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正文行业要闻

广州城市建设领域掀起“绿色革命”

发布日期:2016-01-06来源:中国建设报编辑:伏牛山

[摘要]

   记者从多个途径获悉,广州在城市建设领域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绿色建筑实现了“双跨越”转型发展:建筑节能向绿色建筑转型、单体绿色建筑向绿色城区拓展。

   “十二五”期间,广州的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新增节能建筑面积15196万平方米,其中,绿色建筑面积4205万平方米,年节约96.52万吨标准煤、减排304.89万吨CO2。此外,该市共获得国家绿色建筑创新奖5项、国家绿色建筑示范12项、广东省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16项;荣获全国“十大绿色建筑标杆城市”、“十大建筑能效先锋城市”称号,成为国内绿色建筑规模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为实现绿色发展,广州市政府许诺:通过不懈努力,不断的绿色建筑积累,交给子孙后代一座“绿色未来”之城。

   铸就政策“利剑” 直指“绿色未来”

   近年来,广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推绿政策”。这些政策恰似一把把“利剑”,直指“绿色未来”。

   早在2012年,广州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通告》,属全国首个绿色建筑地方性规章。广州要求政府投资、旧城改造和城市发展新区的建设项目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成为全国最早大范围强制推广绿色建筑的城市之一。

   接着,广州又出台了《广州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从行业监管、行业要求、机制建立、工作组织、工作考核等多方面对绿色建筑工作提出了要求。这为广州市绿色建筑工作深入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也成为全国最早将绿色建筑建设管理要求写入地方规章的城市。

   2014年,广州出台了《广州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积极落实绿色生态规划建设、深入推进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加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完善绿色建筑实施体系、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全力打造绿色节能试点示范、大力推动建筑工业化、推进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8项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了绿色建筑推广的工作目标和分工。

   技术标准支撑绿色建筑

   2012年,广州编制发布了《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填补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空白,荣获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华夏科技进步三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5年结合国家标准的修订,更新并发布了《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2015版)》。同时,结合工作需要,组织编制《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规范》等技术规范,为绿色建筑设计规模化、精细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在绿色技术研发方面,广州市“十二五”期间组织科研单位开展了90多项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践,编制发布了《广州市工程建设绿色节能创新成果汇编》、《广州市绿色建筑应用技术指引》、《广州市建筑废弃物再生建材生产技术规程及工程应用技术指引》等,为推进绿色建筑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

   广州还思考着如何将岭南特色融入绿色建筑中。广州开展了岭南建筑的绿色化研究,提炼传统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手法,编制发布了《广州市规划建设领域弘扬岭南文化与发展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广州市岭南特色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指南》等文件。同时,积极推动岭南建筑的绿色化实践,陆续建成了广州市气象预警监测中心、岭南新苑、岭南山畔等一批岭南特色的绿色建筑。“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有16个项目获得省级“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包括3个金奖、5个银奖和8个铜奖。岭南新苑和岭南山畔2个项目更是获得了国家绿色建筑创新奖,标志着岭南建筑的绿色化应用获得了重大突破。

   创新驱动 产业转型

   绿色建筑,如何才能许给城市和企业一个绿色的未来呢?广州在这个问题上可谓经历了一个“苦思冥想”的过程,在推行绿色建筑的同时实现了城市、企业、市民的多者共赢。

   广州抓住契机,竭力推动设计、施工、建材等企业实现绿色化转型升级,鼓励传统设计企业进入绿色设计领域。目前,广州全市100多家设计单位均参与过绿色建筑设计,涌现出广州市设计院、华南理工设计院、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等骨干企业。

   在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方面,广州开展了《住宅产业化部品通用技术条件》和《装配式轻钢结构住宅技术指南》等课题研究,并形成了相应的成果文件。另外,广州实施产业化试点示范。万科府前花园项目采用装配式方式进行建设,外墙、阳台和楼梯均采用工厂预制,预制率超过30%,获得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识;在地铁建设中采用先进的盾构技术,大量应用装配式、预制式的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等产业化建筑技术和产品,建造水平达到全国一流。

   2013年,广州开始举办国际绿色建筑展,一年一度的展会成为夏热冬暖地区最务实、最具活力的绿色建筑领域营商互动平台。从严监管堵“漏洞”

   目前,广州确立了各委办局联动、市区两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联合市发展改革、国土规划等部门落实绿色建筑前期审批的协同管理,真正实现从投资立项、土地出让、方案设计、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施工、监理到竣工验收各环节的层层把关,实现绿色建筑全程监管。落实层级管理,市区两级齐抓共管,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结果备案下放区级,实施市区两级选择性备案。同时,建立了建筑节能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将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任务指标分解到各区,严格落实考核评价制度,充分调动区级建设部门积极性,形成分级负责、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广州还构建诚信评价系统,提升绿色节能意识。制定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现场诚信评价加分表》(试行),将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执行绿色施工的情况纳入市施工和监理企业诚信综合评价系统,根据绿色施工难易程度给予施工、监理企业相应的诚信加分,企业的评价结果将应用于建筑业监督管理,并与招标投标密切联动,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广东省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中,广东省给广州市下达“十二五”期间建设95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的任务目标。令人惊喜的是,截至2015年10月,广州已有累计163个项目、1600多万平方米获得国家绿色建筑标识认证,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相关阅读】

ppp专题

管理案例

中建-结构转型

中建-结构转型

推进基础设施业务,不能像“群众都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的慢,也要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乱,务必高屋建瓴,长远谋划,做好推进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专项考核的顶层设计。

 

专题策划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