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沙转型创新发展的主力军,湖南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长沙经开区”)最近又有“大动作”。不久前,长沙经开区举办了重大产业项目与人才项目新闻发布暨集中签约、颁奖仪式,数个投资数十亿元的重大项目精彩亮相,集中落户园区。这几大项目横跨新能源、工业4.0、创新创业基地等领域,代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新方向。
长沙经开区被誉为“中国力量之都”,它是世界工程机械产业的主要聚集区之一、是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新生板块。它成就了很多创业者的梦想,一批又一批企业家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据悉,三一集团将参与本次项目并投资20亿元,在长沙经开区建设三一众智新城。项目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充分利用集团全球化市场和资源优势,以“互联网+智能制造+国际化+金融”为发展思路,通过众创空间、孵化器、智能制造产业加速器载体建设,重点孵化培育互联网+智能制造领域,引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业态,关注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建设和运营一批产业服务平台,发起成立三一创业投资基金,拟在“十三五”期间孵化300家以上企业,完成年产值百亿元,打造中部一流、全国知名的“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大展宏图 三一布局“创客”乐园
众智新城将引进智能制造龙头企业,通过一批重大项目带动龙头企业与内生园区企业的互动协作,提升本地企业在研发、制作、营销、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水平,培育一批本土优势企业,不断加大国内外宣传力度,成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热点地区。
“三一众智新城将通过多渠道解决智能设计、工业设计企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通过引进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加强针对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建设和集群性市场开拓活动,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打造智能设计企业成长栖息地。”
全新起航 30多个企业和创业团队进驻
正在建设的三一众智新城,未来5年的发展分为“集聚资源、上规模树品牌、创一流”三个阶段。
今明两年,这一全新项目将完成园区空间拓展的选址、规划及一期孵化基地建设工作(众创空间、孵化器),完善以创投基金为基础的投融资、人力资源、各类企业服务等平台的建设工作;建成智能制造基础性公共技术平台,完成现有写字楼和厂房的招商引资和产业聚集,在中部地区形成较强影响力。
2017年至2018年,众智新城计划引进年收入10亿元规模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1家,推动园区影响力延伸到全国范围,引进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5家以上,建成人才培养体系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完成产业向创意设计、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延伸布局,启动第二批空间拓展规划和建设工作。
众智新城将引进什么类型的企业?它的准入门槛多高?目前项目建设进展如何?三一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众智新城将利用长沙在工程制造领域的集群优势,综合考虑各产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将优势细分领域根据产业特性重新组合,形成以智能装备和产品为核心支柱,以工业设计、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战略新兴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2+4”的产业总体格局。
众智新城项目一期孵化器建设包含众创空间、孵化器的组建与运营。为充分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三一众智新城是一个开放性平台,从2~3人的初创团队到年产值近千万元的快速成长企业,都可以到园区入驻。在选择入驻企业时,三一首先考虑企业管理团队的战略高度,再考虑价值观和彼此情感,最后才考虑利益。
目前,已经有30多家企业和团队与三一众创孵化器签署了入驻协议,25家包含银行、证券、法律、知识产权和创投等机构进场为企业提供服务。
根据三一集团的规划,明年上半年,众智新城项目二期智能制造产业加速器的规划工作将全面启动。
开放共赢 发起三一创业投资基金
众智新城采用怎样的运营模式?项目负责人介绍:“我们重要的生存法则是凝聚社会资源,紧跟国家政策,掌握规律,全速前进,以全球视野实现需求和利益的平衡。这就是我们竞争的法宝。”
从企业孵化到产业孵化、从资源聚集到资本聚集,三一将全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同时发起成立3.5亿元湖南三一创业投资基金,倾力打造“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链和企业成长全周期服务平台,实现企业从“创业”到“上市”全过程服务。
项目负责人表示:作为一家专业孵化和产业运营服务机构,众智新城将帮助创业者成功,同时也为政府在特殊领域提供专业化服务,用市场的方式经营政府和企业遇到的难题。他们将致力于研究这个时代的规律,致力于研究客户的时间、精力等非专业的问题,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三一集团将在全球化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对接互联网产业这三方面为创业企业提供帮助。一是全球化市场,创业企业在产品达到要求时,三一集团可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包括联合竞标、代理等方式。二是三一积累的资本市场资源可以为企业服务,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资金解决方案直至上市。三是在对接互联网方面,三一将开放一些硬软件资源,与企业共建在线服务平台,在远程控制、监测、分析等方面制造产业的发展机会。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有其自身的行业特点和不同于工商业企业的风险因素,建筑施工企业在推进内部控制时要注意特点,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在项目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从公司层面着手,构建集团全面的风险防范体系,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建设。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