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卫清
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行业生产周期长、工作量大,产品为单件生产,这些都是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面对“互联网+”的浪潮,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如何定位、如何发展?
信息化是管理提升的工具
施工企业信息化关键在于“用”,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且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速,不过,企业的信息化不能盲目去实施,要有科学的实施方法与路径。行业内的企业管理模式、项目管理方式,存在大量差异化的情况,实施信息化不可能强制要求所有行为都标准化了,才能去做。管理标准化和信息化是不断互相促进的过程,信息化必须尊重现实中差异化的客观现实,适应管理现状,形成支撑管理的工具。再通过对信息化工具的打磨和升级,实现所支撑工作流程不断精细化、规范化,促进管理标准化的落地,管理在提升的过程中会对信息化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转化为深化信息化的动力。信息化是真实管理的反映,追求的是将线下的管理方式,通过信息技术,转化为高效的网上协同方式。在实际情况中如果忽视了管理标准化和信息化相互促进的关系,管理与软件系统很容易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导致企业的日常管理是一条线,软件系统又是一条线。这样的软件系统往往无法用起来,很多到最后都要推倒重来。
要发挥好信息化的工具属性,关键在于业务替代。管理信息化是对管理手段的变革,而不是对管理模式的变革。业务替代,是用信息化软件系统,去适应管理的模式,是管理方式在信息技术上面的反映。信息化的业务替代,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用信息系统替代过去的手工方式、电子表格的工作方式。通过提供智能化的系统工具,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数据出错的几率,统一输入输出的形式,为企业内数据共享提供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基层操作人员的管理操作,软件系统要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并能按照流程管理的逻辑上,将要提交的纸质数据和报表,通过软件系统自动生成,减少基层的重复操作。
第二步,用信息协同替代管理中的沟通和协同。通过信息协同,将管理和信息化相融合,打通管理壁垒,提高管理效率。先从企业核心业务出发,围绕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打造横向各业务部门的流程协同,以及纵向各管理层级的流程,实现“业务贯通,流程贯通,数据贯通,上下贯通”。
第三步,用信息决策替代“拍脑袋”决策。信息决策就是用数据说话,通过分析业务系统中不断产生、收集起来的数据,形成对整体内、外部形势的分析,获取整体业务发展状况,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通过分析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使之作为决策的依据,避免拍脑袋凭空做决策。反之,通过系统数据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和各系统的不断优化完善。
信息化要实现的目标
打造完整业务链和数据价值链。针对工程项目,要重点建设、完善各业务系统,形成从营销到结算的整个业务链条的全贯通,实现业务的环环相扣和数据的自动流转,用业务链推动数据链,数据链带动价值链,切实提升项目管控能力;针对投资、房地产、工业制造等多元化业务领域,要针对性设计开发专属的业务系统,使所有业务板块都能得到信息化的支撑。
数据辅助决策提高公司竞争力。一方面,全面分析和整理各业务数据链条,形成企业内部数据仓库。另一方面,不断收集和整理外部的各种天气、地理、财经、政策等系列数据,形成企业外部数据源。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设置不同的数据分析模型,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对不同的业务场景和管理角色,展现出不同的企业管理视图,以数据支撑管理。做到科学、合理制定公司决策,并能够一直跟踪该决策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切实提高公司营销能力、生产管控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提高企业资源整合能力。通过建设供应商门户、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一个面向全球的招投标电商平台,具有资质的供应商,可以在平台上自助注册、在线上进行招投标活动;对供应商的资质、履约等情况进行分析;对全球资源情况和项目现有资源情况进行分析,保证各种项目能够得到充足的资源支持。
信息化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
尊重用户需求。用户的需求是系统开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离开了业务部门的需求,信息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有信息部门把关,从总体上考虑;业务部门充分参与,提供软件系统的实施素材,并不断定期审核、试用,提出使用意见,逐步将软件推向完善。由于施工行业的需求比较复杂,不同企业都有个性化的管理需求,无法直接买来市场上通用的商品软件,几乎都需要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系统上线后,并不能看作这个软件项目已经实施完成,这只是一个信息化的开端,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完善,使软件逐步迭代,实现优化升级。
尊重用户体验。业务部门的用户,是软件直接使用者。好用还是不好用,他们最有发言权。在互联网的时代里,用户体验往往决定了软件的应用效果。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用户的体验,设身处地考虑用户使用的环境和感受。在分析用户体验时,一方面,要考虑软件系统的终端需要多样化,P C端、移动端多个端口都要投入资源,从易用性和安全性上综合考虑,分析不同端口设备的应用场景,针对性进行软件设计,做到用户能够全天候使用手中的设备进行工作;另一方面,需要考虑系统的整合性,各业务系统需要整合在一起,各系统上线的时间有差异,使用的技术也可能不同,但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系统的整合,将应用整合在一起,各系统都能够通过同一个地方进入,消息能够统一归集处理,使各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尊重发展规律。信息化建设有其固有的规律,无论是管理者、建设者、使用者,都要形成尊重信息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信息化是阶段发展,逐步积累的,无法一次跨越。企业内部要形成良好的信息化氛围,持续推进信息化的发展;信息部门要统一部署、规划发展,主导和把控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业务部门要树立信息化意识,与信息部门充分互动,保证系统的质量和上线速度。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对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非常有利。与此相对应的是,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却不容乐观:很多软件厂商退出了建筑施工市场,很多企业的信息系统还在推到重建。企业高层领导要统一认识,提供条件,尊重信息化发展的规律,打造一支复合型的信息化实施团队,把控好实施路径和实施风险,通过“从无到有”,到“从有到优”,通过积累和沉淀,实现“互联网+业务”的跨越。
企业信息化发展保障
组织建设保障。在企业发展规划中要统一规划信息化建设,制定整体框架、系统技术路线和开发规范,业务部门必须要有互联网思维和很强的信息化意识并深度参与信息化建设,确保系统业务流程满足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的需要;要通过强化组织建设,提高信息化需求反馈、系统推广培训、系统运维能力,上下一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人才队伍保障。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具备信息化知识和施工管理知识的复合人才,要不断加强对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和锻炼;加强信息化核心团队的建设,提高对业务需求、技术方案、系统项目进度、系统质量、解决方案等综合把控能力;培养业务部门的信息化专家。
社会资源整合。要广泛选择市面上成熟的硬件设备和通用的软件技术,集各方所长,促进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对软件的需求和技术路线要有明确的把控,确保对各系统有绝对的控制能力。
项目管理创新保障。通过引入成熟的软件工程管理理念,对软件项目进行管理;采用各类辅助软件,在需求整理、进度管控、自动化测试、团队协同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水平;对项目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估,采用激励机制,提高软件项目团队各方的积极性。
(作者系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版权声明:本文系工程建设网独家稿件,版权为工程建设网所有。转载须注明来源及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