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PPP模式(公私合作模式)一直是投融资领域热议的话题,对其政策支持和创新的呼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近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的通知让PPP再度升温。
该通知名为《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对发挥开发性金融的积极作用、推进PPP项目顺利实施等工作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
事实上,鉴于PPP在拓宽融资渠道和创新融资方式方面的作用,呼吁政策支持的市场呼声从未断过。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就表示,除了做好融资保障之外,PPP项目要顺利实施,还需要政府在优惠措施上跟上。
而此次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的通知则是很好的回应。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公益性的公益项目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国开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是它的重要业务范围,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促进我国 PPP项目的发展。”中央财经大学地方财政融资研究所所长温来成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PPP项目从根本上还是要看项目对私有资本有多大的吸引力,政策的支持,包括担保,银行的扶持,土地方面的优惠政策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PPP模式的发展可以追溯到30年前,那时候国内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已经有BT、BOT、TOT等形式的PPP模式项目。虽然发展历史较长,但是我国PPP的发展进程却相对缓慢。
究其原因,法律制度和组织机构建设以及政策的指导滞后是重要的因素。
温来成坦言,在现有法律制度不健全、私人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大家都不愿意参与PPP,因为风险确实很大。
同时,他也指出,从其他国家的比较研究情况来看,它们要么以财政部为核心指导整个政府PPP的项目和运营,要么由宏观管理部门出面来协调政府各个部门来进行PPP项目的建设和运行以及发布全国PPP项目政策指南,建立PPP项目的合同和范围。“我国改革开放后,当时建设部做过一个特许经营性质的文件,但其他部门没有太多的回应。”
为此,创新PPP成为保障其有效运行的必然选择。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PPP创新中政府应该抓紧法制建设,另外要调整政府职能,在具体的合作当中政府要放下身段和非政府的主体在平等民事主体之下来签订契约形成合作,用法治保证契约的履行,这对政府职能的调整转化是一个很新的框架,但政府应该顺应这种创新。
“从创新点来讲,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创新,比如项目前期的征集和论证,项目的采购以及具体的建设等方面都可以根据项目和当地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创新。从制度方面创新。”温来成表示。PPP项目没有固定的模式,各个环节都有探索创新的空间,使项目尽可能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能够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公共服务。
温来成还提醒,不管是什么样的创新一定要强调PPP项目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都要进行详细的,前期的论证和项目征集,在建设的过程中双方都要讲信誉守合同。“PPP只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选项之一,PPP项目要有一定的收益,要能够面向市场竞争,而且运用PPP的方式一定要比政府直接投资效率高才能采用,不能一哄而起,大量的上项目,这样会产生大量的纠纷以及巨大的风险。”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