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建设网_我要投稿靳编辑 建设网_我要投稿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正文行业要闻

远大住工6天建1栋别墅

发布日期:2015-11-13来源:本站编辑:伏牛山

[摘要]

   在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住宅产业率普遍在75%以上。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饱受诟病的中国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在远大住工生产基地,园区行记者目睹了一块块PC板(预制混凝土构件)从装模、浇筑到运出库房的全过程。44块这样的PC板,构成了远大住工的建筑工业化高端住宅产品——高3层、共285平米的枫丹白露。这座建筑工业化率100%的住宅正通过网络销售,30天即可交付。建筑工业化产品做到了节材20%、节能70%、节水80%、节时60%,节地20%。

  庞大的两型发展市场

  建筑工业化的好处显而易见。PC板更容易保持恒定室内温度,隔音效果好,具有防火性,施工过程更快也更安全;不合格产品在工厂即被剔除,精度达到毫米级,解决了渗漏、空鼓等质量顽疾……然而中国新增建筑工业化产品不到0.1%,相关产业的耗能已经占到社会总能耗的51%。

  2013年,国务院“1号文件”转发《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大力推动建筑工业化”为国家十大重要任务之一。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美丽中国”建设的提出,再一次明确了建筑工业化的战略定位。

  作为中国建筑工业化领军企业,远大住工即将迎来跋涉之路的第20个年头。远大住工在吸纳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先进理念与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市场实际情况,建立了完善的建筑工业化研发体系、制造体系、施工体系、材料体系与产品体系,技术专利达100余项。“中国住宅产业化是一个万亿级的产业,而且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远大住工董事长张剑说。

  主推高端住宅产品,最快6天建成

  我国建筑垃圾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在既有的40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中,至少产生了20亿吨建筑废渣,到2020年我国还将至少新增10亿吨建筑废渣。

  “在建筑围挡和密密麻麻的脚手架里面不仅是一个垃圾制造厂,也是对资源的巨大掠夺。建筑工业化是节能环保的重要手段。”远大住工总裁唐芬说。

  依托多达100多项的技术专利,远大住工推出了探索建筑工业化20年以来第一款住宅产品。枫丹白露别墅建筑面积约285平方米,售价75万元,历经320多次优化,最快可以在6天内安装完成。

  “湖南省农村每年住房建设需求量将突破1亿多平方米,市场容量巨大。这款产品的目标客群是拥有土地的客群,所以主要市场是中国广大的新城镇、新农村市场。”唐芬说。

  越走越远的建筑工业化

  在唐芬看来,远大住工实现了传统建筑方式的五大变革:建筑业从手工时代变为机械时代,工地变为工厂,施工变为总装,农民工变为产业工人,技术工人变为操作工人。这样一来,建筑工程挂靠转包的法律问题和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迎刃而解。

  远大住工已在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等核心区域建成12家世界一流的绿色建筑研发制造基地,建筑工业化率达85%以上,已实施工业化建筑超过2000万平方米,产品涵盖保障房、商品房、别墅、酒店、办公楼等。到2015年末实现产能5000万平方米。

  “我们也在打造一个为建筑工业化服务的平台,把这么多年的探索及经验、技术和成果在平台上共享出来,与行业进行分享和交流,共同推动整个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当前,我们已经与万科、金地、恒伟地产等开发商取得了实际性合作。”唐芬说。

【相关阅读】

ppp专题

管理案例

推动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发展

推动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发展

当前,正值传统电力工程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推进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调结构、转方式、强管理、增效益和塑品牌成为引领电力工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词,也是促进电力建设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专题策划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