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国家森林保护公园,前所未见极高环保标准,地质条件异常复杂,政治经济环境不稳,疟疾、艾滋病等传染病高发……其实不必给长达17公里的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尾水洞前加上如此多的定语,大家便已知晓了施工的艰辛程度。
在苛刻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困难重重的内部环境制约中,水电五局卡鲁玛水电站尾水隧洞全体参建人员3年如一日,凭借着“攻克隧道施工难题舍我其谁”的豪迈与自信,不断取得对该电站长尾水隧洞战斗攻坚的胜利,唱响了一曲动听的卡鲁玛之歌。
以技术之利 攻克卡鲁玛之难
卡鲁玛水电站尾水隧洞工程位于乌干达境内的卡尔扬东哥地区卡鲁玛村,距离乌干达首都坎帕拉270公里。该电站尾水隧洞共两条,1号尾水洞长8697米,2号尾水洞长8601米,宽13.6至14.8米,高13.45至15.05米,围岩主要为花岗片麻岩,以二、三类围岩为主。尾水隧洞布置了8号、9号、10号三条施工支洞,在主洞内共形成10个开挖作业面。卡鲁玛尾水主洞设计断面为马蹄形,开挖断面在157.1至192.41平方米之间,开挖断面之大、隧洞之长堪称乌干达的“世纪工程”。水电五局承揽该工程后,进行了详尽的前期策划,组织了经验丰富的合同、技术管理人员对主合同清单中各项施工内容进行了详尽的测算,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和充分的数据论证,认定隧洞的超欠挖控制是决定项目盈亏的关键因素之一,若在洞挖过程中不能有效控制超欠挖或控制措施不到位,将是项目经营的巨大亏损点。项目部通过精确核算后显示,每多超挖1厘米,仅材料成本就将增加575万元。为此,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合同、质量、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成立课题攻关小组,共同研究控制超欠挖的有效控制手段。通过对地质情况分析、现场勘察、施工技术资料收集、钻爆设备性能参数核定、技术工人能力评估、爆破材料选用和施工进度安排等要素综合衡量,决定强力推行光面爆破技术,以确保施工质量和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在隧洞光面爆破施工中,项目部将施工支洞光面爆破作为探索主洞光面爆破质量控制技术应用的练兵场,为尾水隧洞主洞开挖获取宝贵的一手信息和参数。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讨论会和技术分析会,进行光面爆破质量与科研技术攻关。攻关小组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水电五局多年积累的丰富的洞挖施工经验,在围岩地质、爆破设计、装药结构、参数调整等多个关键环节上提出重要的控制指标。
这期间,技术攻关小组一班人从8号支洞进洞的四类围岩开始,不管白天黑夜,每茬炮必到现场指导,连续跟踪一个半月。技术公关小组人员经常披星戴月,满身泥泞,奔波在三个支洞的作业面上,凭借着执着的信念、高超的技术、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了“微量装药软岩光面爆破技术”等多项新技术。在8号支洞洞口的四类围岩极其软弱,手握成砂等不利条件下,及时调整参数,优化改进装药结构及联网参数,取得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的突破。
在施工高峰期,项目型钢支撑加工的冷弯设备不能满足洞内衬砌施工,直接影响了项目总体施工进度。项目部立即组织机械修理技术人员,召开专题讨论会,深入分析原设备潜能,大胆设计出设备改造方案。同时,集中工区技术工人的智慧,挖掘自身潜能,充分论证,形成了一套非常可靠的技术改造方案。说干就干,在项目简陋的作业条件下,大家立即动手,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了制图、优化设计、定稿、实施改造等一列作业程序,一鼓作气完成技改,并一次试车成功。设备技改后,不但满足了项目大规格型钢加工的参数要求,而且提升设备的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生产能力和效率,深受一线加工作业员工的盛赞。
目前,项目部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光面爆破技术管理体系,光面爆破技术已在卡鲁玛尾水隧洞主洞施工中得到全面推广应用。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三个隧洞超欠挖均得到有效控制,项目的经济效益成果突显。隧洞的施工质量得到当地业主和印度现场监理工程师的称赞。乌干达国会议员曾多次到访项目施工现场,参观了支洞光面爆破成型面后赞不绝口,对这一高水平的技术成果给予了高度赞扬。
2015年9月中旬,中国水利水电集团水电五局总工程师宗敦峰一行来到了卡鲁玛项目,在察看了主洞光面爆破效果后,对尾水隧洞主洞光面爆破技术应用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主洞的光面爆破技术水平能够代表集团水电五局的水平,提议项目加大主洞的光面爆破形象的宣传力度,要把光爆效果的照片汇入集团水电五局画册,并建议进一步推广卡鲁玛项目的光面爆破技术成果。”
在不断尝试、探索新技术的过程中,项目部还将施工经验总结,提炼,形成了系统的理论,申报了多项专利发明。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共申报国家专利七项,到2015年年底,已获得两项发明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
以管理之效 创造卡鲁玛之速
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现实总是有些残酷。初入乌干达,项目部很快发现项目启动困难重重:卡鲁玛项目由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业主的资金还没有到位,合同约定银行放款前由项目部自己垫资启动项目施工;工程地处乌干达国家森林保护公园,施工必须取得政府相关部门14个相关的施工许可,手续复杂且耗时……项目部面临着缺钱、缺设备、征地未解决,业主不支持的种种困难,这让大家不免有些忧心忡忡。
面对工程环评批复严重滞后,施工工期非常紧张,施工任务繁重,施工难度大;施工区域隶属乌干达野生动物保护区,保护区对施工人员、设备、原材料、施工工序及工艺要求苛刻;各支洞洞口段围岩差,施工材料进场难,项目资源配置严重匮乏,作业区雨季出渣难度大,当地疾病频发;由于主洞设计轴线变更原因,8号、9号施工支洞轴线又分别增加了6.4米、4.2米等一系列困难,项目部因地制宜开展了 “抢工大干100天,保进度、保安全、保质量、比贡献,实现主洞作业全面展开”劳动竞赛活动。在活动中,细化竞赛措施,激励全员参与活动,鼓励指导技术人员优化施工措施,动员党员管理者和生产技术骨干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加大项目施工保障力度,注重抓团队配合,理顺施工循环衔接,主动解决施工中的干扰。
项目部紧紧围绕三条支洞施工节点目标,以阶段性生产控制目标为考核基点,将提升项目管理、队伍建设、安全质量、管理效益、降本节能作为竞赛要素,激发和提升员工“比、学、赶、帮、超”的工作热情,极大地推动了项目生产进度的加快。按照“以工序时间保循环,以循环保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的进度量化控制措施,有效保证了工程的进展。8号支洞比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总进度计划提前80天、10号施工支洞提前10天、9号支洞提前24天完成节点目标。三条施工支洞均提前贯通,一时间水电五局、812联营体和监理纷纷发来贺信,这一辉煌成绩在国内10多家网站和报刊上进行了宣传。2015年11月,卡鲁玛水电站尾水隧洞1号主洞上游上层开挖单面月进尺创造了230.2米的纪录,随后,2号主洞上游下层开挖25天又创造了286米的月进尺佳绩,再次刷新了隧洞开挖月纪录,五局建设者在非洲东部创造了“卡鲁玛速度”。
以春风之暖 培育卡鲁玛之才
正如水电五局总经理贺鹏程所言:海外项目,我们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安全和质量为基本点;我们有两个任务,一是创造经济效益,二是培养锻炼一批包括外籍员工和中国员工在内的人才,努力实现水电五局的项目管理从劳动密集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变,争取以后的项目能做到象其它外国水电五局一样几个本国人可以干几亿美元的项目。
项目前期,项目部人员紧张,或许你是工程师,但你不仅得负责技术负责施工组织,也许你还得从事测量,还得自己当翻译、自己开车、自己买菜、自己做饭,遇到了疟疾发作,还得自己给自己打针,大家都被逼成了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都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
面对人才资源的捉襟见肘,项目部不等不靠,主动挖掘自身潜力,大力开展“导师带徒”活动,通过技术方案讨论、技术交底、合同培训、语言学习班、专题授课,把有经验的管理和技术管理人员利用起来,加紧培训项目近五年来毕业的大学生,利用年轻人接受能力强、干劲足、适应能力快等优势,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快速补充到生产一线。项目部还开展了“以新帮老”学习英语活动。顾名思义,“以新帮老”是以一个大学生对应一个工区、部门的教学模式,要求全体员工经过3个月的学习,至少掌握日常工作交流单词。培训结束后对全体员工进行考核,以全面提升卡鲁玛项目员工的英语交流能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项目伊始,项目部与当地雇员沟通难度很大,一是语言沟通困难,二是地理环境差异,种族文化区别。与当地雇员沟通, 主要靠动作比划,简单语言交流,手把手指导,很简单的事情却变的很难。为了解决沟通障碍,项目部的员工学习当地文化,吸取其他部门的宝贵经验,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刚开始施工,每日完成的工作量很少,当地员工情绪低落,管理散乱,团队合作差。后来尝试采用当地雇员管理当地雇员的办法,形成金字塔管理模式,分成各个小组,由小组长管理员工,大组长管理小组长,带动大家的积极性,比之前每天完成的任务量增加一倍以上。
以和谐之声 奏响卡鲁玛之歌
项目地处乌干达森林公园保护区,各种条件相当原始,项目部生活、生产条件异常艰苦,资源匮乏。有人谈到青藏项目时说,在西藏只要住上一晚,什么也不干都是一种奉献。可到了乌干达才知道,在卡鲁玛只要呆上一天,什么也不做就是一种牺牲。面对困难,项目部不等不靠,没有住宿条件就租住当地简陋的民房,没有厨师就依靠方便面充饥,为的是给项目开工做充分准备,为即将进场的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在前期的艰苦环境下,项目部的很多员工都感染了疟疾病毒,卡鲁玛项目经理陈长贵就遇到一次险情,他在2014年5月回国出差期间就遇到疟疾症状突发,医院曾一度给家属下发病危通知,幸运的是在转院到疾控中心后得以痊愈。面对凶猛的疟疾,项目员工苦中作乐,常常自嘲,说自己最大的收获不是工资而是变成型男了,因为以前很胖很胖的,现在甩掉一身的膘。主要是因为打了好几次摆子,人被折磨瘦的……哎,打摆子感觉真心难受!这是项目员工面对疟疾真实的心声。
面对恶劣的环境和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项目部员工面临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面对大家的困惑,项目部积极推进特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凝心聚力、助推发展的作用,针对海外从业人员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鼓励项目党政工团组织推行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开展诸如逢节日送关爱、过生日送祝福、生病慰问、送清凉、职工之家、心理疏导、婚恋关怀等活动,以凝聚组织关怀的点点滴滴行动,着力解决员工关心的现实问题,获得员工的支持与信任,使广大员工感受组织的存在、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与踏实感,安心投身工作中。
在卡鲁玛,不但要建设好水电站,实现乌干达人民多年的夙愿,还要和当地人民一道,共同维护、建设好这个美好家园。在工程建设中,这一理念得到项目部的生动诠释。项目部与当地村民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故事,在当地广为相传。
有一次,员工们发现一只小鳄鱼被困在工地的沉淀池里不能脱困,项目部立即调了一台挖掘机,开挖出一条通道,营救出了“小家伙”。事后,项目部还得到了乌干达动物保护局的表扬。在施工过程中,给河马专门留出活动范围,给过路的动物让路,躲避拦车的狒狒们……已经是大家自觉而自然的习惯。
项目部还经常帮助修复附近的道路,经常出动设备和机械帮助被困的当地车辆,还有每年开斋节慰问当地穆斯林清真寺,儿童、当地学校学生,以及组织工地医院为当地村民义务诊病等等。无论这些工作能否被人记住,卡鲁玛项目部都在用一次次的行动,坚守着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承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卡鲁玛项目员工正在秣兵历马、豪情满怀,他们有决心、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用汗水和智慧去创造卡鲁玛电站建设的辉煌,让卡鲁玛成为水电五局扎根乌干达甚至东非市场的名片,他们定不辱使命!卡鲁玛之歌才刚刚奏响,美妙动听的演奏还在继续……(耿参博)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