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一线风采

“伊水”横流缚苍龙

——记中建二局三公司长春市百里伊通河治理工程项目部

发布日期:2016-11-07来源:中建二局三公司编辑:宋珍珍

[摘要]

   文/闻江 裴旭明

   11月5日,穿城而过的长春市伊通河冰封肃杀。在河的东莱桥至东大桥南岸,一根根栈桥基础在淤泥翻滚的河床里拔地而起,宛如长龙一般沿河床曲折蜿蜒900多米,为这条河流增添了几许靓丽。

   而让它们傲然挺立的中建二局三公司长春市百里伊通河治理工程项目部,却是公司和局第一支挺进第一个河道治理工程这一全新领域的新军。3个月来,他们在洪水暴雨肆虐中阻击拉锯,在地下管线重重阻碍中探测攻坚,在紧迫工期重压中磨砺前进,在一个陌生的领域里历经险阻,羽化脱变为一支顽强成熟的团队。静静伊通河记载下了这支河道工程的新军的艰辛和勇气。

  

   正在施工中的人工栈道桩基础结构柱

  

   无畏勇气 用人墙堵溃口

   2016年9月,项目部刚到长春市不久,立足未稳就持续经受了伊通河连续一个月多波次洪峰考验。

   9月8日,长春大雨升级,项目部预感到上游新立屯水库将会泄洪,将东莱大桥北260米范围作为了防范重点,这里u型槽结构(栈桥的一种形式)已出地面,一旦被淹施工成果将付之东流。项目部只用了2天时间,紧急装填了5000个沙袋,将260米的范围用沙袋垒起了1.5米厚、2米高、足以抵挡正常洪峰的围堰。并预备了2000个沙袋和随时可装填3000个沙袋的土方、袋子和挖掘机。

   9月12日深夜,暴雨如注,河水暴涨,新立屯水库开始泄洪,150立方米/秒洪流如脱缰野马狂奔而下,流至东莱大桥一段时,由于两岸都在施工,河床变的非常狭窄,河水瞬间暴涨2米,湍急的水流漫过围堰,毫不费力的将围堰冲开7米宽的缺口,疯狂地灌了进来。值守人员迅速报警,第一时间赶到的生产经理高继业和10名员工看到此景已不容多想,1998年参加过松花江抗洪抢险的退伍军人高继业,知道此时就是沙袋扔到洪流里也会被冲走,无济于事,他没有犹豫,迅速指挥10名员工穿上救生衣,手挽手组成人墙奋不顾身地跳进了齐胸深的洪水里,用人墙堵住了缺口。

   冰冷的洪水猛烈地冲击着人墙,暴雨打在脸上,让人无法看清眼前的一切,但每个人死死的挽住手臂,防止自己被洪水冲倒。后续赶到的100多名施工人员,在项目经理张海龙组织下,快速地装填沙袋,封堵缺口,挖掘机吊着成捆的集束沙袋填到10人前面的缺口上,数台2千瓦大灯将现场照如白昼,沙袋堵住一段撤出一人……经过一夜狂风骤雨的搏斗,5000多个沙袋将围堰再次加高了1米多。洪水被彻底制服。

   据统计,9月前后,项目部抗击着从50到150立方米/秒的四波次洪峰冲击,除了东莱大桥北侧围堰得以保全,分布在10公里范围内的多个施工点,均被洪水冲垮变成一片泽国,而项目部也一次次顽强地在抗洪自救中站立了起来,为此,他们停工损失达17天以上(工期只有3个月)。

  

  东莱大桥一段完工的u型槽栈道

   推倒重来 用施工领设计

   相比洪水,地下突然冒出的管线和不切实际的设计,让项目部陷入到了另一场举步维艰的攻坚战中。

   随着桩基工程的展开,项目部发现施工越来越难,而难度就来自栈桥桩基与水下管线位置重叠。项目部开始采用一路破拆的办法(将管线破碎),但破拆百米后发现简直是蚂蚁啃骨头,进度实在太慢,经商议后设计院修改设计,再施工,又发现了另一条管线……项目部始料不及,工程被迫停滞。

   到底南岸下面有多少管线?经深入了解得知,南岸淤泥下埋设了大量30年代日伪时期自来水、污水管线等,纵横交错,无人知晓它们准确位置、多长、多少、走向,而设计的图纸并没有经过地质勘探,脱离实际的图纸变成了华而不实的摆设。

   要施工就要先探明这么管线的准确位置,只有避开它们才能快捷施工,项目部承担起了本不该属于他们的勘探重任。没有经验的他们买来了羊皮筏子、穿上救生衣,拿着GPS定位测量仪,探起了水况。再调来钻机每隔6米向水下淤泥中钻探一次,只要钻机钻不动就换个位置,经过3天努力,终于查明了在2条污水管之间有一条空隙,无需破拆就可以直接进行栈桥施工,项目部将现场情况立即上报设计院,终于,新的设计方案再次出炉,施工再度展开。像这样的设计修改,在东大桥南北走向上涉及范围达200米之多,占到了设计线路的三分之一。被项目部戏称为“‘宝贝’天天挖,图纸天天改”工程。

   然而,这样的状况并没有结束,如何让栈桥穿越东大桥?原设计再次让施工走向迷途。

   原设计是栈桥从东大桥第一桥跨下面穿过,但第一桥跨离桥台和护岸挡墙太近,按照原桩基础施工方案,挡墙容易失去稳定性,经过情况反馈,设计部门把栈桥线路调到从第二跨桥穿过,但东大桥也是30年代修建,第二桥跨净空低,跨度窄,U型槽(栈桥另一种形式)开挖后,发现旧桥与栈桥都是扩大基础结构,栈桥下部结构超过了第二跨径,根本无法施工……图纸就这样先后修改了5次均行不通。每次修改都意味着施工将推倒重来,不仅浪费了20多天工期,还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如何穿过东大桥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在一次次碰壁面前,项目部通过对第一跨探挖,发现这里土质、地基承载力良好,没有渗水,随即一个大胆全新的设计方案被项目部提出,他们建议设计改为挡墙形式,由原桩板式改为悬壁式,这样无须打桩挖孔,最大限度减少了对旧桥基础的扰动,避免了危险系数的增大,同时极大地提高施工进度,保证了工期,此方案一经提出就得到了设计部门的认可。就这样,项目部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施工引领设计的独特之路。

  

  完工的沿岸5米宽、1200米长绿道起点

   背水一战 用牺牲换时间

   走过种种羁绊,严冬将至,3个月的工期到了最为紧迫的时刻。项目部根据伊通河指挥部要求,制定了最晚到11月初全部完成10公里范围内栈桥基础桩施工任务。项目部加快了施工速度。

   他们制定昼夜施工计划,要求管理人员24小时蹲守现场,随时解决现场问题;并与施工队达成协议,对不同施工队工人可以进行跨队调配,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分公司从各地调配来了有经验工长,同时,也调派来了当年在哈大高铁施工过的机械化施工队伍,他们一进场就比原计划提前5天打下了第一根桩,得到了业主的赞扬。短短十几天,他们就打下了40根桩基础,破桩头40个,开槽250米,迅速打开了局面。

   淤泥翻滚,桩机轰鸣,10多台大功率抽水泵,24小时不停的转动着,与围堰下的渗水抗争着,泥泞的围堰上铺垫的大块钢板组成了完整的作业面,挖掘机、水泥罐车、吊车在上面穿梭忙碌,污水熏天的河床里工人加紧着抢工。为了加快速度,项目部使用了成孔速度快的旋挖机钻孔打桩,同时,外加冲击钻一前一后进行配合,只要遇到有阻碍的地段,就用冲击钻向下打桩钻孔,这样减少了破拆和开挖面积;为了在淤泥里打钻成孔,项目部使用了国际最先进的刻立尔造浆液,它使得淤泥变得凝结,不再塌方,再将钢护筒加长4米,保证了淤泥里作业不塌孔。

   为了便于指挥和最快解决问题,项目部将三处办公室均搬到了工地边上;并每天晚上召集管理人员和施工队负责人召开碰头会,查找问题,部署任务;3个月来,项目部每个人都竭尽全力,也极度疲乏,但在按期完工的信念支撑下,其它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和微不足道。

   项目经理张海龙10月3日在北京刚举行完婚礼,4日就站在了伊通河现场指挥施工;生产经理高继业从8月来到项目,就没有回家过一天;副总工王志强国庆期间顶着发烧依然坚守夜班;于海波已数月没有见到7个月大的孩子;施工队队长郑继光由于压力过大,已经成功戒烟了4个月的他再次拿起了烟;测量人员每天在泥水中穿着连体叉裤,一站就是12个小时,中午实在疲乏时,大家最希望的就是能现场找个角落合衣打个盹,再能有个太阳晒着就是最大的奢求。

   经过不懈努力,10月12日,U型槽全部完工,15日,沿岸5米宽、1200米长绿道和3.5米宽、44米长绿道完成;20日,东大桥40根桩梁柱砼浇筑完成,11月6日,东莱桥至东大桥750米和永宁桥200米栈桥的盖梁砼浇筑完成,并已展开最后的钢梁和木地板安装、铺设任务,实现2016年12月底栈桥可供居民行走的终极目标。

   饮马伊通河,征程战犹酣。10月,他们以出色表现再次中标伊通河河道5.3亿元后续工程。一个偶然的机遇,一个陌生的领域,一支新军的诞生,他们为公司在转型升级道路上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通途。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