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一线风采

铁军南美大地写传奇

—山东电建一公司巴西公司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2015-03-02来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编辑:靳明伟

[摘要]

  巴西是一片美丽而又神奇的土地,这里壮丽的自然景观、浓郁的风土人情给所有的观光客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一群中国电建人,从远在大洋彼岸的祖国来到这里。他们无暇留恋这里旖旎的风光,艰辛地耕耘在海外电建事业中。

  自2006年山东电建一公司进点巴西坎迪奥塔项目以来,巴西公司人员在巴西已达8年多,用激情和汗水深深地和这里结缘,一路走来一路高歌。山东电建巴西公司干部职工的身上确实有着一种无法用简单来描述的人生故事和别样风流。他们同心协力,锐意进取,靠着勤恳务实的敬业精神,处处彰显电建铁军敢为人先的风范,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在南美大地树立起了中国电建的国际品牌,演绎了中国电建传奇和精彩。

  创建本土公司 开启发展新篇章

  2006年8月,公司中标坎迪奥塔火电二期C项目,“铁军人”初到巴西,2010年12月坎迪奥塔火电二期C项目机组顺利移交,工程虽然结束,但电建铁军在巴西的发展并没有就此止步,干一个国外项目就要抢占一片市场,不断扩大在南美市场的发展空间。为了进一步克服在巴西工程招标中对外国企业设置的壁垒和障碍,公司党委审时度势,决定在巴西注册成立山东电建一公司巴西公司,为公司海外业务在巴西和南美市场的发展奠定基础和搭建发展平台。

  在国内注册公司尚属不易,远涉国外在异国他乡成立公司的难度可想而知。“乘风破浪凌云志,策马扬鞭自奋蹄”,为了尽快完成巴西公司的注册,巴西管理团队迎难而上,在公司总经理助理、坎迪奥塔项目经理陈卫东的带领下,制定了详细的注册计划,分工负责,参与注册的人员个个忙得像陀螺,马不停蹄,事无巨细,进行注册工作的研讨、跟踪、推进成了常态,讨论的地点甚至从办公室挪到了饭桌上和上下班的班车上。初期由于对注册程序和资料的不熟悉,参与注册的人员吃了巴西登记部门无数次的“闭门羹”,受了不少政府部门的冷眼,但我们仍不厌其烦地拜访市政府、商务局、税务局等部门,进行注册咨询和资料完善。可谓磨破了嘴,跑断了腿。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2011年7月5日,山东电建一公司巴西公司在里约热内卢市正式注册成立,公司成为国内兄弟单位中第一个在巴西拥有本土公司的企业,为公司在巴西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公司国际化战略发展的重要一页。彼时,欢呼掩盖了曾经受阻时的沮丧,喜悦拭去了往日烈日下如雨的汗水。

  万事皆有始,欲至终,必慎始。为了更好地立足巴西,促进业务发展,我们深知欠缺的还有很多,要练就“金刚钻”还有许多功课需要恶补。我们怀着“空杯”心态,从零起步,在巴西财税上深研,在商务管理上细钻,在本土化管理上快攻,经过3年多的努力,巴西公司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不断扩大,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搭起了持续发展的稳定平台,电建铁军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巴西不断提升。

  深耕巴西 开拓南美新天地

  市场是企业的生命,承揽项目是企业的源头活水,只有抓住这个“牛鼻子”,企业才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但是,因受到巴西经济下滑影响,火电项目较少,巴西火电业务开发遇到了瓶颈。在此不利局面下,巴西公司总经理陈卫东对巴西甚至整个南美市场的开发统筹规划,创造性地提出了“前瞻性市场开发”的构想,决定另辟蹊径。

  目标既定,战鼓催征。自此,总经理陈卫东带领团队打起了“电力行业全链条开发,南美市场整体化布局”的市场开发攻坚战。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市场开发道路可谓荆棘满道。巴西公司通过地毯式的搜索和排查项目,多渠道并行撬开大客户,打开大市场,不断拓展市场开发宽度。坚持“任何一次投标都要有收获的原则”,在海量的客户中甄选优质客户,做优投标布阵,不断提高市场开发的精度。同时进行定期客户联系和回访,保证现有客户不流失,强化了市场的深度。市场开发部邹广伟本着市场开发“三度”原则,带领工作人员在巴西建筑行业“走村串户“。“办公室里孕育不出大市场,必须走出去。”是邹广伟常说的话,因此到巴西各州出差成了家常便饭,有时候一奔波就是半个多月,有次出差回来竟被门口保安以不是山东电建一公司的员工而拒之门外。

  化零为整,市场开发全体员工齐上阵,商务、财务、技术等人员也在标书制作和投标上苦下功夫,打开他们的电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图纸和标书等资料,甚至同一个方案,被备注了七八次名称,密密麻麻得让人眼花缭乱。

  正是凭着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使得市场开发频传捷报。巴西公司先后中标了CEEE3个230千伏变电站EPC项目合同。特里斯皮尔斯水电站500千伏配套输电工程700公里、274公里线路及一个新建变电站的承包合同,累计总合同额超过13亿元人民币。2014年2月,新中标了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线路780公里线路EPC工程,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海外直流特高压输变电市场,该项目成为中国电建集团中标的第一个直流特高压项目,可谓意义非凡。

  路在脚下,肩负重任,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陈卫东总经理放宽了视野,把目光瞄向了巴西以外的国家,带领团队先后去厄瓜多尔、秘鲁、智利进行考察,密切跟踪项目信息。工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付出终于有了新的收获,一举中标了厄瓜多尔辛克雷水电站13.8kV输电线路勘测设计项目,并2014年8月4日成功签订合同。在保证巴西境内“主阵地”的同时,开辟了南美市场的“新天地”。

  精益求精 打造优质工程

  今天的现场就是明天的市场,只有把现有工程做精做细,赢得业主认可,才能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更多市场,才能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初涉行业标准极高的输变电领域,我们普遍遇到了土质极为异常、雨季长、战线长的客观困难;加之对标准不熟悉、对法律法规掌握不够、资源匮乏、信息少等不利因素,也使得我们的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但是,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服输的韧劲激发了我们职工队伍的昂扬斗志,公司笃定的要求,誓将“一次成优,臻于至善”的质量理念坚守到底。

  在巴西公司促进度、保质量的攻坚战中,巴西公司班子和项目部班子成员秉承“思路清、决策快、督战严”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实、勇拼搏、敢吃苦”的做事风格,发挥了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党总支书记管懿常常亲临一线,在项目部的时间比在总部的时间还长,经常是哪里工程施工紧,任务重,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一周之内奔赴3个项目是常有的事,难怪巴西公司干部职工都称他是名副其实的“流动书记”。戈亚斯线路项目经理杨金川带头推行“分区轮流蹲点”举措,亲自带队到各分区进行督导和支援工作。马托格罗索项目经理王聪经常到道路泥泞、沼泽众多、蚊虫成群的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监督。还有白天在现场勘查,晚上回来研究施工解决方案的米纳斯项目经理李海,晚上挑灯夜战,苦心钻研施工方案,提出了基础设计优化及施工解决方案,有效地克服了施工困难;经常与项目高管和工程师讨论技术方案的克罗蒂亚项目经理陈登升,往往月挂中天时才返回生活区,只能吃“回锅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各项目也涌现出了一批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优秀员工。马托格罗索项目付德光在线路勘查时,须要跨过一条不知水深的河流,他主动请缨到河对岸进行勘查,结果快到河中心时湍急的水流将他冲倒,一下将他冲到了几百米外,幸好他抓住了伸到河里的树枝才避免了更大的危险;为了加快出图进度,到森林里进行复测的史志岗、邵国栋忍受着一股股热浪和蚊虫的叮咬,两人脸上、脖子上都是被蚊虫叮咬的包,森林里的蚊虫叮咬的包不容易好,而且毒性大,特别到了晚上奇痒难耐,睡不着觉,但他们仍然坚持工作十多天,硬是在这段无人区完成了负责任务,如今他们的脸上虽留下了抹不去的巴西“印记”,但他们笑称那也是立起来的一座座“丰碑铁塔”。戈亚斯项目工程部的李继臣,是巴西公司的老同志了,但却有一股年轻人朝气蓬勃的干劲和活力,为了查清线路基础施工存在困难的每个基位的具体情况,连续一个月天天跑现场,忍受着路上的颠簸,查清了影响基础施工的因素,为项目解决施工难题提供了详实的现场信息。

  巴西公司将进度和质量两手抓,在质量上更是将细心推向了极致。输电工程中的有些塔位点落差大,且多在森林沼泽地区,地形险要,而每一个基塔塔位点都需要精确的定位,横向标准要求塔位轴线精度控制在30mm内,从线塔基坑开挖定位,到垫层标高控制,再到垫层顶轴线定位,每一项都要精确的测量。但是面对 “点多、面广、量大、精细”的测量任务。以付德光为首的测量技术团队没有胆怯,他们带着护具、木棍、绳索、全站仪、GPS定位等行头,全副武装进入森林里的塔位,途经四周都是松软树叶腐烂后的黑乎乎的腐朽物。为了越过异常松软的沼泽,考察人员把一些木头放在上面,但人踩上去还是下陷去不少,走钢丝一样,找不到平衡的支撑,这个时候如果踩偏了立马就陷在黑的像墨汁一样的烂泥里,腿都拔不出来。虽然一路小心,还是常常陷进去。在这种环境下,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查审、测算,唯恐某个地方出现纰漏。拉线塔结构倾斜要求是0.15mm,他们达到了0.08以内,比0.12的优良标准还高。当然这只是巴西施工团队精益求精保证施工质量的一个缩影,还有戈亚斯线路项目将图纸工程量所算误差控制在最低百分点的徐俊杰,米纳斯项目将料场盘点在最佳储存量的王海洋,等等。他们对待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工程更是质量严抓不懈,为每道工序一次成优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正是这样的干部职工,使得野兽出没的施工现场变得不足一提,蚊虫叮咬的森林变得微不足道,深可及腰的沼泽不堪一击。正是这样的干部职工通过战酷暑、斗风雨、披荆斩棘才创造了巴西公司在TP各承包商中的优秀施工业绩和多个第一,马托格罗索项目第一个开工、第一个立塔,戈亚斯项目第一个放线;截止目前,马托格罗索项目在TP项目中施工总进度最快,戈亚斯项目在TP线路中施工效率最高,克罗蒂亚项目在TP6个变电站中进展最快。

  因地制宜 推进本土化进程

  为更好地扎根巴西,提升巴西公司的发展合力,巴西公司总经理陈卫东提出了“将本土化进行到底”的思路,由此,巴西公司开始在“因地制宜,推进本土化”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和前行。

  为了将本土化管理落到实处,做好中巴员工共存特色下的混合管理,巴西公司开展了“全面加强本土化管理活动”,定期发布《各项目本土化管理活动周报》、组织了“劳工管理规范月”、“葡语大课堂”等活动,促进了员工观念转变,加快了本土化管理进程。为加强巴西劳工管理风险的防控,我们先后建立劳工管理网络,出台了《员工招聘管理办法》、《员工薪酬、福利管理指导意见》等10多个管理制度,翻译并下发了10多个巴西系列法规,编制中巴员工岗位说明书 130多套。推行了创建一个劳工管理体系、搭建一个劳工知识园地、开辟一个以案说法栏目和聘用一个劳工律师的“3+1”的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了劳工管理。“知识和技能只有充分共享,才可以发挥其不可估量的作用”。利用对项目进行巡检的机会,外籍人力资源主管lee chien ju(李建儒)和劳工律师对项目的安全、人力资源、机械等人员进行培训,做到了“送知识到项目”。

  优秀的员工创造优秀的团队,优秀的团队创造优秀的业绩。2013年巴西公司实现经营收入1.3亿元,2014年实现经营收入 7亿元,创造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