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一线风采

干得漂亮

—写在深圳地铁7301-2标西西区间右线盾构贯通之际

发布日期:2015-04-02来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编辑:靳明伟

[摘要]

  当月签订设备购买合同,当月设备进场,当月实现始发,创造了深圳地铁7号线最快的速度。

  10月1日始发,3月30日洞通,150天完成了深圳地铁7号线最长的盾构区间。

  穿越车流如潮的城市主干道,穿越商铺密集的商业区,浅覆层穿越水库溢洪道,长距离侧穿高层建筑,月掘进进度660米,为7号线速度之最。

  最小的地铁隧道转弯半径,近乎极限的隧道坡度,最精准的盾构出洞......

  水电十一局7301-2标深圳地铁盾构队用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使一向严苛的指挥部领导大声地说出了“干的漂亮。”

  7301-2标盾构施工团队顺应水电十一局转型发展战略来到深圳,第一次跻身地铁施工,迄今刚满两周岁。这一团队曾经在深圳地铁7号线以管片拼装质量最好,被树为全线的标杆,以“无渗漏、无错台、精准出洞”提前40多天实现7号线西丽湖-西丽区间左线贯通。BT项目公司组织7号线各参战单位来盾构队学习取经,这个团队也由此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团队”。

  荣誉的背后是参战干部职工克难攻坚、凝聚斗志的奋斗历程。

  ■ 盾构队接手了西西区间右线施工,就是要把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工期拼出来,把盾构施工变成锻炼队伍的练兵场,考核队伍的阅兵场,打一场攻坚克难的硬仗,打一场鼓舞士气,凝聚斗志,增强信心,超越自我的攻坚战。

  2014年的9月,原承建右线盾构施工的作业单位由于设备故障迟迟不能掘进而退场,水电十一局盾构队接手了右线的盾构隧道施工。

  此时,距离BT项目公司要求的全线洞通目标仅剩下不足5个月的时间,面对1752米这一7号线最长的盾构区间和紧迫到不可能完成的工期压力,接手右线盾构隧道施工的水电十一局盾构施工队再次表现出了攻坚克难,敢打能赢的英雄本色。

  2014年9月3日,公司考察了盾构设备,与设备生产厂家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

  与此同时,西丽湖车站一侧原施工单位的故障盾构机还没有吊出,如果等待吊出退场估计得两个月之后……

  时间就是金钱,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经过几个昼夜的方案讨论,决定从隧道的另外一端——西丽站重新始发。

  这一决定意味着不仅要重新购买一台盾构机,所有的地面设施都得重新布局和构建。正是深圳最炎热的季节,始发井端头旋喷桩加固开始了;洞门帘布止水装置制作安装开始了;门机安装和轨道梁制安开始了;拌和站安装开始了;供电、供水系统开始了;临时渣土坑、管片场筹建开始了;始发井、始发平台都在同一个时间段开始了;地面监控、生活营地也见缝插针地开始了。一时间,整个西丽工地上到处都是身着橘红色工装的盾构队职工,每一个工装随时都能拧出汗水。

  2014年9月8日,农历中秋节,在签订盾构设备购买合同的第五个工作日,首批盾构设备进场,井上吊卸拼装,井下的组装调试均进入到了争分夺秒的状态,整个盾构队人员全部集中到了现场,全体干部职工吃饭在现场,丢下饭碗又继续工作,紧张忙碌让大家忘记了中秋节与家人的问候,忘记了国庆节揣在兜里放餐的餐券。

  一切都在拼抢中进行着,工序之间的衔接、交叉,严格地遵循着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任何工序的滞后都会影响到按时始发、前功尽弃。

  “按时始发”不仅是对盾构队伍建设的考验,也是对盾构队施工能力的检验,更是水电十一局人的承诺。现场成为了核心,技术人员现场办公,随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调度人员穿梭在各个作业面,及时协调人力和物力资源,物资部门将材料工器具发送到现场,质量部门监管旁站在现场,安全部门检查巡视在现场,后勤人员送水送饭到现场,盾构队领导班子也划分责任分片负责到现场,全体职工在用激情演绎着深圳地铁的传奇,用豪迈抒发着水电十一局转型发展的信念。

  洞门环从拼接到安装都是个精细活,出丁点问题都了不得,要么盾构机进不去,要么进去了控制不住姿态。6米多直径的大钢圈,吊立起来放下洞口,怎么都难以控制变形,安装过程得一个点一个点的校准,一个点一个点的固定,需要的不仅是精准,还得有加倍的耐心。

  大都市施工,拌和站安装从选址上就是个困难,选好的位置,地下管沟电缆密布,基础没办法做,往里移一点盾构吊装就没了场地,往外移距离居民楼太近,前有始发井口,后边还有配电环网柜,狭小的空间里,施工人员反复测量,选定最合理的位置,为了不影响周边市民,建好的拌和站被全部封闭着,使用隔音板材降低工作噪音,采用喷水设备减少粉尘。由于防护措施到位,噪音及粉尘得到有效控制,这个距离居民楼近在咫尺的拌和站,始终没有得到市民的任何投诉。

  旋喷桩施工是个汤里来、水里去的活,泥泞的场地似乎是旋喷桩施工的必然,然而,盾构队的旋喷场地里干干净净,污水坑、污水箱及时清理外运,地板随时保持清洁,良好的施工习惯得到了现场监理的赞誉。

  不仅仅是盾构队的施工在交叉进行,狭小的工地上更有车站施工与盾构施工同时进行着,有限的场地必须合理地使用,钢筋加工厂让位给盾构,为确保盾构机下井,车站施工也加快了进度。

  20天后,盾构机在大家的期待中轰鸣着启程了。中国电建水电十一局盾构施工队创造了当月签订设备购买合同,当月设备进场,当月始发的奇迹。

  ■ 攻坚克难是盾构队的传统,越是艰难越是鼓舞斗志,用智慧抢时间,用汗水抢工期,用质量和安全兑现承诺

  始发后的困难并没有减少,当务之急就是因为场地狭小,50多米的横向空间,车站基础开挖占去了40多米,留给盾构的是一条6米宽的通道。管片场没办法设置,渣土池没办法摆布,履带吊没地方站立,遇到忙的时候,外运渣土的泥头车,运送水泥粉煤灰的罐车、进管片的大拖车、汽车吊、履带吊等所有的车辆和设备就在这有限的空间里来回“倒腾”, 职工们说是“干急不出汗,有劲使不上,一个班只能掘进一环,吊一钩渣土得一个多小时,还得地下地上几个人忙着司索、指挥、倒渣。太憋屈了,这得干到猴年马月才能洞通”。

  怎样提高工效?技术干部和现场施工工人都在想办法。

  经过集思广益,首先加快车站施工,尽快给盾构提供吊物孔和为盾构提供足够长度的场地,增加电瓶车运输,保证洞内掘进不受影响。

  要增加电瓶车就得铺设双轨,隧道直径就那么大,始发井空间就那么小,车站结构没办法改变,道岔装到哪儿都不合适。没有现成的条件,技术干部们就想出了抬高轨道的办法,在隧道内开始变轨,在始发井内完成变轨,说起来虽然简单,可干起来困难重重,有限的洞门必须合理地安排走道、送风带、进排水管道、电缆、照明和通讯管线,轨道的抬高不能影响其他设施,轨道每抬高一寸,渣土车刮擦风带的风险就多一分,最难为人的还是掘进不能停,既要保证安全,也要保证进度,还得满足变轨施工。大家反复地测算,精确的施工,终于在盾构机刀具检查的间隙里仅用一天一夜的时间拆除了六环负环,完成了始发井内轨道平台安装,抢出了100米的道岔及双轨铺设,创造了又一奇迹,加快了水平运输能力。

  提高工效的办法不仅是增加了电瓶车的数量。一台履带吊也难以满足繁忙的出渣、吊管片、进材料,必须尽快安装龙门吊。又是场地的制约,龙门吊一侧的轨道需要铺设在车站顶板上,顶板能否承载45吨吊车的重量?安全成了最大的问题。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盾构队领军人冯宏朝斩钉截铁的手势鼓足了大家的干劲,很快,几十根80厘米粗的钢管柱在加工厂昼夜的焊花飞溅中运到了西丽站现场,要用这几十根柱子沿龙门吊轨道支撑车站的中板和顶板,以增加承重。

  用钢支撑加固顶板的方案有了,接下来难办的是把这几十根钢支撑运到车站底部再立起来,钢支撑被吊到井下后要放在中板上,吊车够不到位,人使不上劲,一两吨重、三四米高的柱子,上顶天、下着地几乎没有缝隙,为后期设备安装预留的钢筋密密麻麻,被钢格栅围挡着,中间的距离只有一米多宽。怎么把钢管柱运到位?

  钢加厂的师傅们不乏智慧,他们焊制了一个带轮子的架子,挂上倒链,解决了吊运难题,支撑工作也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了完成,让地面上的龙门吊再也没有了如履薄冰的感觉。龙门吊和履带吊两台吊车同时作业,分别负责吊管片和出渣,工效加快了许多。

  派专人维护电瓶车轨道,设法为电瓶车提速;隧道内施工人员工序分工,各负其责;制定奖惩办法,提高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开展劳动竞赛,这些全力以赴赶进度的措施真是太多了,职工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进洞时间缩短了,交接班时间缩短了,换刀的时间缩短了,连吃饭都轮流着来。就是这些小措施汇集起来,班进尺由原来的每班最高6米,被刷新到17米,实现了月进尺660米的盾构掘进记录,成为了深圳地铁7号线月进尺之最。

  7301-2标盾构队100余人的队伍,都是水电十一局自己的职工,在“把盾构队锻造成为一支士气高昂,能征善战的坚强团队;一支能战胜困难,创造业绩的英雄团队,一支信念坚定,开拓创新的优秀团队”这一理念的影响下,盾构队始终没有放松各项管理工作。进度快了,质量必须严抓到位,结合左线施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盾构队修改完善了盾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及规章制度,制定了盾构施工质量考核及质量奖罚办法;定期开展质量大检查,召开质量专题会议,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追溯责任制,每一环管片都有专门的编号,每一环管片上都有质量控制实名制的图章。

  ■ 抢进度必须给安全加一个倍数。盾构队的每个人都是安全员,职工要做到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技术和管理干部到现场就要负责你的周围绝对安全。

  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即使在生产最繁忙的时间也没有中断每周的安全生产例会,对新进场员工进行入场教育;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专项教育;有重点地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针对门机垂直运输、电瓶车水平运输、防汛、防台风、消防、用电安全等进行检查和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于各重要风险源的监控,盾构队更是给予极大的重视。

  安全穿越四栋商铺楼,被定为是盾构施工过程中最大的风险源,既是对盾构队综合实力的检验,更是对盾构队安全施工的考验。

  之所以将四栋商铺楼作为最大风险源,是因为它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基础基本无结构,直接在地面上敷设两层烧结砖,上部即为水泥空心砖墙体,商户在使用过程中将原来的一层建筑加盖至两层,其背部也被不同程度的扩建,盾构掘进过程稍有不慎,地面略有隆起和沉降都会造成严重后果。

  四栋两层的商铺楼长200多米,50多间餐厅、修车店、五金、杂货批发商铺,车多人多,地面疏导难度相当大。这里隧道埋深8到10米,地质情况为全断面花岗岩和“上软下硬”岩层,最大岩石强度为119MPA。考虑四栋商铺楼以及商家和顾客的安全,原设计要求在施工前对其拆迁,后改为搬迁,因搬迁的难度也很大,施工前定为了临迁。

  迁移的难度小了,可施工的难度就大了,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深圳市、项目公司和指挥部领导给予高度重视;项目部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演练;盾构队领导班子成员昼夜跟班,地下掘进和地面沉降观测都由班子成员坐镇。谁都知道,稍有不慎在深圳造成的影响都将是国际性的,在群雄逐鹿的深圳地铁对十一局的声誉将会是毁灭性的。

  盾构队将工作做到细致入微,施工前对地质情况作了加密补勘,对所有的商铺进行第三方入户调查,聘请了专家团队进行技术支持,编写了周密的施工方案,提前对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控制点埋设,逐户告知有可能发生的危险,在盾构施工区域设置临时围挡,公告危险源情况,疏散人群,安排了专门的人员24小时现场查看,在刀盘位置每半个小时监测一次,并将监测成果提供给各个相关部门。精心的施工确保了盾构安全下穿,监测结果显示,期间地面最大沉降量0.4毫米,远小于 20毫米的允许沉降值。

  浅覆层穿越西丽水库溢洪道也是重大风险源之一。这里溢洪道底板距离盾构隧道顶部不到6米,地质情况属于含砂富水砂砾岩层,掘进中对周围土体扰动较大,溢洪道消力池积水较深,稍有不慎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确保安全通过溢洪道消力池,盾构施工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严格控制掘进速度,密切关注掘进参数,技术人员们昼夜盯班在现场,认真分析每一组数据,地面监控人员严密布防。通过两天两夜的鏖战,40多米宽的西丽水库溢洪道消力池段被安全穿越了。应水库管理单位要求,盾构通过后对溢洪道底板进行了排水检查,经专业的监测机构使用仪器测定,溢洪道结构没有任何变形和开裂。

  ■ 深圳地铁公司领导建议:目前深圳在建的三条地铁都到十一局盾构队去学习学习,人家是一个劳模领着一群劳模在做盾构,干的漂亮啊!

  2015年3月30日上午9时38分,当大禹3号呼啸着穿破厚厚的混凝土端头墙,从预定好的洞门环内精准的探出刀盘的时刻,盾构队沸腾了,职工们自发地涌入接收井内,尽情的挥舞着彩旗欢呼着,许多人抑制不住热泪盈眶。

  150天昼夜施工的艰辛,150天挥汗奋战的拼搏,此刻都已化作了无比的豪迈,150天的时间里完成了原本不敢想象的工期,水电十一局盾构施工队在复杂的地质岩层掘进中,做到了全线地面无沉降,房屋无开裂,用电建人务实的态度,果敢的作风,诚信的品质,安全的保证,践行着中国电建“大集团、大土木、大市场”的梦想,打造着属于中国电建的地铁品牌。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