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峡谷建电站——水电十四局洞松引水隧洞A标段施工记略
发布日期:2015-11-05来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编辑:
[摘要]
金沙江二级支流硕曲河,由北向南纵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全境,就像一根丝线把沿河两岸的藏族白色村寨连在一起,犹如串串佛珠,故名佛珠峡。峡谷里,装机容量18万千瓦、惠及当地数万藏族同胞的洞松电站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加紧推进。电站引水隧洞全长17.8公里,水电十四局承担着“最难啃的骨头工程”——A标段。
“三进山城”
“三进山城”是项目部员工对自己三进三出乡城佛珠峡的戏称。
A标段主要工程内容为4.1公里隧洞施工。该标段于2009年1月1日开工。因业主资金原因,2012年3月25日停工,2012年9月25日复工;2014年1月15日再次停工,2015年1月工程再次复工。
第三次进场后,按照业主下达的工期要求,引水隧洞要在2016年3月30日前完工。
而此时,地质围岩极其复杂的隧洞,工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瓶颈”,隧洞“千枚岩”,又是蹲守“瓶颈”的“拦路虎”。
引水隧洞地质围岩为“千枚岩”。用专业术语表述,千枚岩是具有千枚状构造的低级变质岩石,原岩通常为泥质岩石(或含硅质、钙质、炭质的泥质岩)、粉砂岩及中、酸性凝灰岩等。在施工中,具体表现为极易变形、坍塌,遇水多为泥状。
受停工时间长的影响,原先完成开挖支护但尚未进行混凝土衬砌的“千枚岩”洞段,大面积、大范围变形。起着支护作用的工字钢,被强大的地应力扭成麻花、拦腰折断、挤成“瓜子”形等等,五花八门。部分洞段受到两侧围岩挤压,底板隆起。今年以来,光是项目部有统计单的塌方就达52次,其中较大以上39次。累加有1.4公里的洞段,需要剥离表层混凝土,割除钢支撑,重新喷混、灌浆、支护,并衬砌。业主、施工各方专家多次现场踏勘咨询,审定方案。
曲靖分公司副经理张宝忠驻守现场,除了外出协调工作,时间和精力都花在隧洞工作面上。他说自己干水电30多年,从没见过这样凶险的洞段,“要亲眼盯着,心里才踏实”。锚杆、支撑、管棚、灌浆、固结……张宝忠带领队伍,使用各种施工手段,步步推进工程。
10月15日这天,张宝忠外出开会,返途中接到电话:2号支洞上游掌子面发生渗水险情。因情况不明朗,他当即安排项目部暂停开挖,加强监测,必须把方案做到位,确保万无一失。
2号支洞上游工作面尚余160米未开挖,属于引水隧洞“地质不可控地段”。平时不见渗水,今年雨季也不出水,可枯期渗水陡然间使隐患及风险俱增。张宝忠一回到工地,就直奔现场。曲靖分公司党委书记缪买和也于次日赶到工地,现场处置。
项目部员工自解,A标段就跟电站名称一样,“洞松”。
不管是“洞松”也好,“千枚岩”也罢,多年来,他们忍受耳鸣胸闷、头痛失眠等高原缺氧症状的折磨,克服设备降效、物资匮乏、供电不足、洞长断面小、通风散烟难、地下水丰富等重重障碍,攻坚克难,奋勇作为。
为按期完成隧洞贯通目标,曲靖分公司从其它工地抽调骨干力量急赴洞松增援。
项目部精心策划,科学组织,严格施工。变形拆除、底板清基与混凝土穿插交替进行。今年8月份,单台(套)针梁钢模台车衬砌完成27仓,衬砌总长度324米。平均每仓清基、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预留件埋设等全部工序总耗时27.55小时,创同类隧洞施工好成绩,为后续工程赢得了时间。
实现引水隧洞全线贯通的节点目标,压力巨大,但希望更大。
拧紧“安全阀”
“千枚岩”地质极其复杂,洞段变形严重,协作队伍退场,人员流动频繁……安全生产重如泰山。
项目部厚实的台账显示:今年前9个月,安全投入35.2万元,举办安全教育培训45次,其中入场教育575人次,再教育211人次。安监部长陈金富表示,安全施工主要取决于管理层和作业层的思想意识,我们的态度是,在施工现场必须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项目部以“安全第一”为先导,严格编制方案及预案。加大科技的运用力度,探测、监测、预测“三管齐下”……
3号支洞下游工作面6+800米桩号附近,在停工期间发生长约20米的一段坍塌,最高处有10余米。今年1月份第三次进场后,该段亟需贯通。张宝忠带着项目副经理郑顺生、总工刘六艺,大年初三就钻进黑漆漆的洞里踏勘,现场做方案。塌方处理过程中,协作队现场负责人不顾危险,天天盯牢作业面。
安全生产会上,张宝忠强调,所有人员要进一步提升抓好安全的思想认识,事故出不得,事故也出不起。安全才是企业最大的效益。
得益认识充分、方案周全、措施细致,计划要4个月时间的塌方处理,最终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安全贯通,赢得宝贵的时间。
多年来,项目部连续荣获乡城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并评为甘孜州“安全生产示范点”。
汉藏一家亲
乡城县有3.5万人,95%是藏族。从承建同一条河流上紧邻的梯级乡城电站算起,项目部进场早的员工,在佛珠峡已经坚守了7年,与当地藏族同胞结下了深厚情谊。
10月18日这天傍晚,才在隧洞里辛勤忙碌了一天的项目部几个员工,又相约去藏民洛绒丁真家里串门。
洛绒丁真家的三层楼白藏房,距离项目部驻地二三公里。在步行途中,大伙就接到洛绒丁真催促的电话。
约摸50来岁的洛绒丁真,在项目部开车,每月有3500元的工资。他转运材料、接送人员,尽心尽力。项目部的员工都亲热地称呼他“老丁”。对于当地有劳务意愿的藏民,项目部都尽力吸纳安排。
才跨进院门,两个年轻员工“惦记”着老丁家的果树:“还有没有苹果?”刚打好酥油茶、在门口迎候的老丁,乐呵呵地笑了:“多得很呐!”转身就取摘苹果的家什。员工们赶紧拦住老丁……
喝着酥油茶、嚼着牦牛肉,大伙亲热地聊着工作生活,以及藏乡风土人情。老丁的妻子只听得懂汉语,但不会讲,就在一旁忙着炕荞耙招待客人。
7年来,项目部的员工走了一茬,又来一茬,但与当地藏民和睦相处的氛围不变。员工们积极参与当地各项公益活动,赢得了藏乡各界群众的好评。
滔滔流淌的硕曲河,水能转化为电能,藏民们的生活就可谓锦上添花。老丁一家都期盼电站早日建成。
隧洞开挖
变形洞段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