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一线风采

中铁五局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大五山隧洞施工纪实

发布日期:2015-02-27来源:本站编辑:靳明伟

[摘要]

  2012年1月,牛栏江大五山隧洞9#和14#支洞告急:开工建设两年多,由于洞内水“魔”肆虐,涌水量高达400立方米/小时,加之原施工单位组织不力,9#和14#支洞斜井几乎每月都要遭水淹导致停工,施工进展缓慢,迟迟不能进入正洞施工,如不能改观,确保年底通水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大五山隧洞 9#、14#支洞所控制主洞段工程因而被业主列为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项目的头号控制性工程,制约着整个工程项目的启用时间。

  危难时刻,2012年1月,云南省水利厅当机立断,决定把中铁五局作为突击队引进,替代原施工单位负责大五山隧洞9#和14#支洞施工。中铁五局主要施工范围为大五山隧洞(总长36137m)主洞3926m及9#、14#斜井施工支洞未完部分。其中,9#支洞全长553m,坡度22.21°,高程差194.43m,原施工单位已完成465m,中铁五局承担未完成部分88m(斜井段长48m);14#支洞全长576m,坡度23.5°,高程差 214m(相当于70层楼高),原施工单位已完成493m,中铁五局承担未完成部分83m(斜井段长43m)。工程任务艰巨,从中标时间开始计算留给中铁五局施工的时间仅有441天。合同工期要求必须在今年12月31日达到通水条件(最后一个开挖节点目标为10月31日),若要在7个月时间内完成平均每个作业面约982米的开挖任务(最长为9#支洞下游段1175米),按工期倒排单面最大每月均进尺147m,最小月均进尺141m。

  工期紧迫、刻不容缓!接到中标通知后,中铁五局总工程师陈德斌,五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曾平,总经理文泽成等领导纷至沓来,共同出谋划策,迅速抽调精兵强将和先进施工设备跑步进场。2012年1月18日,项目经理刘玉府率领两支能征善战的工程队共300余名建设者进驻施工现场。面对巨大的工期压力,这支20多年前在引洱入滨老青山隧洞施工中立下显赫战功的“铁军”,下定决心要继续为云南经济建设再立新功。他们从上至下进行了深入的发动,项目部通过召开动员大会,使全体参建职工认识到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的重大意义,认识到了确保大五山隧洞工期的重要性,他们提出了:“团结一心、背水一战、誓保工期”的决战口号,大力倡导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精神,每一个参建者都铆足了劲,迎难而上。

  然而摆在建设者面前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自中铁五局进场以来,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洞内抽排水,由于上个施工单位抽排水管路布设不合理、抽水设备配置不足、电缆线路老化更换不及时等等,让斜井段施工难上加难。2012年2月6日,当中铁五局解决处理原施工单位遗留下的种种困难后,在14#支洞实现了正式开工,可就在他们第一次开挖14#支洞斜井时,无情的水“魔”便给这群久经考验的队伍来了个“下马威”: 当时14#支洞最大涌水量达到800m3/h,因斜井打完眼装好药要放炮,必须把抽水机撤离掌子面。抽水机刚往上撤走,水位就看着涨,水位直追正在住上撤的机械设备和工人的身后。10分钟后,等炮响后水位就涨了10多米。这场景把当时在现场的项目经理刘玉府、第十三隧道工程队队长赵福彦等人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们迅速动用了10台抽水机足足了抽了4个小时才看到了掌子面。

  第一次开挖差点被水淹的教训,使项目部和队领导充分认识到治“水魔”的紧迫性。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面对来势凶猛的涌水,项目部当制定了可行的抽水方案、应急预案、重新布设排水管路、合理规划线路等,重点在两个支洞的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三个保证措施来应对涌水:一是在斜井中设立了两个储水池,采取三级阶梯抽水的办法往上抽水,一级地往上抽水,提高抽水效率;二是改用大功率的取水机,增加了20多台抽水机,时刻保证2台以上的完好的抽水机存放在各抽水点,以防在用的抽水机出现故障的时候备用,确保任何时候都能有足够的完好的抽水机正常运转;三是每个工程队分别派一名副队长专门负责抽水管理工作,配齐配强抽水人员,每个工程队配备24名抽水工,分三班倒轮流24小时不间断地抽水,加大洞内抽排水力度和功效,做好洞内抽排水设备布置,缩短掌子面抽水占用时间,避免淹水事件。这通过采取三项措施,步步为营,治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中铁五局全体参建者勇往直前的攻势面前,“水魔”终于得以驯服,再也没有出现过原施工单位多次被水淹没机械设备的事故。

  与此同时,项目部采取“两手抓”的工作策略,一手抓好抽水,一手抢抓施工进度,制定落实了8项严密的保证措施:1、他们将工期进行倒排,制定了科学的施工计划,并将施工计划分解到旬、周、日,各工序各班组提前30分钟在工作面上进行交接,使各工序达到无缝交接状态,作业人员在洞内用餐,确保掌子面24小时有人作业;2、项目部实行领导片区责任制,加强对两个支洞现场的监管,项目部与两个隧道工程队队长、支部书记、技术主管、领工员、施工员、工班长分别签订了安全质量和施工进度包保责任状,将施工进度与他们的收入相挂钩,提高了管理人员责任意识;3、加大技术管理力度,对有水爆破作业进行技术功关,解决围岩卡钻、坍孔问题,缩短打眼装药作业时间,提高爆破作业效果及爆破进尺;4、配齐配强整道作业人员,加大整道作业力度,确保轨面平顺,提高有轨运输效率,尽力缩短出碴时间;5、加大设备的日常检修及保养力度,合理分配好各洞口资源,确保设备状态随时满足施工需要;6、超前作好材料计划及进场安排,避免工地停工待料现象发生;7、加强安全质量管控,加大对绞车、卷杨机、临时用电等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力度,避免因安全质量事故停工整改损失时间;8、作好掌子面地质超前预测预报工作,避免发生流砂、坍塌及突水突泥损失时间。另外,为充分激发每个参建者的工作潜能,项目部制定了两项激励措施:1、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用,用激励措施克服参建民工、职工的消极畏难情绪,用待遇稳定班组,用经济手段激发广大参建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措施分两级进行:第一级由项目部按周进度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奖励,具体奖励标准:完成周进度计划、无安全质量事故发生、无人为造成亏损的给予工程队奖励,完成月度计划再加奖。第二级由工程队结合循环时间和进尺进行考核奖励,各工序各工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工作内容,进行班班兑奖、日日兑奖。2、广泛开展评先评优活动,以精神和物质相结合,激发每个人、每个班都争当先进,以先进带后进,促使生产进度向良性方向发展。每个工程队设先进班组一名、优秀建设者四名(职工两名、农民工两名)优秀群安员一名,项目部设优秀职工三名,月底生产会上对先进班组、优秀建设者、优秀职工进行奖励表彰。项目部根据两个队月进度完成情况进行评选优胜工程队,对完成月度计划、排名第一、无安全质量事故发生、无人为造成亏损的工程队评为优胜工程队,项目部给予奖励5000元并颁发优胜工程队流动红旗一面。科学的施工组织、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了施工得以稳步推进,9#、14#斜井每天以2—3米的速度向前挺进,月施工速度比原施工单位加快了5倍,支洞按期打到正洞位置,完成了业主下达的首个节点工期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铁五局全体参战者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项目经理刘玉府自从2012年1月18日到大五山隧洞工地以来,他紧绷的神经就一直没有放松过,每天睡觉时间都只有4、5个小时,他坚持每天都要到一线指挥,及时解决各种难题,连春节都是和工人们一起在工地上度过的。2012年3月1 日下午5点,当他得知爷爷离世的消息后,他把手中的工作交给项目党工委书记唐文利后,当天连夜赶回千里之外贵州老家,到家后他跪在爷爷遗体面前大哭了一场,连磕三个响头后并又急忙往工地上赶,他在家呆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3月2日中午工地上又出现了他忙碌的身影。到现在,一提到此事,他的眼睛就会发红,他觉得自己对不住自己的爷爷。是啊,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刘玉府不愧是个血气方刚的真汉子,为了早日打通大五山隧洞,他已经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去。他经常身先士卒深入到掌子面与职工一起并肩作战。3月 11日,他来到14#支洞检查工作,此时洞内涌水量仍然很大,拱顶的涌水像瀑布一样住下泼,修理工班工人正身穿雨衣在水中铺设出渣轨道,当刘玉府看到工人正在艰难地移地沉重的钢轨时,发现大家很吃力,于是他将手中的雨伞一扔,袖子一卷,与修理班一起移钢轨,抬完钢轨后他又帮抽水班抬抽水机,十几分钟下来,刘玉府全身上下早已全部被淋湿透。他一边干一边给大家鼓劲:“兄弟们,好好干,宁要安全的进度、不要带血的节点,在抢抓进度的同时,大伙一定要注意安全!”刘经理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染了大五山隧洞的每一个参建职工,大家的激情高昂,治涌水、抢进度,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2012年2月27日上午10点,14#洞内用水量突然剧增,所有抽水设备满负荷的运转,洞外电线被烧断,变压器突然起火,抽水设备瞬间全部停止运转。第十三隧道工程队队长赵福彦此时正在洞内安排施工,知情后立即将洞内险情通过对讲机告知值班室,要求立即报告给项目部领导,自己则以最快的速度向洞外跑去,由于在洞内呆的时间也很久,体力消耗严重,加上心里着急,爬了几十个台阶后他就昏倒在隧洞内,工人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他抬了出来。险情就是命令!隧洞内停电后,十三队所有人员都扑上了隧道口,队上技术室的小伙子一起抬油箱、工班人员抬发电机、电工布设电线……10分钟后,得知险情消息后的项目经理刘玉府、党工委书记唐文利等项目领导也来到了现场参加抢险。20分钟后,发电机发动,抽水机开始往洞口抽水,从而避免了一次水淹隧洞事故的发生。后来经过100多名参建职工4个多小时的抢修,下午3点终于恢复了正常供电,此时大家才发现,午餐都没来得及吃,大家已是饿得饥肠辘辘。

  2012年3月7日,14#洞内正常施工,水位却急速上涨,所有抽水机满负荷运转也不见水位下降。十三队副队长赵大明见形势不妙,他急忙脱掉外衣,跳入2米多深冰冷的水中,将备用水泵移到水中,民工郑金良等人见状也跟着跳到水中,后来又潜到水底将潜水泵一个个捞出来检查,发现两个潜水泵被细碴堵塞,他们及时将泵内细碴清除后, 6台潜水泵恢复正常运转,经过4个时的抽水终于把水位被抽到了最低位置。像这种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由于洞内涌水大,而且要经常潜入水中移动潜水泵,工人们每个进洞都要带上一套衣服进洞,湿了后又换上,经常是两套衣服都湿透,为抢时间,他们经常在水中一个就是8个小时,最多一次赵大明他们连续在水中泡了10多个小时,由于长期在水中作业,许多工人身上都溃烂,可是3个多月来,虽然施工环境恶劣,却没有一个工人当“逃兵”。当笔者问民工郑金良作为一名民工为何工作这么买命时,他笑着说:项目部和队领导对我们民工在工作和生活上都很关心,把我们当亲兄弟一样看待,还给我们带家属的民工配了单间住房,工资待遇都很高,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嘛。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群有着钢铁板意志的干部职工,才保证了隧洞不断地向深处掘进。然而就在大家全力向第二节点目标冲锋的时候,一股潜伏地下的 “流砂”成为另一股恶“魔”却悄然向9#支洞袭来。2012年3月24日凌晨5点多,洞内放炮完之后,第十隧道工程队副队长童先红安排洞内出渣和修理班组安装抽水机,自己则是在掌子面观察围岩变化情况,他看到掌子面左边有局部空洞并伴有少量砂子往下掉。凭着以往的施工经验,他立即跟旁边的工人说“暂时先放下手上的事情,马上往回撤”。修理工因为抽水机还没有安装好,显得很犹豫。童先红边走边吼“快点,给老子快点往回撤,掌子面危险!”人员刚一撤离,只听见 “哗”的一声巨响,大量的砂子随着涌水从掌子面涌出20多米(掌子面里程为0+493,涌砂流上至0+470),四台来不及撤离的水泵全部被掩埋,还好人员及时撤离,否则后面不堪设想。由于流砂将水泵掩埋,加上涌水突然增大,达到每小时1000立方米,一会儿工夫,水位就升到了齐深腰的位置。十队队长何军当时火速来到现场,他一边指挥工人往上撤,一边抱着一台潜水泵跳下冰冷的水中,衣服都没来得脱,副队长童先伟、机电班长陈祖洋等人也跟着跳入了水中安装水泵。水位依然在涨,站在水中的何队长急忙安排工人从洞外抬下了4台大功率备用水泵,此时水位已经涨了3米多高,达到了拱顶的位置。为了提高抽水功效,此时必须把潜水泵往上移,于是何军、陈祖洋等人又潜入深水中,摸到水泵放到较高位置,就这样他们一直忙到当天下午4点,总共下了20多次水,当时忙于抢险连饭都没来得及吃。由于在水中泡的时间较大,当天何队长、童队长和许多工人都冷得感冒了。10多天来,在处理“流砂”的过程中,许多民工因为害怕,不敢上前,何队长就是坚持冲在最前线、冲在最危险的地方,带领职工和民工与流砂展开了艰苦的“搏斗”。他们通过用1000多个沙袋砌成了两层围堵墙,并插入钢筋网和浇筑砼进行加固,形成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与此同时,在项目经理刘玉府在带领下,他们制定了超前管棚注“双浆”(砼和水玻璃)的方式,注浆形成封堵墙稳住岩体,避免了流沙的继续涌出。到4月5日,基本稳住了流沙的继续恶化。由于天天泡在工地,每天工作时间达到15—16个小时,10多天下来,何队长就廋了10多斤。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何队长他们确保第二个节点工期的信心依然没有丝毫减弱。

  4月4日清明节的晚上,项目部领导组织了全项目部工班长以上的管理干部进行了一次大聚餐,当项目经理刘玉府举杯向大家感谢为确保第一节点工期所付出的不懈努力时,50多名大五山隧洞的管理干部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当刘经理问道:大伙有没有信心完成第二个节点工期的时候,大家齐声回答:有!举起第二杯酒又是一饮而尽;当举起第三杯酒的时候,大家一起高呼:中铁五局雄起!中铁五局雄起!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餐,这分明是一次大决战前的动员大会,从他们的言语中、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确保第二个节点的希望。我想今后在大五山隧洞施工中依然面临着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依然还要与涌水、流砂、软弱围岩等“恶魔”继续搏斗,但我坚信,他们一定会用手中“利剑”将它们一一击破,最后胜利一定属于这群英勇无比的、激情高涨的“铁军”队伍。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