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辽宁葫芦岛市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不畏严寒酷暑、不惧雨雪风霜,连续驻地葫芦岛建筑市场6年。他们以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投身工作,一次次攻克施工技术难题,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优秀的完成了每一次施工任务。他们就是新兴建设二公司葫芦岛项目部“胡耀国QC小组”。该团队的技术创新多次荣获总公司青年创新奖和优秀QC小组,所负责的首创龙湾一期工程、印象江南一期工程荣获北京市建筑(结构)长城杯金质奖、辽宁省优质主体结构工程。年轻的团队奋斗在一线,迈出的每一步都是稳扎稳打,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精彩的青春乐章。
扎根一线练技能
“胡耀国QC小组”由11人组成,平均年龄31岁。他们有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没来得及退去学生的青涩就已经奔赴施工一线,与钢筋混凝土打起了交道;他们有的已在建筑行业工作多年,施工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他们有老同志的沉稳和干练,有年轻人的热血和好奇,老同志悉心教导,年轻人勤奋好学,他们聚到一起把“传帮带”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自2011年葫芦岛项目部成立以来,先后承揽了首创龙湾工程、印象江南工程、金汇广厦商业住宅大楼工程和龙湾华贸中心工程等,一个接一个的工程不仅彰显了新兴建设的实力,更让这个年轻的团队得到了更多的历练机会。踏实肯干的年轻人们,放弃了休息时间,兢兢业业,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提升工作技能。这里存在技术难题要解决,那里的质量需要严格把握等等,这些在施工现场常见的问题,让这支技术团队忙得马不停蹄。但是在困难面前他们没有退缩,忙碌更没有影响他们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在QC小组组长胡耀国的带领下,他们凭着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的实践经验和乐于钻研的工作态度,取得了“研制柱子自动养护装置”、“研制岩石裂缝水导水装置”等5项技术创新成果,诸多创新成果在实践应用中效果显著。
勇于创新挑重担
万丈高楼平地起,再怎么强调基础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地基,犹如草木有根、人之有足。
龙湾华茂中心工程基坑降水为建设单位分包项目。根据勘察报告显示,基坑内大部分持力层土为强风化花岗岩和中风化花岗岩。降水分包单位在工程北侧靠近河边位置布置了20口降水井,满足基础底板施工要求。但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发现电梯基坑、集水坑侧壁出现岩石裂缝隙水。岩石裂缝隙水导致我方防水层无法施工,后续混凝土浇筑也无法进行。分包单位对岩石裂缝水处理没经验,工程施工停滞不前。建设单位见状只好委托我方项目部进行处理。这对于QC小组来说是一种机遇,亦是一种挑战。
接到任务的“胡耀国QC小组”没有犹豫,立刻行动。在现场巡查时发现,集水坑标高与基槽底地下水平面存在1m高差造成地下水压力较大,岩石层渗透系数小又为沉积型岩石层,上下层之间存在水平方向缝隙,现场有6个集水坑,电梯井侧壁存在岩石裂缝承压水,通过基坑四周降水井的工作对此处达不到降水的目的,所以才导致了此处防水工程无法施工。
找准问题症结,QC小组立刻召开专题会议展开分析,最终确定导水钢管通过弯头连接,埋入岩石裂缝隙水处,钢管管径为DN50,埋入部分开设直径10mm的孔洞,孔洞间距50mm,利用此装置将岩石裂隙水排出,同时进行防水施工,待基础混凝土浇筑至钢管口时,对钢管进行封堵。钢管采用丝堵进行封堵,钢管与丝堵通过连接件以丝扣的形式连接,最后采用扳手将丝堵拧紧,永久密封在基础混凝土中。这一技术应用后,经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项目部共同检查,6个存在岩石裂缝隙水的基坑侧壁均没有发现漏水现象,且裂缝水也未从其它地方涌出,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防水施工得以顺利进行,地基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
作为该工程的第一个创新课题,在QC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完成了“岩石裂缝水导水装置”的研制。这一课题在2015年新兴建设成果交流发布会中,荣获优秀QC课题一等奖以及QC小组活动成果优秀发布奖。
立足岗位写青春
善于发现问题,更善于解决问题,是“胡耀国QC小组”的工作特点。比如在“研制柱子自动养护装置”这一创新课题的研究中,团队就发挥了这一特点。
龙湾华茂中心工程与海边相聚4.1公里,海风较大,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工程施工带来了些许难题。混凝土浇筑后因框架柱模板拆模周期短,C50混凝土表面失水快,所以高强混凝土的表面极易出现裂缝,碳化深度也很大。工程施工最初,为了防止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出现上述问题,项目部使用薄膜进行养护,当时有好多工人在现场给柱子“穿衣服”。除了这个方法,项目部还使用了人工浇水的养护方法,但是这两种养护方法都不理想。薄膜养护不仅浪费人工,它的保湿效果也不好,工程顶板、梁、柱是采用同时支模、同时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因此人工浇水养护行走非常困难,工作效率也非常的低,这两种养护方法都被否定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QC小组专门开会进行研讨分析。他们先是设定了一个目标,决定在混凝土养护到位的情况下,做到混凝土的平均碳化深度要不大于2mm。照着这个目标,团队成员们开始了探索。大家集思广益选方案,有的提出搭设“自动旋转喷淋养护装置”,比如在公园里看到浇灌装置;有的提出“竖向喷淋养护装置”,就是在柱子的四个角分别立一根喷淋管;有的提出“横向喷淋装置”,类似于柱子的箍筋,放置在柱顶,对结构柱进行浇水养护。三种方案,各有利弊。QC小组经过对养护面积、养护时间、养护程度的对比,最终选用第三个方案“横向喷淋装置”进行开发和研制。
首先就是装置尺寸的确定。装置的尺寸是要控制出水孔与主体结构的距离,离的远了需要的水压就大不经济,离近了,喷出的水就形不成水幕浪费水资源。根据柱子在不同楼层、截面尺寸及多次尝试,他们确定1.2m×1.2m的方形尺寸最合适,适用于所有柱子。其次是管径大小、钻孔孔径及钻孔间距的确定。为了满足装置形成闭合水幕,QC小组使用正交实验的方法来确定这三个要素,以达到最佳组合的目的。经过9次不同条件因素组合的试验分析,最终确认当柱子自动养护装置的管径大小为20mm、钻孔孔径为3mm、钻孔间距为10cm时,闭合水幕覆盖面积最大。最后是装置材料的确定。QC小组根据经济成本和操作难易的要求,最终选用PVC管作为本次QC课题的主要用材。为了使装置能够循环使用,他们将喷淋装置两侧的PVC管断开,用软连接接头使其对接,以达到安拆方便、重复使用的目的。经过小组成员的不懈努力,柱子自动喷淋养护装置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效果。混凝土强度达到了预期目标,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小于2mm,强度也有所提高,使用喷淋装置后柱子的观感质量也是完美呈现,解决了最初的难题。
“研制柱子自动养护装置”这一创新,为项目部节约了高于4万元的成本支出,大大激励了小组成员的工作热情。QC小组将此经验进行总结,编写了《混凝土柱自动养护装置作业指导书》,以便在此类工程中推广应用。这一课题的研制,提高了小组成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充分展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指导书》编写的不仅仅是创新成果,更是这些年轻人们在施工一线奋斗的大好青春。
2016年7月5日至14日,“胡耀国QC小组”的这两个研究课题分别参加了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举办的“2016年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交流会”和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举办的“2016年度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所选课题“研制柱子自动养护装置”,以精彩的课题内容和发布形式荣获中国建筑业协会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一等奖及最佳发布奖;“研制岩石裂缝水导水装置”课题,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QC发布二等奖。两项技术均申报了国家专利。
身处施工一线,远在外埠项目,“胡耀国QC小组”本着以建筑结构长城杯标准与地方标准相结合的原则,总结摸索外埠工程施工经验,努力在外埠打造“新兴建设”企业形象和品牌工程,为开拓外埠市场,创造更多的优质工程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牛 佳 钱 俊)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