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一线风采

塘沽湾畔起新城

—中建方程探索ppp模式建设新型城镇化侧记

发布日期:2015-06-23来源:网络来源编辑:靳明伟

[摘要]

  文/吴琦

  塘沽湾新城地处天津市滨海新区核心区西部,所辖6个行政村落,占地约21.13平方公里自从2010年10月中建股份与滨海新区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这片土地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次年,中建方程快速组建中建新塘(天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建新塘”)以落实合作协议。

  中建新塘采用了与政府合作建设的PPP模式,拥有了新城规划、开发等更大的主导权,也给建设生态化、智慧化新城创造了条件,实现了以创新模式策动旧城的蝶变。

  塘沽湾项目是中建方程通过企业主导、市场自身因素调节实施的第一个城市综合开发项目,能否一炮打响事关长远。为此,中建方程董事长贺海飞提出,要将塘沽湾新城打造成PPP模式创新的典范、绿色生态智慧新城的品牌、滨海新区乃至天津城市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还要展现出中国建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社会责任和发展实力。

  瞄准未来需求,新城建设以高标准规划拉开帷幕,仅设计与控制性规划就做了两年。

  中建新塘在城市设计中构想了“城市、自然、未来”三个不同的规划区域,以契合TOD节点开发、高品质居住区的打造、未来大事件城市综合配套的建设要求。居民关心的沿海河公园和宽200米左右的沿河绿色生态岸带也在规划内。中建新塘规划方案的指导思想是,要体现央企的社会责任,让老百姓在新城生活一辈子也没有问题,真正实现安居乐业,为此要按照国家最高标准做设计,哪怕投入大一点。

  在塘沽湾新城的建设中,中建新塘发挥中国建筑规划设计、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四位一体”协同优势,打造出城镇综合建设全产业链模式。作为城市策划者、投资者、开发者、建设者和资产运营商,中建新塘为城镇化建设全过程服务,展示出一种全新的价值创造实力与品质保障风范,让一片土地完成了从农村到现代城市的巨大转变。

  新模式还体现在新城开发中运营模式的创新。中建新塘积极丰富运营的业务内涵,通过搭平台、聚资源,维护土地农民利益,强化政企合作与产融结合,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开发成本与风险。

  例如,在新城一级土地整理阶段,中建新塘创造条件,让农民分享新型城镇化改革红利,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失去土地的后顾之忧。获得农民支持的中建新塘先后快速完成了两个村共计1200余户居民的相关工作。

  面对城镇综合建设中巨大的资金需求量,中建新塘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打通融资渠道,改进融资管理。2013年11月,塘沽湾新城启动区获得立项,成为天津市首个由中央企业投资开发的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中建新塘因此获得地方财政政策支持。从长远着眼,中建新塘在新城建设中创新启动滚动开发模式,将资金全部滚入项目以利于新城全面、快速的发展,最终实现当地居民、企业和政府的“三赢”。

  新型城镇化不仅涉及土地开发和地区建设,更渗入到居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建新塘在做好项目规划与实施的同时,还积极推动产业导入,成为带动这片土地稳定繁荣的新引擎,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彰显出为民惠民的情怀。基于此,项目获得了滨海新区人民和政府的热情肯定。“新城建成后将对区域内经济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新城镇长窦广春对塘沽湾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中建方程深刻认识到,在城市运营项目中,无论是发展产业,还是引进人口,核心目标都是提升土地品质。而要实现该目标,采用PPP模式进行城市建造和运营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当塘沽湾新城建设方兴未艾之时,中建方程马不停蹄,相继在北京、上海、西安、济南、乌鲁木齐等城市的新城开发中加以复制,并依据所在地域特点,不断修正、完善既有模式,全力打造有活力、有中建方程特色的城镇综合建设全产业链和品牌。

  渤海之滨塘沽湾畔成长起来的新城,成就了这里农民的“中国梦”,也成就了中建方程探索新模式与道路、助力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中建梦”,凸显出了中国建筑从事城镇综合建设的优势。

  年底,新城紫枫苑还迁住宅小区30栋楼房交工,届时2430户村民将搬进新居。尽管还早,但迫不及待的原村民杨老伯一有时间总会到工地外遛弯,看着一幢幢日渐拔起的高楼,作为首批搬迁户的他,高兴:楼房上下有电梯、室内冬天有暖气、出门散步有公园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