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艳冰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国务院国资委推行了“四项改革”试点工作,这标志着国企改革正式拉开序幕,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将成为改革的重点。展望未来,铁路施工行业发展环境依然复杂,既存在有利于企业发展稳定的因素,同时也存在不少制约和挑战。
企业改革面临的形势分析
发展优势。一是支持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发展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改革措施的助推下,稳增长总方向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建筑企业仍将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二是中国中铁各工程局产业链发展基础良好,风险管控能力较强,业务布局比较合理,专业技术和研发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突出,特别是在高速铁路施工领域的施工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十二五”末以及“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仍将维持在高位,区域铁路建设市场逐步兴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兴未艾。随着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处于加速发展阶段,预计2020年城镇人口将达到 8.7 亿,城镇化率将达到 60%,城镇化将带动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在25 万亿元以上。四是国家推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等战略规划初见成效,高铁的发展和施工能力也普遍得到了国际的认可,高铁走出国门指日可待,发展前景广阔,必将带动国内铁路施工行业的大发展。
发展劣势。一是全球经济处于深度转型期,经济复苏仍然面临风险,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有待增强,政府债务水平上升较快,资源环境约束凸显,调结构、转方式的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发展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二是铁路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模式比较粗放,盈利能力不强等问题。企业的管理模式还处于粗放型发展的状态,企业的发展质量未能与其发展速度相匹配。盈利能力不足、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等问题还相当突出,铁路装备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创新、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升。三是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完善。虽然上市企业进行了公司治理改造,但是法人治理结构运作有效性和规范性还有很大差距,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职能界定,规范运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四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加入到铁路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市场紧张形势非常严峻,中国中铁系统虽然具有一定行业优势但仍处在转型升级阶段,要保持当前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任重而道远。
国企改革政策对铁路施工企业发展的影响
近日,中央企业及地方国资委负责人年度会议上,将国企分类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试点员工持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推进“四项改革”试点列为今年五大工作要点,首先在建筑、电力、铁路等产能过剩的市场竞争性行业进行试点改革工作。铁路施工企业作为竞争性行业的国企必将成为这次改革的中坚力量,必将对企业股权结构、运作模式、科技创新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试水混合所有制改革。铁路市场领域符合高度市场化的特点,铁路施工企业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在铁路装备制造、技术研发等领域尝试股权多样化改造,吸引民间优良资产和技术入股,探索员工持股的新途径,让国资、民资、外资等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增强铁路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完善公司治理改造。根据股权多样化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开展董事会选聘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改革工作,建立规范的铁路施工企业职业经理人市场,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管理机制,制定与经营业绩、风险和责任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管理制度。在这样的改革路线图之下,铁路施工企业将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的发展目标,不断增强企业实力,必将继续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推进铁路施工企业发展要迈好“四步”
第一步: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中国中铁作为上市公司在成员企业中基本建立了完整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公司治理的运行中,要以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完善和规范。
一是发挥战略规划的风向标的作用。董事会是战略规划的决策者,要能够把握铁路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趋势,明确建筑产业发展方向,聚焦主业和多元化发展的途径,优化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重视以战略引领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向“做优做强”转变,推动企业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发展同时建立战略滚动调整机制,加强战略动态管理,使各项战略适应形势新变化。用战略引领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是发挥重大事项决策的主导作用。发挥董事会“把方向、决大事、控风险”职能,按照没有经过可行性论证的重大项目不上专家委员会、总经理办公会研究,没有经过专家委员会、总经理办公会研究通过的不上董事会决策的原则,进一步细化项目可行性论证工作流程,科学组织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评审工作,提高项目效益与风险的预则能力。合理控制投资规模、资产负债率,有效防范投资风险,努力提高项目的运作能力和投资效益。
三是建立和股权多样化相匹配的公司治理运行机制。要稳妥、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适应股权多样化需要的股东会、董事会,体现了各方参股股东意志,提高股东会、董事会的运行效率和质量,逐步减少董事会与经理层的成员交叉,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为促进铁路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创新,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围绕中国中铁整体发展战略,紧密结合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重载铁路、建筑工程及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开展自主创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以技术创新带动企业科研、施工、装备制造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把铁路施工企业建设成为创新型、科技型、知识型、节能型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集团和绿色智能轨道交通产品、服务提供商。
要结合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和企业发展,依托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开展科技攻关,以保持专业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要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扩大工程项目创新立项,建设科研开发队伍,培养一批国际一流的专家队伍,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在高速铁路、桥梁、隧道、电气化、城市轨道交通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拥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提高中国中铁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步:激励,规范薪酬管理体制。铁路施工企业要根据报酬与风险相匹配的原则,采用高薪酬和期权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公开的,规范合理的薪酬结构,注重长期激励机制的建立。股票期权作为中长期激励方式要引入薪酬结构。发挥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公司高管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明确高管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的原则和依据。即高管的工资增长幅度不超过职工工资增长水平,高管的年薪总额和职工平均年收入要有合理差距,董事会要结合企业发展水平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水平,对高管薪酬进行总的控制并依据高管年度考核指标进行考核评价。要根据国资委“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有关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业绩考核合理拉开高管薪酬差距,达到高管业绩考核差别化、个性化、规范化,实现激励的目标。
第四步:出海,走出去从整合开始。今年,国资委推动国企内部改革的同时,也把推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等战略规划落地作为今年改革的主要任务,协调、整合铁路施工企业资源,加大央企“联合出海”力度。强调要加快优势产业“走出去”步伐,包括大力推动高铁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加快“出海”,积极推动中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同时,要探索创新“走出去”模式,注重加大“联合出海”力度,同行业企业要在市场化运作,利益共享基础上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新兴业务模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形成产业联盟,打造一体化综合性跨国经营平台,由单一企业“走出去”向多企业、多产业联合经营发展转变。经过多年发展,铁路施工企业已经形成完整的高速铁路设计、建设、装备和安全标准体系,掌握了各种气候条件和复杂地理构造的高铁施工技术。可以展望,随着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铁路施工企业搭乘高铁“出海”的战略已逐渐明朗,“出海”前的资源整合成为一大操作思路,2014年底的南北车整合就是一个范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铁路制造”将由低附价值向高端产品迈进,铁路施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大时代已经来临了。
(作者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