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分析研究 > 正文分析研究

“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的新挑战

发布日期:2015-07-01来源:本站编辑:宋珍珍

[摘要]

  文/姚 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给企业带来的新机遇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是 2013年 10 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的。 它将串起连通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发展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以亚欧非经济贸易一体化为发展的长期目标。从国家战略来说,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做出的战略安排 , 其核心是国家的互联互通,从交通、电源电网、基础设施连通到投资便利化。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 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沿线区域和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将为各国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主要覆盖的东盟十国是中国承包商传统经营的市场。 以中国电建——中国最大的海外承包商之一为例, 作为以电力和基础设施为核心业务的公司,公司业务范围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建设的需求是高度契合的。该战略的实施,将为公司海外业务的再次腾飞创造了很好的契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将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升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竞争力。 政府出台的相关支持性政策, 更容易带动中国资金、中国技术、 中国设备、 中国标准走出去,各方也更容易接受。而且随着“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政策的落地, 可以从国家层面建立一些机制保证中国企业投资的安全性, 对于增强企业走出去的信心,规避走出去的风险也是非常有利的。

  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的挑战和新问题

  参与方发展程度差异大、 需求不尽一致。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合作伙伴并不仅限于东盟,而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增进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将串起连通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发展面向南海、 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以亚欧非经济贸易一体化为发展的长期目标。丝路沿线国别众多,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 每个国家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阶段不同, 其需求更是千差万别。这给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挑战。

  项目类型多、 资金需求量巨大。 众多的项目类型和巨量的资金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又一新挑战。在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时除了考虑宏观的经济发展需要, 更需要着力解决沿线各国民众用电、饮水、医疗、上学、就业、上网等民生问题,这就涉及到包括交通运输、 机场、 港口、 桥梁、通讯、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等多种类型基础设施工程。 虽然亚洲是当今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但其基础设施状况却相对滞后。据亚洲开发银行预计,到 2020年, 亚洲经济体内部基础设施投资需要8 万亿美元。

  内外部竞争复杂。 就外部而言, 随着世界格局和地区形势的变化, 各国间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各国对区域性目标市场的争夺将日益激烈。同时,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也增加了对发展中地区业务的投入, 各国也在不同程度上大力扶持本国企业的发展。 就内部而言,国内各个省区之间,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纷纷制定相关的方案,以极大的热情参与丝路建设,积极抢占先机。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中,通常都是通过大幅度杀价来抢占市场,赢得订单, 相互杀价不仅只是针对国外竞争者, 中国企业之间的相互杀价也毫不手软, 这几乎已成公开的秘密。 内外部竞争的复杂性也是在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时要必须面对的挑战。

  共同建设好“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需要新思路

  考虑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战略规划。 一是“东盟次大陆国家” 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具备本区域联网、共同开发的条件;二是回顾我国的发展历程, 八九十年代缺电缺能源, 九十年代上高速公路, 新世纪才建高铁, 这样的发展路径具有内在的规律性,与国家发展每个时期的国情和需求相适应。根据我国 30 多年发展的经验, 能源需求是发展中国家最紧迫的,可再生能源是国家财富, 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带动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是可以依托现有的区域合作组织( 中国东盟、 上合组织) 制定共同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支持政策和利益补偿机制。

  建立政企互动的发展机制。 应明确企业、政府、区域合作组织的定位和作用, 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避免自行其是;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明确政策界限, 让企业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企业应当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对相关国家的市场进行深度规划,按照“道德、政治、利益、技术、项目”的顺序要求,提出开发方案,纳入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战略规划; 政府借助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规划衔接落实。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企业“做菜”, 政府“请客”, 做菜容易请客难。

  应重点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及全产业链实体型企业参与。 实体型行业龙头企业一般是一国相应产业发展的领头企业,引领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代表本国相关产业的最高端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具有庞大的资金、 技术、 风险管控、人才等综合实力和丰富的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和能力, 是本国关系国计民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是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是关系到沿线各国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其复杂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须创新机制,使更多的实体型行业龙头企业能够参与实施,从而确保工程成为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工程” “千年工程” 。同时,行业龙头企业及全产业链实体型企业也可以有效整合国内全产业链资源,带领专业企业、中小企业共同参与建设,既可避免无序竞争,又能逐步培育一批具有综合专业、技术优势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创新合作方式和商业模式, 实现互利共赢。 一是要加强与区域内本土上下游企业的合作, 让区域内国家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进来, 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互利共赢。二是通过多种方式(联营体、联合体等)加强与全球同行的合作,发挥各自在技术、管理、行业、资金等方面的优势, 全面深入地推动和做好区域内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造福本区域人民,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三是创新使用 EPC+ 融资、BOT、BOO、BOOT、PPP、IPP 等多种商业模式。 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2020 年以前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高达 7300 亿美元。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积极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尝试采用 EPC+ 融资、BOT、BOO、BOOT、PPP、 IPP 等多种商业模式来推动,从而多渠道、 多方位筹措资金, 使项目能够落实变为现实。

  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来指导, 大力推动属地化经营。 建设“21 世纪海上绸之路”必须谋求长远,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来指导。一是重视生态、 资源和环境保护,走科学发展之路, 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 二是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 充分地利用当地的人力、设备等资源,实施企业要重视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 通过开展后续技术合作、技术培训等方式, 增强区域各国对基础设施的管理和规划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依靠属地化经营融入当地社会,处理好与当地社区居民的关系,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与所在地的员工、 居民和睦相处,以人为本,保障中国劳务、外国劳务或本地劳务合法权益, 创造和谐共赢的合作氛围。

 
【相关阅读】

投资建设

政策法规

经济要闻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