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是典型的老城区,共有棚户区居民4.45万户,旧房建筑面积约156万平方米,占青岛市的70%多。2012年棚改启动以来,市北区积极健全组织机构,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制定了5年工作计划、多方落实资金和房源筹建,攻坚克难、千方百计推动工作开展。至2015年底,将启动棚户区改造2万余户,同时,根据房屋危旧程度、结合居民意愿,对9000余户居民房屋进行了综合整治、维修加固,极大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提升了城区品质。
在棚改过程中,市北区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路,探索出了“四个一”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房屋征收模式,确保棚户区改造“改得了、改得稳、改得好”。
健全机构,工作机制灵活高效
建立完善了区街两级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区长为总指挥的棚户区改造指挥部、副区级领导分片包干的各街道指挥分部。探索实施了“四个一”房屋征收新模式,即每个项目有一个区领导挂帅、有一个街道作为责任主体、有一个现场联合办公室、有一个居民监督委员会,为房屋征收工作有序实施提供机制保障。
建立“一部一办多组”工作体系。每个征迁项目都成立一个由区级领导挂帅、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征收指挥部,负责项目征收工作的监督、指导和管理;下设现场办公室,负责日常调度,及时分析解决征收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同时根据项目具体特点设立多个专业工作组,有针对性地处理好司法、信访、救助等各方面问题。各职能部门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协同联动,采取一系列组合措施集中高效地处理好各种问题,为圆满完成征收工作奠定了强有力的组织基础。
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的优势作用。依托街道与群众联系紧密的地缘、人缘优势,选派办事处工作人员,成立专门攻坚小组,入户解释征收政策,通过帮助居民办理申请廉租房、办理低保救助等各项举措,加大与居民沟通力度,搭建联系纽带,及时了解居民思想动态,第一时间化解隐患。
成立房屋征收工作监督委员会。委员会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收居民代表组成,从项目规划方案的户型设计、征收补偿方案的制定,到征收工作流程的确定、评估机构的选择,全程参与和监督涉及居民利益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政策惠民、阳光操作,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利益。
依法行政,房屋征收平稳推进
依法行政是房屋征收的“生命线”,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关征收法律法规和程序规定,做到程序正当、公开透明、标准统一。
坚持所有程序依法执行,决不冒进。细化房屋征收工作流程,将房屋征收各个环节细化成27个工作步骤,每个步骤都依法、严格做好相关工作,杜绝违规操作,做到经得起每位被征收人的查阅、质询。
坚持所有事项纳入监督,公开透明。对补偿标准、选房等与居民利益相关的事项全部进行阳光操作,由公证处、监察局、居民代表全程公证监督,打消居民对公平性的疑虑。
坚持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可防可控。在项目立项时,通过调查摸底掌握详细情况,对可能引发不稳定的因素进行统筹考虑,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做出应急预案和解决方案,确保风险可控。
以人为本,健全科学合理服务模式
扎实做好群众工作是房屋征收顺利开展的根本基础和保证。坚持情系百姓、换位思考,把每户居民都当作自己的家人、亲人看待,当成群众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深入一线,访民情、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经验。
访民情,问需于民。扎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入户摸清居民的房屋情况、产权情况、安置需求等各项要素,房屋征收群众工作才能有的放矢。通过发放问卷、入户走访、召开监督委员会等方式,特别是2013年以来,创新运用征收启动前的市民意见征询会的方式,对居民的实际情况和户型设计、补偿方案的心理预期准确掌握,并建立居民信息档案,将房屋产权不清晰、家庭纠纷等不同情况都分类登记,做到房屋情况清、产权情况清、居民诉求清、特殊家庭清、矛盾纠纷清,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顺民意,政策惠民。面对新条例和新形势,在贯彻执行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区情和居民诉求,制订了《市北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程序及标准》,制定了一系列惠民措施;推出电脑摇号发放选房顺序号,确保居民选房工作程序更加透明化、人性化、公平化。同时,在房屋征收过程中秉承实事求是原则,采取“一事一议、一户一评”等方式维护居民权益,确保做到政策顺应民意,惠民利民。
解民忧,让利于民。对于前期入户走访登记的特殊情况住户,在坚持依法征收的基础上,采取多种不同措施,妥善解决其存在的居住、生活和生计等难题。如:特事特办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办理廉租住房;积极帮助有异地安置需求的居民寻找房源并安排看房;对大病、年迈等不方便出行的住户提供上门服务;对有财产纠纷的家庭,实事求是地制定每个家人都能接受的补偿方案,在解决征收问题的同时,帮助居民化解了家庭成员间多年来的积怨,赢得了居民的广泛支持和赞誉。
推进基础设施业务,不能像“群众都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的慢,也要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乱,务必高屋建瓴,长远谋划,做好推进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专项考核的顶层设计。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