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工程保证金占企业总营业收入的比例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增加了现金流,切实减轻了建筑企业压力。
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滞后效应,从中央到省市、地市、区县,其过程、效果不一,依法需要清退的保证金数额尚未完全回归到零,部分项目保证金也未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的比例或是额度进行收取;国内PPP项目投标保证金占投标总价的10%左右,单个PPP项目保证金就需要几千万元甚至更多,远远超过普通工程项目2%的规定。
国务院规定的“已取消保证金于(2016)年底前退还”的期限已过,这项被建筑施工企业寄予厚望的减负举措执行效果如何?施工企业有无收到清退的保证金?给企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近日,记者走访部分建筑企业了解到,清退保证金的效果较为明显,各类工程保证金占企业总营业收入的比例整体下降;但监管有漏洞,部分项目、地区仍旧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现金流增加
企业减负效果较为明显
工程保证金本是为了规范行业发展、保证工程质量而设立的,是一项国家规定必须缴付的费用。但随着工程建设市场的发展,保证金制度被渗透到建设过程的若干环节。
清退政策颁布之前,工程建设领域除了依法依规设立的履约保证金、投标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及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之外,各地还设立了诚信保证金、文明施工保证金等各类保证金多达24种,其总额约占企业年营业收入的10%。同时,这些保证金大多以现金方式缴纳,很多业主并没有按约定的时间及时返还,建筑业企业对此苦不堪言。
对此,相关部门多次做出批示,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减轻企业负担。去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下称《通知》)颁布,要求清退除履约保证金、投标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及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之外的所有保证金,并于年底前全部退还。
记者日前走访建筑施工企业,了解半年来政策的落实情况。从目前情况来看,政策对施工企业减负效果较为明显。
北京建工博海建设有限公司去年收到3100多万元清退回的保证金,这对企业来讲分量不小。“清退保证金增加了企业现金流,减轻了年底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压力,企业的资金成本、采购成本也都相应降低。”该公司副总经理、拥有20年项目一线管理经验的张海春对此感受颇深。
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宏表示,各类工程保证金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例由2015年的10%下降到2016年的6.3%。“减少占用现金流,对企业来讲是绝对利好,对企业运营有很大帮助。”他说。
在清退部分保证金的同时,《通知》还要求转变保证金缴纳方式,对保留的保证金推行银行保函制度。这对企业来讲,又是一大利好,但落实过程还需要更长的路要走。
监管存漏洞
违规收费现象依旧存在
虽然政策不断加码,但保证金的监管依旧存在一定漏洞。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依法需要清退的保证金数额尚未完全回归到零,部分项目保证金也未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的比例或是额度进行收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跟工程所处地区、类型、业主类型有直接关系。
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虽然有上位法的支持,但其贯彻执行力度却不尽相同。根据规定,投标保证金一般不超过投标总价的2%,最高不得超过80万元人民币;工程质量保证金占比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5%。但实际上超出上述规定的比例或是限额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遇到了一些这样的项目。“这跟承接的项目品质和属性有很大关系,地产类项目需要缴纳的保证金额度较大,尤其是小地产商的项目。比如,目前公司有个项目投标前需要缴纳4%的诚意保证金,一个标段就需要几千万元,如果多投几个标段就需要上亿元甚至几亿元。”王宏表示。也因此,在该公司业务比例中,政府或是央企、国企的项目占绝大多数,地产类的项目占比不足30%。
张海春介绍,公司尚未清退的保证金主要集中在小城市。一直以来,北京都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又快又好的城市,北京建工博海退还保证金情况较理想,这与公司承接北京项目较多有一定关系。在三四线城市或是边远地区,政策落地要有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他还提到,保证金之所以不能按期归还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利益的阻力。“保证金交到第三方手里,将其作为投资用,因为额度大可产生较为可观的收益。这也是第三方不想及时退还保证金的一大原因。”他说。
PPP项目热推
项目保证金再添新问题
记者采访中还发现,目前的政策尚无法覆盖整个建设市场。8月30日,云南省镇雄县发布招商建设千吨级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公告,要求5天缴纳1亿元履约保证金,而且必须现金转账。
近两年,国家大规模推进PPP模式,并于去年逐步落地。但对于建筑企业来讲,目前PPP发展还存在不少难题,保证金就是其中之一。PPP项目所需要交纳的保证金额度或是比例并没有相关条款进行规范,加之PPP项目投资加施工的特殊性,造就了上述云南项目的现象。
然而,在PPP项目中类似的现象并不罕见。对此王宏深有感触,他表示,目前已接触的国内PPP项目投标保证金占投标总价的10%左右,单个PPP项目保证金就需要几千万元甚至更多。“目前而言,企业一年承接四五个PPP项目压力不算太大,保证金也还能承担。但如果几个PPP项目同时投标,企业还是存在很大压力。”他说,“但反过来讲,这对大中型建筑企业也是利好,实力较差的小建筑企业无力承担PPP项目,这势必会加速建筑业整合。”
投标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虽有政策护航,但依旧出现超额收取保证金的现象。然而,PPP项目保证金还缺乏更加详细、更加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推进基础设施业务,不能像“群众都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的慢,也要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乱,务必高屋建瓴,长远谋划,做好推进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专项考核的顶层设计。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