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一局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C1工程由数据中心、通信楼及配套办公楼组成,是中国最大的数据储存建筑。建成后将成为政务网络和通信枢纽、智慧应用中枢、市级政务云计算主中心、全市大数据平台建设载体、“智慧北京”管理运行监测中心,是副中心建设中最重要的核心工程之一,其中通信楼、配套办公楼及门厅为钢结构。
节点方案提前策划,结构实体一次成优
基于BIM技术的智慧管理将钢结构深化设计工作前置,同时可以有效的实现由单专业深化设计变为多专业协调深化设计的转变,从而使得项目在编制方案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充分的协调考虑各专业工序的交叉节点和施工作业影响,将土建施工与钢结构施工进行一体的统筹规划。
深化设计是影响工期的重要因素,项目部应用BIM技术,通过tekla软件设计和BIM5d模型合成,分析碰撞和节点优化。中建一局城市副中心C1工程数据中心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并且采用建筑隔振技术,地上四层,地下两层,地下一层为隔震层,在钢结构施工中,项目部针对项目隔振支座模型进行节点设计,将常规放样时间由3天缩短为6小时。
在施工过程中,抗震支座上、下部位支墩钢筋钢筋排布十分密集,导致工人绑扎安装难度大,项目部利用BIM技术通过建立支座钢筋模型,精确无误的绘制钢筋的弯曲方向,规格,长短,形式,并制作现场施工交底演示视频,直观的安装模拟演示不仅可以提高交底的可视性,帮助工人更好的理解工程施工要点把控细节,从而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利用智慧建造平台,实现质量安全的前瞻性管理
借助智慧建造钢结构BIM全周期管理平台,项目部将钢结构“深化设计、材料管理、构件制造、现场安装”四大阶段以工序流程化管理为基础,应用物联网、BIM等信息技术,实现可视化的项目管理。
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以BIM技术为基础,搭建智慧管理平台,对现场质量安全问题进行监控,有效的结合形象的地理位置,清晰传达问题所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的形成信息提醒,让项目的所有隐患在最短的时间形成追踪反馈,形成质量安全检查交圈管理链条。在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的同时,利用管理平台有效的统计分析数据,让质量安全管理可以走到问题的前面,提前对重点、频发问题进行预控。
信息化与标准化融合形成一条龙管理链条
在中建一局北京城市副中心C1项目钢结构施工中,受到场地周围市政及管廊施工影响,西侧和北侧处于封路状态,现场材料堆放场地尤为进展,且机械车辆无法通行,在这样的条件下,项目部要在北京寒冬60天内完成1万多吨的钢结构完成吊装,为使钢结构生产、安装更加有序,项目以钢结构深化模型为基础,利用“电子标签”对钢结构原材生产、制作加工、构件运输、现场布料、现场验收、现场安装全过程信息进行跟踪、反馈。
电子标签解决方案借助物资管理平台形成堆场电子地图,实现材料码放库位的可视化管理,大大减少了人工统计工作量,实现快速、准确、高效的材料快速盘点,缩减材料盘点耗时。同时调动现场所有资源进行整个平面的物料管理,实行随来随吊,实现现场零库存的管理理念,在现场形成加工、验收、运输、验收、安装等一条龙施工链条
在钢结构施工中,项目结合现场实际需求,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钢结构高效焊接技术、钢结构防腐防火技术以及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和基于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与施工管理信息技术等7项新技术,并形成“提高型钢混凝土结构钢柱安装合格率”QC成果、《钢结构智能建造技术》、《大面积纯钢建筑群塔分区域协调作业研究》等论文,以及研究课题、软件著作权、专利等多方面成果,获得中国钢结构金奖。(李想)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