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在瓜州 -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日期:2014-05-21来源:编辑:
[摘要]
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电基地,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的瓜州,中国水电新能源公司的一座风电场就屹立在这里。和往常一样,一阵轻快的跑步声将瓜州干河口第四风电场的清晨点亮。一群身着蓝色工服的年轻人正进行着跑步训练,这也是瓜州公司风电场半军事化管理的一个缩影,领队的青年叫马伟,26岁的他个子不高,在人群中并不出众,但在队伍前面的他神情专注、步伐坚定,具有典型西北汉子的刚毅气质。就是他,大学毕业后的三年间扎根戈壁,默默地战斗在生产一线,用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在这片大地上奉献自己的青春。2010年的冬天,西北戈壁的室外温度低至零下二三十度,凛冽的狂风吹打在人的脸上,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划过一般,令人感到阵阵的疼痛,在经过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和培训后,马伟与其他运行人员一同来到瓜州公司风电场,初到大漠戈壁,情况可想而知,但恶劣的自然条件并没有把马伟吓倒,他坦然地接受了戈壁滩恶劣环境的挑战,把在这里的锻炼当成突破极限的一次挑战,此时的风电场进入发电倒计时,正值330KV升压站设备、场内风机设备、35KV架空线路施工,调试的高峰期,为赶在2011年大风季来临前实现瓜州公司并网发电任务,马伟白天和风机厂家技术人员深入工地现场,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请教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方法。晚上,他还会穿梭在图书室,翻阅大量设备的相关技术资料、图纸、国家标准,不断地记录重点内容,就是这股钻劲,使他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相关设备的技术性能、调试验收方法,公司领导放心地将设备的交接、验收工作交给他,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让马伟有了更大干劲。就这样,他每天和技术人员一起,严控设备安装过程,特别是在安装35KV户外电缆头时,他紧盯每一道安装步骤,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防沙尘,防低温控制,在2011年1月风电场首台风机并网发电时,所有设备均一次性成功安全并网。由于他积极肯干,工作业绩突出,公司将他定位值长,他带领的队伍总是特别优秀,在同事的印象里,他是一个勤学好问、业务能力强、扎实肯干的小伙子,不管接到的工作多么繁琐,他总是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好。成功并网发电之后,风电场由建设期转入商业运营期。马伟带领风电场相关专业小组、专责人员编制、修订了风电场运行规程、安全工作规程、厂用电规程等一些并网必要的规章制度,深入跟踪厂家人员对设备隐患进行消除,并亲自负责二次设备的校核,消缺工作,仅用时一个月时间一次性通过了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2011年上半年,伴随着“2.24”、“4.17”等大规模风机脱网事故的发生,对于刚并网的干河口第四风电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使电力公司对风电场的发电出力限之又限。国家相关部委紧急下文,风电机组必须经过低电压穿越检测才能正常发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减少当年损失电量,风电场全员动员,成立了由马伟负责具体工作的专业工作小组,主动联系检测机构,用时2个多月,就完成了对场内直驱、双馈型机组的检测工作,拿到了国家电科院的认证证书,使调度部门重新认可了风电场的并网安全性,挽回了限电损失。由于风电场安装设备型号多、电压等级跨度高、从业人员经验不足,导致风电场运行检修工作存在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为使运行人员能够全面、快速的掌握所辖设备,马伟亲力亲为,每天认真备课,坚持利用每天学习时间,将一些重难点知识为大家分解讲授,利用现场检修时间,实地讲解设备检修、维护方法,利用闲暇时间,通过网络、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为运行人员宣讲安全生产知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较短时间内就带领大家掌握了风电场变配电、风机运行、检修知识,并且取得了西北网调调度证、电工进网证、特种行业操作证等从业资格证书。负责风电场运行工作,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各种细碎繁杂的困难问题需要解决,马伟在做好自己工作任务的同时,还倡导大家保持乐观态度,不抱怨,不放弃,一丝不苟地面对每一件工作,打造了一支阳光团队。同事们都说他干起工作来有一股“傻气”。正是这种对待工作的执著,让他很快成为工作中的强手。2013年10月,他被任命为风电场副厂长,作为公司里最年轻的一个团队带头人,他深知这份责任的重大,并且有信心带领好自己的团队。高高耸立的白色风力发电机拔地而起,排列整齐,巨大的风机叶片在风中悠然而缓慢地转动,每一个风机都是庞然大物,叶片长50米、高70米、直径5米的“身形”好似西北汉子的铮铮铁骨,壮实而挺拔。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北汉子,马伟在这里一待就是三年,用行动证明他对这里的热爱,这片见证着他成长岁月的沃土,同样给他的人生增添了许多光芒,他把这段时光看作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而他目前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多发电,机组的故障少一点,让风车转得更快,也让他成长的脚步走得更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