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正文行业要闻

陕西向地下要空间打造“地下城”

发布日期:2017-03-28来源:中国建设报编辑:伏牛山

[摘要]

   到2020年,陕西省地下停车库、停车位占总停车位的比例达到60%,地铁(西安)运营里程达到200公里。这是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印发的《陕西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的,意味着人们的通行更加便捷通畅,停车难的问题有望缓解。

   该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陕西省人防工程建设面积达756.61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场面积达到127.77万平方米,地下商业设施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地下人行通道的面积达2.74万平方米,地下管线长约14253.1公里。西安地铁1、2、3号线运营线路达91.0公里,4、5号线正在加快建设。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现状利用情况不清、开发利用系统性不足以及有关立法、规划和技术规范制定相对滞后等问题,地下设施建设相对零散,多为功能单一的停车场、人防工程和市政管线,地下设施与地面设施缺乏统筹规划。同时,陕西省城市地下文物埋藏普遍较多,从文物保护要求出发,地下空间利用需要开挖的深度较大,开发成本相应较高。此外,由于地下设施类型较多,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存在设施信息来源复杂、数据共享不足、统计口径和标准不一致等问题,致使大部分城市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基本现状情况掌握不全等都是面临的主要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规划》明确,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地下设施信息摸底普查工作,并探索建立动态化的管理信息平台。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完成地下设施摸底普查工作,其余城市应完成建成区范围内70%以上的普查工作。

   陕西到底会建成怎样一个“地下城”,《规划》给出了具体目标——推进各类地下设施建设,包括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停车场、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地下仓储设施、人防工程、地下管线改造与综合管廊建设以及其他地下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等。

   其中,地下轨道交通,以缓解城市交通和环境压力为目的,建立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网络。到2020年,西安地铁运营里程达到200公里。城市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地下商业服务业设施。鼓励各城市在人流密集地区开发集交通、商业、娱乐、贮存等多用途于一体的大型地下综合体。到2020年,地下商业设施建筑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

   地下停车场建设,以公共停车场(库)建设为重点,利用广场、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进行建设。加强人口聚集程度高、交通繁忙的城市商业中心区、行政中心、大型文体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对外交通站场等地段的公共停车场建设,并加强城市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小汽车特别是私家车与公共交通工具间的衔接换乘。到2020年,西安市地下停车位占总停车位的比重达到70%,宝鸡、咸阳等中等以上城市达到60%,其他城市达到55%,县城及重点镇达到30%。

   结合区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城市发展特征,充分考虑城市地下文化层较深的特点,陕西省将城市地下空间分为浅层地下空间、中层地下空间、次深层地下空间和深层地下空间四类。“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以浅层与中层开发为主。

   浅层地下空间主要安排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地下步行道、市政管线、综合管廊等与地上功能联系紧密、使用频繁、人流量大的功能。其中,城市道路下的浅层空间内要优先安排市政设施管线、综合管廊、地下步行道等。

   中层地下空间主要建设地铁线路及站点、地下道路、人防工程、大型地下市政工程等功能相对独立的城市地下设施。其中,在城市道路下的中层空间应优先安排轨道交通线路、地下车行干道等功能。

【相关阅读】

ppp专题

管理案例

中建-结构转型

中建-结构转型

推进基础设施业务,不能像“群众都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的慢,也要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乱,务必高屋建瓴,长远谋划,做好推进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专项考核的顶层设计。

 

专题策划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