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钢结构用钢量占钢产量的比例徘徊在5%—6%,在量大面广的住宅建筑和中小跨度桥梁中,钢结构所占比例更不到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30%的水平。”在26日举行的2016中国钢结构发展高峰论坛上,这是一组反复被与会的院士专家们提及的数字。
作为世界钢铁大国,与连续十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的钢材产量排名相伴的,是我国钢铁行业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以重钢集团为例,近三年来,其实际产能仅占设计产能的一半。”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在报告中指出。
既可发力绿色建筑领域,又能大量化解钢铁产能,钢结构产业在打通建筑与钢铁产业“任督二脉”(两条涉及长寿的经脉)的同时,却面临着从工程化应用到市场化推广的种种桎梏。
“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以钢结构带动相关产业‘走出去’。”在中国钢结构协会会长、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冶建研院院长岳清瑞看来,大力推进钢结构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正是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和建筑行业绿色转型的一剂“良方”。
助推绿色建筑转型,“仅靠市场行不通”
“每年消耗12亿吨水泥,6亿吨石灰石,开采天然砂石约55亿吨,消耗水约840亿立方。”周绪红指出,我国建筑业一直是高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生产和建造过程相对粗放,资源浪费非常严重,“而钢结构建造过程的有害排放,只相当于混凝土结构的65%左右。”
与传统的建筑模式不同,钢结构把工人现场现浇的模式转变为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不仅环境排放少、还可循环利用,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最佳途径。在同济大学沈祖炎院士看来,未来的建筑行业应实现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大量采用绿色环保、可循环利用、抗震性能好、重量轻、装配化程度高的钢结构正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钢结构产业已拥有从研发、设计到制造、安装的完整产业链,规模以上的钢结构制造企业超过3000家,然而,钢结构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业主的积极性不高,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也往往没什么积极性。”常到工地调研的聂建国院士对钢结构产业化发展中的种种障碍深有体会。“仅靠市场是行不通的。”在岳清瑞看来,除了钢结构行业自身的一些技术和人才短缺的局限外,市场与监管层面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究其原因,“资源的重新配置会使得短期额外成本增加,以开发商为中心的建筑商及全产业链的参与者,并不愿意改变既有的经营管理习惯和既得利益”,因此政府层面的统筹优化和社会力量的推动就显得尤为必要。
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需政企研合力打通“肠梗阻”
“每年上百万吨的产能有望就地消化,还能在设计、施工、装配、物流等环节创造边际效益,可谓‘一石二鸟’。”不久前,有媒体如是评价重钢刚刚牵头组建的“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当前,去产能、去库存已成为钢铁行业改革的当务之急,瞄准下游钢结构产业错位发力的重钢,正为钢铁企业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个精彩范例。
钢结构是名副其实的用钢“大户”。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钢结构用钢量约达5000万吨;到“十三五”末,钢结构建筑用钢量预计可提高至7000万吨。问题在于,如何打通这条钢铁行业新“消化”通道的“肠梗阻”?
“技术研发、工程化应用、产业化推进、市场管理和观念等方面瓶颈的去除,需要包括政府、企业、专家学者共同重视和攻克。”岳清瑞表示。
论坛上,国内首家钢结构上市公司董事长单银木介绍,“杭萧钢构在夯实传统钢结构业务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加盟,进行技术、品牌等输出,以技术实施许可的方式首创了技术商业加盟的新模式,正是为了让更多的优质钢结构产品与全社会分享。”
与此同时,政府层面的探路正在西部进行——重庆市不久前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钢结构推广应用及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重庆市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力图推动政府投资或主导的公共建筑全面采用钢结构,探索推广钢结构住宅。
面向“十三五”,“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强钢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化解制约钢结构发展瓶颈问题,推动钢结构建筑快速发展。”参加此次论坛的20多位院士和60余位企业家、专家学者,也达成了钢结构产业发展的新共识。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有其自身的行业特点和不同于工商业企业的风险因素,建筑施工企业在推进内部控制时要注意特点,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在项目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从公司层面着手,构建集团全面的风险防范体系,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建设。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