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正文 企业管理

隧道股份整体上市收官 转型“综合服务商”

发布日期:2016-03-16来源:隧道股份编辑:宋珍珍

[摘要]

  去年9月,作为上海城建集团上市公司体内外所有国有资产和业务的托管者——隧道股份一跃成为上海城建的上层机构,替换原有集团身份,全面参与市场竞争。2016年,正在开启“凤凰涅槃”时代的“隧道股份”,挥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综合服务商”愿景的大旗,在多领域全新起航。

  “彻底去除行政化痕迹,变身完全市场化企业一直以来都是隧道股份的心愿。今后我们将基于上市公司的统一运作,着力发展新隧道股份的产业集合体,从准行政的管理集团变成一个完全市场型的公司, ”隧道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指出,隧道股份将迎来脱胎换骨的时代。这一点,在隧道股份上下已经有了广泛的认同。

  “综合服务商”愿景下的市场化跃变

  2016年是“十三五”的起步之年,也是隧道股份整体上市后实现实体运作的第一年。重大战略机遇面前,隧道股份一直都在向去行政化的方向努力。代替城建集团身份,实现整体上市,预示着企业的整体转型。这一转型不仅仅是组织层面的认同,更是市场化的转型。从内部而言,以前下属子公司都比较注重自身发展,现在都要基于“一个文化、一个愿景”去思考如何更好发展、股份公司总体利益最大化。隧道股份现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联动、总承包、总集成管理的联动,让隧道股份的对外经营不只是子公司单独在市场上打拼,而是一个整体的大型团队在为地方政府、为业主提供有效服务和增值服务,从而促进企业更好地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综合服务商。

  张焰董事长指出,2016年,隧道股份将做出很多改变,公司的架构体系、运作体系、管控体系等都要做调整,让整个体系都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来运作,同时也将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的要求继续推进改革。因为这些改革同时也是隧道股份自己的希望:“在有政策的时候努力推行政策,在没有政策的时候努力实现自我突破。目前,隧道股份已经在一些区域和项目实施了激励机制,希望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很好的收入。我们也将进一步搞活机制,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实现资本回报的最大。”

  可以预见,企业原有的行政管理色彩会越来越淡化。

  “全产业链”集成,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

  目前,隧道股份在研究的是,如何利用大数据,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信息化运营管理,让建成的工程在未来50年甚至100年中能够有效运行。以前的隧道股份更为关注的是项目成本,现在则会更关注对项目运营过程的有效管控。比如在道路建设与运营中,隧道股份尽可能减少通过封路大修道路,努力改变“休克式疗法”。隧道股份正在做大量的数据采集,建立数据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分析,让运营更有效,也为今后更好地分析、预判市场情况,引导政府职能的转变打下基础。张焰董事长谈到,“基于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我们可以把一次大修换成几次中修,把一次中修换成几次小修,通过数据分析,就能提前知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动态的、根据实际需要的、实时地将道路维护管理好。”

  隧道股份以前是承包工程,现在是集成工程,能够为政府、为业主、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张焰董事长指出,“像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是最难的,更难的、更重要的是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和维护。”

  能够为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服务是需要底气,隧道股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综合服务商”的定位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隧道股份产业链完整,有前端的规划、投融资、中间的设计、施工、承包,最后的运营管理,当下拥有全国基建领域一流的投资公司,5家全国甲级勘察、设计院,2家特级、8家一级施工企业,3家一流养护运维企业,核心产业已覆盖至超大型隧道、轨道交通、路桥、地下空间、建筑与房地产、能源、水务、重型工程装备、绿色建材等九大领域。2015年,隧道股份通过加强内部板块资源的整合,突出公司投资、设计、建设、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势,成功中标中意(宁波)生态园基础设施、株洲轨道科技城路网工程、杭绍台高速公路(台州段)3个PPP项目。与此同时,“全生命周期”的建设运维理念也在南昌朝阳大桥、淮安有轨电车等项目成为了现实,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隧道股份独特的专业优势,是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逐步建立的。核心优势是企业位于上海,上海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有着高品质的认知,知道城市需要什么,能够提供城市所需要的服务。另外,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还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城镇化、区域化的发展,有更大的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市场空间,这对于隧道股份来说是非常好的契机。而且,隧道股份有为城市做超前规划的能力,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隧道股份也会逐步退出已经是充分竞争性的专业领域,从事前端领域。这也是2016年隧道股份工作的关键之一。

  能力升级,从“解决问题”向“减少问题产生”迈进

  现在的城市需要更精细化的运营,未来都希望发展成智慧型城市,所以很多细节需要超前考虑。隧道股份在技术层面没有问题,关键是进一步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在传统的建筑业企业中,人们通常所看到的是施工质量、项目管理差异化。现在,隧道股份将赋予行业新的“生命”,经过工业化改造,让产品不仅实现产业化还要实现标准化和智能化,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赋予新的内容。比如,隧道股份的盾构施工,现在已实现全智能化,盾构的拼装也由机器人完成,高精度管片的制作都在预制场完成。另外,PC技术在一些高架项目中实施,首先在工厂预制然后现场拼装,这样能减少粉尘污染,更少地占用现有的道路。隧道股份还设有BIM中心,研究现有的设施如何通过智能化做数据采集,并加以更好地利用。

  隧道股份认识到,企业实际上既是建设者,但也是破坏者。一个城市会给生活在这里的人留下很多记忆,但现在很多记忆在城市中都很难找到,被更多新的符号替代了。张焰董事长坦言,让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让子孙后代有更好的生活环境,这需要每个城市中的过客行动起来,为城市的未来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也是国有企业的担当。“我们不希望做跟随者,而要做行业的引领者,承载着大家的城市梦想,做超前的考虑,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减少产生问题的能力,为大家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家园。”

  新的一年,隧道股份希望做到工程更优质、过程更合理,为城市生活创造更大的便利。

  产业运作更高效,资源配置更合理

  2016年隧道股份主要面临“两大机遇”,即经济“新常态”下基建市场的机遇、PPP项目实施或将逐步企稳的机遇,“两大挑战”,即上市公司运作要求下管控模式的挑战、竞争者业务市场布局带来的挑战。为此,隧道股份提出了“产业运作更高效,资源配置更合理”为工作总体目标,同时提出要着眼“六个力”,即提高产业的统筹力、加大投资的牵引力、强化科技的驱动力、激活企业的创造力、提升文化的凝聚力、增强党建的向心力,以此来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隧道股份认为,公司能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适应新常态、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关键是干事创业要实,要有实实在在的手段,改革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在推动改革发展的行动上,要坚持做深、做精、做好,要基于市场维度创新机制,下大力气“做强长板”。2016年,隧道股份有三点希望:一是专业公司要做强。企业市场竞争实力、差异化领先关键看专业公司,目前隧道股份内部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专业公司和专业化团队,如,地基公司、日沥公司、地铁应急抢险队、融资租赁团队等等。但还是将注重专业化公司的发展,按照市场化的标准给予资源配置、运作支撑,强调要敢于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锻炼和发展。在管理机制上,适当的“简政放权”,有所为有所不为,推进经营和管理重心的下移,释放基层活力。二是区域市场要做深。隧道股份未来要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公司,需要有几个实实在在的重要区域市场,这些区域市场要稳扎稳打、落地生根、深耕经营、滚动开发,不能做“游击队”。同时,在区域市场经营开拓上,将灵活采用市场化的机制和管理体系。三是管理机制要做优。企业的发展要进入新的领域、开辟新的模式,关键是要有专业的人才和团队,如果全部靠自身培养、培育,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会贻误时机。所以,隧道股份将在市场化人才引进和管理方面要所有突破,“向人才要红利”。在规范操作和管理制度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去探索、尝试。同时也将积极抓好基于岗位价值评估的薪酬考核体系建设,与市场匹配、与上市公司管理匹配、与岗位贡献匹配,形成客观公正的岗级体系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2016年是隧道股份整体上市后的首个实质运作年,也是各项改革举措的深化落地年。隧道股份将基于上市公司更加规范、更加高效的运作体系,着眼于产业运作更高效、资源配置更合理,着力提升经营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着力优化业务结构及运营架构,为进一步打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综合服务商”品牌,推动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升级不懈努力。

【相关阅读】

专题策划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管理案例

中建-结构转型

中建-结构转型

推进基础设施业务,不能像“群众都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的慢,也要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乱,务必高屋建瓴,长远谋划,做好推进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专项考核的顶层设计。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