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亏损面不断加大的央企来说,专业化重组已经成为最好的出路。
1月25日晚,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建材)与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材)旗下的北新建材、中材科技、宁夏建材、天山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两大集团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对于旗下业务高度重合的中国建材和中材来说,两家企业的战略重组有利于实现强强联合、提升企业市场份额,以抱团对抗竞争对手,同时也有利于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加大去产能的效率。
重组水泥业务
不管是中国建材还是中材,水泥业务都是两家公司的重头,但两家公司的水泥业务却都不足以抗衡水泥行业的龙头企业海螺水泥。
公开信息显示,中材集团是集科研、设计、制造、工程建设、国际贸易于一体的企业集团。中材集团是国务院首批56家大型试点改革央企集团之一,连续多年位居中国企业500强,旗下拥有7家A股上市公司和一家H股上市公司,其主业之一的“非金属材料技术装备与工程”,即水泥装备及工程、水泥生产、水泥管道等产业同时存在于旗下的6家上市公司中。上述“两材”旗下均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包括中材的中材科技、天山股份、宁夏建材、祁连山、国统股份、中材国际和中材节能等7家A股企业;以及中国建材的中国巨石、北新建材、洛阳玻璃、方兴科技、瑞泰科技等5家A股企业。
而在水泥市场,2015年水泥行业龙头企业海螺水泥虽然业绩并不理想,但是其通过大规模的收购兼并水泥产能,进一步开拓了在目标市场上的领先地位,中国建材和中材如果想在水泥市场有所突破,则不得不去和海螺水泥争市场。
事实上,中国建材近年来一直在谋划水泥行业。据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介绍,中国建材在水泥领域,通过大规模联合重组,组建起中联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四大水泥公司,使全国水泥行业的集中度大大提高,从2008年的16%提升到现在的53%。而此次,如果中国建材成功重组中材,势必将成为水泥行业真正的巨无霸。
国联证券认为,中国建材旗下拥有中国联合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四大水泥集团,业务范围涵盖除西北之外的全国各地,熟料产能达到2.99亿吨;而中材集团旗下拥有天山股份、宁夏建材、祁连山、中材水泥四大水泥生产上市公司,均是各自区域的龙头企业,熟料产能8547万吨。合并后熟料产能达到3.85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的22%,几乎两倍于海螺水泥。在产能和业务范围上都能全面与海螺水泥抗衡,成为水泥界的“巨无霸”。
利好去产能
央企通过合并不仅可以实现市场份额扩大,还有利于更有效地去产能。
在日前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张毅表示,2016年将继续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加大集团层面的兼并重组,推动强强联合;推动专业化重组,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进一步强化同质化业务整合和细分行业整合。
实际上,央企业绩不良也在逼迫着央企加快整合步伐。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30家上市央企或央企旗下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亏公告。如果以预告净利润中值计算,上述30家上市公司预计2015年亏损额达189亿元。
而此次宣布整合的中材集团下属上市公司宁夏建材最新业绩快报也显示,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15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85%-95%。而不少央企存在着重组整合的空间,以中国建材和中材为例,集团长期各自独立发展,经营高度同质化,不仅在水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多个板块有业务重合,在覆盖区域、同业竞争上多有重叠,在产业链配置上也比较相似。重组后,央企的产能和效率都有望增强。
正如宋志平所展望的,2016年集团将从产业集团向投资集团转型。以拥有8至10家专业化的上市公司为目标,提高集团资产证券化比例、加快证券化进度;并且要大力推进水泥、玻璃业务的结构调整、联合重组和节能减排;同时还将紧抓国际化机遇,积极推进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
国联证券认为,2016年伊始,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而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的落后、过剩产能是改革的重点。在水泥方面,2015年全国产能利用率65%,呈现出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在“十三五”期间,高污染、高能耗和低标号产品的产线面临全面的淘汰或升级。中材和中建材集团水泥业务的整合可以更好地完成过剩产能的化解,同时保证企业在区域的竞争力不受到影响。
而对于下一步的央企整合,平安证券则预测,从已有的典型央企并购案例的情况来看,央企并购主要有四大类型:第一,行业内合并重组。船舶制造和军工行业进行此类整合概率较大。第二,行业内兼并收购。钢铁和建材行业进行此类操作可能性较大。第三,上下游行业链一体化整合。看好有色行业进行这一类整合。第四,央企海外并购。重点行业将落在装备制造领域,包括高铁、电力、通信、工程机械、汽车和飞机制造以及电子装配加工等行业。
推进基础设施业务,不能像“群众都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的慢,也要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乱,务必高屋建瓴,长远谋划,做好推进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专项考核的顶层设计。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