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赛菡只身从内蒙古来到了北京,如果说从小热爱文艺的她是阴差阳错的选择了建筑专业,那么来到北京寻找更广阔的舞台便是她从小的坚守梦想。
她的第一个五年:从才逾苏小到朱阁青楼
“我是那种认定了就肯定要尽全力去做的人,有的时候甚至有点认死理。”从这个22岁的女孩走进施工现场的那一刻,她下定决心“既然选择了就绝不让自己后悔”,从大红门A01、A02地块项目的懵懂到北京科技大学教学科研楼工程的历练,赛菡一路学习,不仅收获了技能更迎来了生命中的小天使。
但是休完产假赛菡有些迷惘了,摆在赛菡面前有两条路,去项目上做一个年轻的女总工或者留在公司总部从头来过。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松岷在这个时候给了赛菡一个建议,“BIM技术正值新兴,它是未来建筑业的一个趋势。”这让赛菡看到了全新的方向。
在2010年至2012年间,BIM经历了一个大跨度和大跃进的发展历程。从2010年中建一局二公司在328米无锡苏宁广场项目上初次尝试使用BIM技术助力施工履约,到2012年中建一局二公司全面推进BIM应用,赛菡看到了BIM应用技术背后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综合运用体系,这一切都让这个充满求索欲的女孩痴迷。
她的第二个五年:从技术才人到BIM战略规划师
在参加工作后的第二个五年,赛菡正式的开启了她的BIM之旅。作为公司BIM研发经理,她从基于BIM技术进行三维可视化管理到成本管控,从投标施工组织设计BIM模型展示到施工方案比选、施工可视化交底,她对施工现场BIM应用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
“经过对BIM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我们现在正在尝试开启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智慧建造。”提及BIM技术的发展,原本腼腆的她显得神采奕奕,眼神中透着憧憬和坚定。在赛菡看来,她的使命并不仅仅在于研究BIM应用,而是做一个基于BIM大数据的综合管理者,以打造智慧工地为出发点去规划公司BIM的发展,改变建筑业粗狂的形态,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将BIM技术融合智慧建造推进绿色施工和工业化建造。
“我们现在有很多的研发成果已经进入和应用阶段。”据赛菡介绍,BIM技术在北京城市副中心B1B2工程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施工阶段,包括从策划阶段到收尾交付全过程的,技术、工期、成本、质量安全BIM管理工作,其成果获得“第三届中国建设工程BIM大赛卓越一等奖”
渐渐的赛菡意识到想在全公司范围内更好的推进BIM应用技术的发展,必须要对成果进行集成整合。基于此她先后完成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管理制度》、《建筑信息模型(BIM)工作管理办法(试行)》、《BIM技术应用方向导引》的编写、并参与编制总公司组织的《建筑工程施工BIM应用指南》以及中建一局《建筑工程施工BIM应用指南(第二版)》的编写,对二公司BIM技术开展进行和系统的规范。
“当你越深入接触BIM技术就会越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还有太多领域值得去研究,所以我希望能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BIM、用好BIM,激发出他们的创造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赛菡将BIM小组在公司重点项目落地生根,依托项目履约进行BIM攻关,在公司科技质量中心的带领下形成可良性运转的BIM工作小组。在赛菡的带领下公司各个项目的BIM小组员工参加了全国、省部级以及建筑业协会组织的各类BIM,累计获奖28项,连续三年获中建协BIM竞赛一等奖。
2017年,赛菡成为一名专业“BIM战略规划师”,被中国图学学会聘为第七届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委员会委员。在第三个五年的开篇,曾经才逾苏小的文艺女成长为有情怀的智慧建造推动者。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