源。
经过这样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项目部于2012年10月正式入场。
“地利”起于突破
大悦城项目坐落在烟台市芝罘区,这是不折不扣的市中心,北面面海,其他三面毗邻烟台火车站、烟台港和烟台最繁华的商业区,建筑密集,人流众多。凭海临风的浪漫区位反而让整个团队无心欣赏,抓破了头。
工程北侧距离海边仅40米,基坑深约18米,地下水位高,水量大,给基坑降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人员认真分析现场水量的特点,并与有关专家多次研讨方案,决定采取多种降水方式并用的方法:布设主盲沟和次盲沟,排除明水;槽内打124口降水井降低水位;加大止水帷幕四周的止水力度,防止基槽外的水进入;加强降水井抽水力度,施工期间不间断。这个方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保证了地下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也为项目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另一个麻烦就是场地极其狭小,工程基坑距围挡最大距离4.5米,最窄的地方则只有1米。异型模板,环梁,钢结构等均采用外加工的方式,甚至钢筋都无法现场加工,只能在场外寻找加工场地, 加工场地找到了,简单的材料进场又了一个大麻烦,因为运料车辆根本就无“场”可进。经过与当地交管部门的协商,项目部拿出了一个大胆同时也是无奈的方案,于是,一幅堪称宏大的场面呈现在了众人面前:两万多吨的钢筋、六千多方的木料、两百万米的周转材料......每天几十辆大型运输车辆载着材料围绕着工地停靠,场地内的塔吊一刻不停地向内调运,将能够直接使用的材料直接吊至作业面、将其他各类材料整理集中堆放以节省场地。直到现在,材料员回忆起当时收料的场面还会感慨地说:“真不知道当时那个时候怎么挺过来的!”
这是一项需要超强协调能力的工作,特别是结构施工全面展开的时候,混凝土一天就要浇筑3000立方——这相当于一个小型工程的用量。项目部机动、灵活地布置浇筑点,将场地外有限的空间用到了极限,混凝土罐车盘绕一周停不下,便再盘一周,形成了两圈由车辆形成的“围挡”。确保周边车辆行人安全、场内材料调配科学、运料车辆停入驶出合理,是这一方案能否顺利施行的关键。项目经理汪峰亲自在场外指挥,围着两圈车辆不停的奔走;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了细致的分工,场内场外,几十米一岗,确保各个环节精准运转。在整个项目团队高效严密的管理下,这项看似无奈而又颇费气力的方案,硬是没有拖施工进度的一步后腿。
在大悦城的整个施工历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大型车辆都停靠在了路边,有个例外,那就是两辆重型吊车。如今若从落成的大悦城正门进入,最吸引眼球的必然是那座从一层直跨四层的“飞天梯”,这部扶梯上下双轨设计,全长70米,总装配重量达80吨。这在目前全山东省境内是绝无仅有的,甚至要比北京西单大悦城的那部飞天梯还要长还要宽。为了完成这一施工难点,项目部把正门的施工放在了最后,两辆重型吊车得以进入工程内部。在这样狭小的空间内,摆弄一个长70米,重80吨的大家伙绝非易事,同时还充满了危险。项目经理汪峰和整个技术部门在这段时间几乎日日守在现场,直到安装完成,才算松了一口气。
“天时”皆由奋斗
烟台地处渤海南岸,山东半岛北部,深受海洋性气候影响,一入冬,呼啸的北风在给这座城市带来严寒的同时,还会输送大量的水汽。如果你没亲历,绝不相信烟台的雪是这种状态:雪片大小如同鹅毛,降雪速度好似倾盆。项目团队在烟台的第一个冬天,便经历了这番情景,见识了素有“雪窝子”之称的烟台。此时,烟台大悦城工程正处在艰难的基础施工阶段,如桩头处理、清槽、垫层浇筑和地板防水这些都不适合雨雪天气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一起挖沟、排水、覆盖,争分夺秒抢时间,仅用了短短的45天就完成了基础底板的施工,赢得了甲方的赞誉。
烟台的冬天是漫长的,结构施工也在这个冬天开始了。从设计和使用的角度讲,“大空间结构”、“玻璃采光顶”无疑是时尚靓丽、节能环保的,然而对于此时的建设者来讲,这一设计却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考验。由于工程造型特殊,玻璃采光顶的安装必须要等结构完成以后进行。当时,四面外墙已经完成,室内施工人员的头顶却直接对着天空,严格的说,这都不能算是室内施工。你能想象这样的场景吗?外面大雪纷飞,里边也是大雪纷飞,明明是在室内作业,却有了一种置身室外的感觉。然而就算这样,为了确保工期,建设者们依旧一刻不敢懈怠,任凭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身上,手中的工序也不停歇,伴着大雪进行墙体的砌筑。想象这样的场景,就如一段每秒60帧以1/8倍速播放的电影片段,漫天飞舞的雪花既是幕布又是背景,拉开了这场雪中大战的序幕,也成为了铁军精神最传神的渲染,充满了浪漫色彩又让人热血沸腾。
冬去夏来,雨也寻着雪的轨迹光顾。北方沿海城市的雨与其他北方城市的雨是不同的,这雨挟带了些许东南海面上台风的威力,用“风雨交加”这词形容,再恰当不过。本就充沛的雨量在大风的助力下,更加充满了力量。同样是由于玻璃采光顶的设计,雨水再度冲击了建设中的烟台大悦城工程。建设者们严阵以待,布置妥当排水装置,封堵了通向地下结构的所有缝隙,在通往机房的入口垒起了防洪墙,并人手一把铁锹,随时查缺补漏。整个夏天,这样的战役打了一场又一场。
烟台大悦城项目部的前身是全国组织干部学院工程项目部,名副其实的鲁班团队。与组干学院工程相比,烟台大悦城的体量要数倍于前者,加之外埠施工,着实平添了众多困难。工程造型复杂,前后共计出了十版蓝图,近百份的设计变更。专业穿插多,异形构件较多,其中钢结构施工5000余吨,二次结构四万余方,分包单位多达30多家,均增加了工程的协调组织及施工难度。同时,由于工程商业综合体的特性,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洽商调整乃至小业主意见整改项目繁多,总计有约近百个大项近千个小项的变更及现场签证项目。建设单位对项目过程控制也非常严格,每一份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项目均需项目部陪同建设单位现场核实并形成一式五份的审批流程文件,给预算申报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然而整个团队凭着心中那份荣誉感,精心雕琢了这一工程。项目经理汪峰是从主任工程师岗位转岗,第一次全面负责整个工程的管理工作。为了这个第一次,他付出了很多,最长一次半年没回家,心中满是对妻儿的惦念,却始终不忘肩上的责任,整个工程下来,人显得成熟、沧桑了许多。问起项目书记徐健,团队中哪些人堪称楷模,他淡淡一句:“若要评先评优,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这个项目部,只有分工不同,但没有一个喊苦喊累的,大家都在为了这个工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年轻的学生为整个团队注入了新生力量,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学习、请教,白天在施工现场,晚上还要做资料或是整理、查找白天所学的知识点。牛福栋代表了项目团队年轻人的精神面貌,直到妻子生产当天他才赶到医院,看到母子平安,又飞奔回了工地。正是有了这样的团队,于是我们看到了丝毫不逊于京内工程的现场管理,看到了各项评比均在烟台名列前茅的优秀成绩。2013年,烟台大悦城项目部被评为总公司先进集体。
两年的坚守,600多个日日夜夜,这座烟台市的新地标在这支团队手中被锻造成渤海边的一颗明珠,伴着新兴建设的美名,成为了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