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社会公众的支持,回报社会也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国有企业发展壮大了,有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资本积累后,就应当增强关注民生、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 多年来,甘肃建投在企业发展中,积极回报社会,勇担社会责任,在精准脱贫、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其他方面彰显国企风范,谱写辉煌篇章,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聚焦一号工程 探索精准脱贫新途径
近年来,我国有6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了4%以下,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自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作为中国500强企业的甘肃建投积极响应国家“开展精准扶贫,确保到村到户”的要求,采取“单位、支部结对帮扶到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到户”的帮扶机制,积极探索“输血”与“造血”、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精准扶贫新途径,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2012以来,甘肃建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聚焦民生、民声,对准问题、源头,扑下身子真帮实扶,七年时间,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累计帮扶3个乡6个村,涉及2024户、9930人,贫困发生率从最高时的98%,下降到目前3个深度贫困村接近10%,减贫1300户、6450人,已帮助3个村实现整村脱贫。
扬己之所长,完善基础设施。甘肃建投在7年帮扶中,先后投资690万元加强贫困村基础建设,拓宽砂化农村道路17公里,硬化道路4公里,修建桥梁以及便桥4座,修建村级文化广场2处,修建垃圾集中收集点10个,捐赠垃圾清运车3台,配套垃圾箱100个,3个村实现太阳路灯全覆盖。“连心桥”、“富民路”,把甘肃建投与贫困村乡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顾民之所盼,发展富民产业。按照县乡发展规划,甘肃建投先后投资125万元推广啤特果栽植和云杉育苗4000余亩,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发展养殖270多户。把劳务输出作为最有效的富民产业来抓,提出了“村上选能人,乡上带出去,县上管协调,企业管培训、管市场”的劳务帮扶理念,上门培训劳务技能4期500多人次,协调乡上选派1名专职干部带队,累计接纳安置帮扶村劳务1000多人次,为贫困村带去劳务纯收入3200余万元,成为贫困村脱贫退出的重要推手。贫困村劳务人员发出了“我愿跟着甘肃建投干”的肺腑之声。
探根治之源,全力兴学助教。为了扭转贫困地区“代代穷”的落后面貌,甘肃建投瞄准教育,把兴学助教作为斩断贫穷代际传递的主要手段,筹资100万元设立甘肃建投教育帮扶基金,投资70万元援建校舍操场、捐助教(文)具、开展非义务教育在读生奖补、组织乡村大学生脱贫攻坚社会实践、协助培训骨干教师等活动,贫困村教育环境和教学面貌得到有效改善,适龄儿童入学率连年保持100%。
重政治引领,帮助建强组织。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甘肃建投始终把抓党建与促脱贫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和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先后建立党组织互帮共建基地3处,选派6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先后选派24个优秀党支部与贫困村党支部签订帮建协议,围绕班子、队伍和阵地建设开展“五个一”等系列活动,在致富能人中培养党员,从党员队伍中培育致富能手,通过帮建双方努力,贫困村“两委”班子领导能力强了、视野开拓了,群众满意度也高了。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推进基础设施业务,不能像“群众都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的慢,也要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乱,务必高屋建瓴,长远谋划,做好推进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专项考核的顶层设计。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