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山东省胶州市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畔,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素有“金胶州”之美誉。1987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在青岛地区第一个撤县设市,先后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
经济新常态下,胶州市抢抓建设山东蓝色经济区的国家战略机遇,围绕“青岛北部新城”发展定位,突出“五城”建设,推动六大提升,加速打造现代化幸福宜居新区,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强劲势头备受瞩目。尤其是结合“美丽胶州”建设和环境整治,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建设、运行机制,胶州城乡建设一体化工作始终率先而动、领先发展。
近年来,胶州市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创新建立城乡“1+10+9+X”污水处理体系、“镇村保洁、收集,市级清运、处理”城乡垃圾清运处理体系、“农村改厕+污水处理”模式,加快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最大限度地放大治理工作的“溢出效应”;推动村庄实现污水治理无害化、垃圾处理一体化、农村饮水安全化、文化活动广场化、村庄建设田园化的“新五化”目标;扎实推进大沽河综合治理,着力打造“生态中轴、幸福纽带、活力水岸”,使广大农民共同融入改革发展进程,得到了更多实惠。
■城乡环卫一体化,幸福宜居再升级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胶州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结合自身特点,以“生活垃圾统一清运”为切入点,将环卫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乡镇、村庄,逐步破解了“垃圾围城”、“垃圾围镇”、“垃圾围村”等难题;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指引,建立起一系列覆盖全市的长效机制,悉心营造生态宜居的洁美家园,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点赞。目前,胶州市拥有国家Ⅰ级生活垃圾处理场,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5座镇级中转站投入使用,设计日转运能力750吨;配备清运车69台、垃圾桶2.76万个,聘用专职保洁员3548名,成功运行“镇村保洁、收集,市级清运、处理”的环卫新机制,2015年年初,通过了“山东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市”认定。今年以来,在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精准指导下,胶州市委、市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全年用于环卫一体化的资金达到1.87亿元,打造城乡环卫的“升级版”,全市所有村庄达到卫生洁净村标准,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青岛市生态文明镇村建设现场会相继在胶州市召开,中央文明办专题总结推广了相关做法。
胶州市的成功经验在于脚踏实地、高位推进、统筹解决、综合施策。胶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2015年继续深化乡村文明行动加快美丽胶州建设的工作方案》和《关于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美丽胶州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了《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建立双重加压领导机制,建立督察评比考核机制、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将督察考评指标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走在青岛各区市前列。
环境无死角,效果在细节。胶州市创新整治方式、创新联动监管、创新宣传发动,把群众改善环境的强烈意愿转化为深化“美丽胶州”建设的生动实践;实行标准化收集、动态化清运、数字化监管,从根本上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下一步,胶州市将继续把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典型引领工程、美丽胶州的提升工程、镇村连片整治的基础工程。加大市级财政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金参与,高标准配套城乡环卫设施,做到责任到位、强化监督、赏罚分明;在解决垃圾围村、围路、围河的基础上,运用行政手段确保“管得住、不反弹”;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一手抓环卫一体化,一手抓人文素质培养,实现“以环境影响人、以人的素质提升改造环境”的“双提升、双促进”。
■污水处理进农村,湿地下面藏工厂
给垃圾找出口,给污水找入口。胶州市从2013年年初开始编制全市水环境治理规划,构建覆盖城乡的“1+10+9+X”污水处理体系,确定2016年全市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60%,总投资达16.12亿元。目前已建成1处市级污水处理厂、5处镇级污水处理厂、4处区域小集中污水处理厂和16处污水处理模块。如今,“下水道、冲马桶、污水处理”这些貌似城市专有的词汇已悄然走进了普通庄户人家,污水处理和农村改厕完美对接,不但改善了环境,也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来到胶州市胶莱镇王疃村,村南部一块大约1亩左右的人工湿地下,“藏”着一个大约200平方米的小型污水处理厂,这个污水处理厂能够处理附近8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全部由地下管网连接,不禁让人啧啧称奇。王疃污水处理厂于2014年4月开始建设,由污水收集管网和地埋式污水处理模块两部分组成,后者是工程最大的亮点。据介绍,王疃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水处理共有4道工序:预处理+A/O接触氧化二级处理+人工湿地深层处理+紫外线消毒,设计处理规模达500立方米/天,而且湿地是深层处理的一个环节,主要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残留。
离开王疃村,来到李哥庄镇纪家庄村,人们看到“村改厕与污水处理绑定建设”产生了显著实效。目前,纪家庄村共有196户村民,每一户都连接了地下管网并建设了化粪池,且村民不用花一分钱。经过三格式化粪池初步过滤后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入一个水塘,村委在水塘里种了荷花还养了鱼,让污水处理池变成了一个小公园。
令人好奇的是,这些污水处理工程由谁出资,由谁来维护呢?据胶州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胶州市作为试点共建设了6个农村污水处理厂,可以处理18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建设费用基本按照胶州市财政和村镇6∶4的比例分配,维护费用则由所在村镇承担。在工程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了维护费用的问题,有很多设计都降低了维护费。以王疃污水处理厂为例,全年维护费仅需8000元左右,因为处理厂整个系统采用电脑远程控制,可实现无人值守,并且利用太阳能发电设备运行可以自给自足。试点建设的6个农村污水处理厂各有特色,将作为模板在全市推广。
胶州市农村污水处理试点工程,得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度评价,认为其污水处理技术和创新性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部通过对技术方案进行不断优化调整,将施工安全风险降至最低,同时兼顾节约成本;通过加强针对火灾、高坠、物体打击等危险源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从制度上提供安全保障;将各项技术措施、管理措施贯彻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狠抓落实,保持现场施工安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