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当中有290天都是蓝天白云;新建的小区都是节能环保舒适的绿色建筑;步行500米到达公交车站,五分钟可到达医院、学校、公园等地方;道路、车站等公共场所处处无障碍;绿意盎然的慢行道整齐划一;生活垃圾全部分类处理……”这样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绿色生态画卷正在陕西由理想变为现实。
日前,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编制的《陕西省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已出台,标志着陕西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有了自己的“省标”,陕西的绿色城市建设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将步入绿色、低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60项指标构建绿色生态城区
绿色生态城区指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筑、交通、产业配套等方面,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管理运营且功能相对完善的城区。
什么样的城区可以冠以“绿色生态”?
《指标体系》规定为陕西省内城市及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不小于1.5平方公里并具有相对完善功能的绿色生态城区。这一《指标体系》由土地利用与空间开发、绿色建筑、环境与园林绿化、资源与能源、基础设施、城市经营与管理、历史文化遗产及特色保护、产业共8大类构成,包括23个中类、60项指标,其中控制性指标33项、引导性指标27项。
打造五分钟绿色生活圈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5%,慢行道路遮阴率达到80%……
按照《指标体系》,未来的生态小区“推窗见绿”,步行或骑行在绿意盎然的慢行道上犹如林中漫步,步行500米以内就可到达最近的公交站点,5分钟内可到达公共服务设施区域,购物、就学、就医和康体、休闲娱乐等都可以“一站式”满足所有生活的必需。新建城区内教育、车站、文教医疗、园林广场等公共设施无障碍设施率达到100%,居民就业的职住平衡指数达到50%以上,形成就业、居住、生活就地平衡的绿色社区。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
《指标体系》要求,新建的项目绿色建筑比例应达到80%,荣获国家、地方级绿色建筑标识的新建建筑面积占城区内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应达到80%,绿色施工必须全部达到《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按照规划,陕西所有的新建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应全部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新建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覆盖率将达到100%。
建设能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区
根据《指标体系》,陕西未来的生态城区生活垃圾必须全部分类处理,并通过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措施进行处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进行再回收利用,尽最大可能地减少环境污染,保持一年中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290天以上。
在水资源循环利用与水资源节约方面,将采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代替市政供水或自备地下水井供水供给景观、绿化、冲厕等非饮用用水,工业用水量重复利用率将达到70%,全部使用节水器具,使人均综合用水量低于同类地区国家标准下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地热)利用率达到15%以上。
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
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指标体系》对城市交通、供排水、供暖、照明等系统都有了明细的要求和规定。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采暖地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5%,城市照明节能灯具应用率达到70%……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有助于提高城区服务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
建设生态城区意味着打造低碳的绿色交通体系,加强城市慢行系统建设。陕西的慢行通道密度(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规划的慢速道路总长度与城市总面积之比)每平方米将达到3到9之间,绿色交通出行率达到65%,城区清洁能源公交车全部使用CNG、LNG、气电混合动力等清洁能源。“公交车+自行车+步行”的绿色出行方式将缓解交通拥堵现状、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营造一个舒适、健康、和谐又充满活力的生态城区。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