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一线风采

中建交通:疾行挺进BIM2.0 开启铁路施工新纪元

发布日期:2015-06-17来源:网络来源编辑:靳明伟

[摘要]

  文/张 琼

  从2013年4月,立项《BIM应用于交通工程建造的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到成为中国铁路BIM联盟八家理事会员中唯一的路外理事单位;从宝兰客专石鼓山隧道BIM课题成为中国铁路总公司第一个BIM试点项目到自主研发的BIM项目管理平台在铁路行业位居领先地位;从参与编制铁路行业BIM分类和编码标准到荣获“第二届中国工程建设BIM应用大赛”三等奖……紧随中国建筑、中国铁路总公司BIM技术加速发展步伐,历经两年多的推广实践,中建交通BIM技术应用水平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受到中建总公司技术中心、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2013年7月,2014年11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在视察宝兰石鼓山隧道和乌鲁木齐新客站项目BIM应用成果时,称赞中建交通成功地将传统二维技术与BIM技术相结合,开启了铁路项目施工新时代,认为乌鲁木齐新客站是全路BIM技术应用非常好的工程项目,真正做到了BIM技术与项目管理相结合,用信息化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

  中建交通全力打造“数字交通”,从以模型为主、应用为辅的BIM 1.0时代,疾行挺进以应用为主、模型为辅的BIM 2.0时代,率先推进BIM技术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运用,开启铁路项目施工新纪元。

  建模全国首个BIM隧道模型 崭新交通迎来BIM1.0

  2012年底,中建总公司印发《关于推进中建BIM技术加速发展的若干意见》。“要紧紧跟随中建股份、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展步伐,确保中建交通BIM技术发展与应用达到行业一流水平”中建交通集团董事长周宇騉对集团BIM技术发展指明方向。重组不久的中建交通,迅速组建团队,推进BIM研究、应用和创新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数字交通”。

  2013年4月,中建交通《BIM应用于交通工程建造的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立项;5月,省部级课题《基于BIM技术的铁路隧道建设管理信息化应用技术研究》立项;6月,中建交通率先推进BIM技术在铁路工程建设的应用,宝兰石鼓山隧道BIM课题成为中国铁路总公司立项的第一个BIM项目,同时申报成为中建股份BIM技术科技示范工程。

  针对宝兰客专一标项目石鼓山隧道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风险高等特点,中建交通开始了《BIM技术应用于石鼓山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研究。2013年5月-11月,半年的时间内,中建交通BIM技术工作小组先后两次在石鼓山隧道现场集中办公,完成了试验段(出口)91米隧道BIM三维设计模型向施工模型转换,并形成制定了转换标准框架,完成了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检验批资料等施工过程中数据采集,并把采集的数据载入隧道三维模型中,这意味着国内首个BIM隧道模型建立完成。

  同年12月,中国铁路BIM联盟成立,中建交通因其在铁路项目施工中率先应用BIM技术的突出业绩,成为联盟理事单位中唯一的路外单位。在新的平台上,中建交通推进铁路BIM技术研发,参与编制铁路行业物资、机械设备分类编码标准和基于BIM技术的项目标准化管理流程,掌握了隧道、桥梁等交通工程的建模技术,并在GIS技术、地址模型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积极、持续、全面地推进BIM技术研究、应用和创新体系建设,全力打造集团特色的“数字交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发领先项目管理平台 疾行挺进BIM 2.0

  2014年6月,中建交通以铁路行业标准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体系为基础,自主研发的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平台上线。该平台以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和电子施工日志为核心模块,集成了监控量测、拌和站质量监控、视频监控等现有管理信息系统,提高项目各参与方沟通协调效率,推动集团BIM技术从建模为主向应用为主转变,实现了中建交通在BIM2.0时代的先行一步。

  尤其在集团施工的全国在建的最大的客运站房——乌鲁木齐客运站工程项目施工中,BIM技术成功应用机电、钢结构深化设计和施工指导,土建和钢筋施工指导,土建、钢筋、钢结构工程量计算等,有效解决了工程中劲性混凝土发展节点施工,安装、装饰施工中的管线碰撞,大跨度双曲面网架施工等难题,提高了工程的技术水平,确保了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该项目通过BIM技术运用,在优化施工工艺、提高钢结构工程算量精度,解决因碰撞而引起的返工、窝工、材料浪费,以及重大方案施工模拟,辅助钢结构、装饰装修专业深化设计,复杂点处三维可视化交底,提高施工班组工人工作效率等方面已累计节约成本2781万元。BIM技术在乌鲁木齐新客站工程中的集成应用成果获2013年度中国建筑业建筑信息模型(BIM)邀请赛优秀项目奖,第二届中国工程建设BIM应用大赛三等奖,2014年度中国建筑业建筑信息模型(BIM)邀请赛最佳拓展应用奖三等奖。

  在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的同时,这个全国“高铁版图全覆盖”中最后一个省会城市高铁站项目也于5月8日提前封顶,成为源远流长的丝绸之路上闪闪发亮的明珠。

  丝路明珠仅仅是中建交通BIM应用的试点项目之一,中建交通还在铁道部推行的17个BIM应用试点项目中,率先在沪通长江大桥建设中,搭建数据高效利用的BIM项目管理平台;在深圳地铁9号线9104-3标段大剧院站及相邻盾构区间,将BIM技术应用于土建和钢筋施工指导,土建、钢筋、钢结构工程量计算,盾构施工模拟,三维地质建模;在南海项目三标段东平水道特大桥中,将BIM技术应用于大跨径钢箱梁独塔斜拉桥箱梁预拼装、协同作业管理、监控量测集成……一个个重量级基础设施领域试点项目BIM技术应用,在见证中建交通开启铁路项目施工新纪元的同时,确立了其在基础设施领域BIM技术应用的前沿地位。

  时间轴像年鉴一样记录着中建交通BIM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未来,中建交通科技创新、BIM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将在时间轴上继续书写基础设施建设的传奇。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