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正文行业要闻

北京年产建筑垃圾4000万

发布日期:2017-02-28来源:北京日报编辑:伏牛山

[摘要]

   半米多高的大石头,里面还夹杂着钢筋,几个大小伙子都搬不动。然而,运上传送带,经过破碎、除杂、筛分等一连串高难度动作后,“吐”出来的碎石和混凝土竟然可以再次利用到北京的工地中。记者昨天从北京市政路桥集团获悉,位于大兴区庞各庄的建筑垃圾处置厂已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今年夏天投入运营后,将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最大规模的建筑垃圾处置厂。

   2011年,北京出台《全面推进建筑垃圾综合管理循环利用工作意见》和相关规划方案,力争打造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先期规划建设6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大兴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就是其中最早规划和建设的一座。

   市政四公司项目生产经理周连胜介绍,这个项目之所以设在大兴,主要考虑附近有新机场等多项重点工程聚集,未来也将主要服务于北京南部地区施工项目的建筑垃圾消纳处理。

   按照这份文件的介绍,当时北京每年产生建筑垃圾3500万吨。业内人士测算,随着近几年施工项目的增加,建筑垃圾年生产量已升至4000万吨左右,2020年预计达到5200万吨。

   如此庞大的建筑垃圾,最终都到了哪里?区别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为主,目前的处理方式多为填埋和露天堆放,实现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很少。

   本市一家施工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一般在施工准备时,就会与专业公司签署相关协议,负责土方的运输与处理。但这些土方不少都会在荒郊野地里填埋,在一些监管不严的地区,甚至还会出现土方企业偷偷堆放等问题,加剧“垃圾围城”的压力。

   百万吨建筑垃圾将“重生”

   大兴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的厂区整体规划223亩,目前建成的一期用地就达到120亩、建筑面积将近3万平方米。

   未来,这里既有垃圾的处理,又有垃圾的“重生”。垃圾运到这里,先进入预分拣车间,由大块头挖掘机进行分拣;紧接着,进入一条固定式环保建筑垃圾破碎生产线,经过多道破碎、除杂和筛分工艺之后,形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进入再生料仓。

   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却是宝贝。两套混凝土搅拌机组和一套无机料拌合机组,将把再生骨料按照规范要求搭配一定比例的天然材料形成建筑垃圾再生产品。

   据介绍,这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的设计产能是年处理100万吨建筑垃圾,并具备每年60万方再生混凝土和70万吨再生无机混合料的生产能力。这些再生无机料可以用到道路施工中的基层部分,而再生混凝土也可以用于填充之类的低强度、非结构施工中。

   拟再建5座建筑垃圾处置厂

   变废为宝的过程中会不会反倒产生污染?

   记者获悉,处置厂环保标准严格,粉尘集中排放低于10毫克/立方米,厂界噪声低于55分贝,生产污水零排放,低于国标。

   为了满足如此严格的要求,厂区生产车间采用全封闭结构。厂房车间,全部被大约20厘米厚的“罩子”扣住。“生产车间最高的地方达到19米,宽度最大的钢结构则有36米,施工难度可想而知。”周连胜说,不仅如此,在这层板材中间还夹着一层岩棉,大量粉尘及噪声被阻挡在了车间内部。

   生产现场,还将配备20余台大功率、高过滤等级的除尘器,遍布车间的喷雾降尘系统确保粉尘排放达到环保要求;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车辆冲洗装置、雨水回收池等,将使整个厂区污水零排放。

   周连胜告诉记者,目前大兴建筑垃圾处置厂已经基本完工,相关设备已经开始调试,预计五、六月份将投入使用。

   此外,本市还要在大兴、丰台、房山、海淀、朝阳各规划一处处理基地,力争使本市建筑垃圾规范处置率达到85%,资源化处置能力提升至800万吨。

  

  

【相关阅读】

ppp专题

管理案例

中建-结构转型

中建-结构转型

推进基础设施业务,不能像“群众都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的慢,也要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乱,务必高屋建瓴,长远谋划,做好推进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专项考核的顶层设计。

 

专题策划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