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每一寸土地都能感受到快速发展的脉搏;这里,正在上演千亩荒山滩地变成现代煤机制造基地的奇迹。
短短的四年多时间,一座现代化工业园区正在拔地而起:这就是中煤建设集团工程公司,一支肩负建设中煤集团煤机装备产业园基地历史重任的地面厂房施工“王牌军”。
2009年 8月22日,张煤机西山装备产业园正式破土动工,地基处理正式开始,拉开了建设高端现代化煤机产业园建设的帷幕。
2010年 5 月,第一个单体工程锻造分厂项目开工建设。 2012年6月30日竣工,锻造分厂、液力分厂、铸造分厂、圆环链分厂厂房共计19.7万平米,于2012年11月底相继竣工交付使用。
2013年6月,中部槽分厂、结构件分厂、总装分厂、传动分厂等4个单体工程15.5万平米已交付业主使用。
......
四载春秋:沟壑荒滩书写奋斗奇迹
仅仅四年时间,昔日野草丛生、沟壑纵横的荒滩地,如今被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柏油路、一排排绿油油灌木花丛、一幢幢高端现代化的厂房所代替。
建设之路无疑是充满艰辛的,当时园区的一期工程1600亩地,为山区丘陵地带,西北高、东南低,看起来开阔、壮观,可却没有一地是平平整整的,坑洼处最深达33米深......面对106万平方米地基处理,经过认真的论证,采用了重锤强夯地基处理方法,施工过程中,动用大量的机械,高峰期现场有48台强夯机、挖土机35台、自卸载重汽车72台同时作业......一幅千军万马、战天斗地的壮观画面,展现在塞外山城张家口西山产业园......历时两年多的时间,整个园区共开挖土方650万立方米,回填土方约908万立方米,分层处理总面积265万平方米。
中煤建工干部职工面对塞外风大、风多、雨雪多、反反复复的自然气候条件、繁杂的建设、安装项目,在劳动力紧张、缺少专业技术员的情况下,奋战在荒滩、奉献在荒滩、立功在荒滩,书写出中煤建工干部职工特有的“特别能战斗”的智慧与胆识。常年坚守在建设施工现场,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也没有一个人讲条件要报酬,辛劳和疲惫被埋在心底,骄傲和责任被写在脸上。15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没有吃过一顿安稳饭,没睡过一个踏实觉。他们幽默地说:“吃饱吃好,腰腹变小;荒滩减肥,效果真好!”
正是凭着这种责任感和战天斗地的精神,该公司承建的煤机装备产业园锻造分厂、液力分厂、铸造分厂、圆环链分厂、中部槽分厂、结构件分厂、总装分厂、传动分厂八大厂房和国家能源采掘装备研发实验中心项目顺利保质按期完工,全部投入生产运营。
高标定位:打造一流煤机产业园
从施工伊始,中煤建工就以建设“行业示范,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煤机装备产业园为目标,始终坚持“高起点、高目标、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五高”标准,精心策划,科学管理,认真编制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强化关键工序和特殊监控点的监控,力求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编。制定项目创优计划,在开工之初就确定确保“省(部)优”,争创“国优”的质量目标,编制了《创建国优工程策划书》,建立了以总承包为核心的质量保证和管理体系,组建了经验丰富的项目团队和管理人员,并择优选用了有实力、技术水平高的成建制劳务队伍。
施工中,贯彻“重事先策划,强细部处理,炼过程精品,铸国优工程”的理念,始终坚持样板引路,严把施工规程,对建筑材料、建筑成品进行全过程、全天候现场监督和检查,并每天进行现场施工的指导与检查,对没有达到质量要求的坚决立即整改,确保质量。在组织施工上,大胆采用先进施工方法和工艺技术,坚持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在队伍选择上,择优选择国内有经验、资质高的施工队伍,做到坚持标准、不降低标准,不达标准推倒重来;在施工管理上,项目安全质量管理人员定期对施工现场检查,发现工期滞后或质量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解决,不留隐患;在竣工验收上,努力协调好土建、安装、专业分包及设备各单位,按照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对工程进行严格验收,达到建设优质工程的最终目标。园区液力分厂、结构件分厂、国家能源采掘装备研发实验中心项目获得“河北省结构优质工程”荣誉,中部槽分厂钢结构工程被评为中国钢结构协会金奖。
技术创新:确保实现创优目标
为了确保张煤机装备产业园工程质量,始终牢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宗旨,加快技术创新工作,在施工中该公司以保证质量为前提,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标准进行过程控制,使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全面受控状态。
加快技术创新,为创优提供技术支撑。成立了QC质量管理小组,通过QC质量管理,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运用PDCA的循环管理模式对重要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使较难的技术质量问题能够逐步得到解决,工程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钢结构厂房是整个园区最主要工程,优化细化节点造型,增强外观质量。厂房横条窗改为竖条窗,避免了使用过程中横条窗安装质量不易控制,上口打胶部分易开裂,在中部槽分厂等后四个厂房施工中改为竖条窗,易于加工安装、不易渗水,同时增加了美观、整洁。此外,对厂房坎墙窗台板改为整体石材窗台板,杜绝了易变形、翘曲、渗水等质量通病,在中部槽分厂等后四个厂房坎墙实施中,加工成一个整体的窗台板,内外两端各宽出墙体20-30mm,外侧形成排水坡度,既保证了质量又增加了美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大面积金属骨料耐磨地面质量控制》、《降低滑触线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发生率》、《提高大型工业厂房母线槽安装质量》、《钢结构厂房墙板安装质量控制》四项QC技术,获得中国煤炭建设协会QC成果二等奖。
在工作实践中,工程技术人员创造了多项技术成果,其中《大面积超深软弱土区域重锤强夯法地基处理施工工法》顺利入选煤炭建设(部级)工法并获得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大跨度钢结构安装技术》、《大面积耐磨地面施工技术》、《钢结构移动式桁架作业技术》、《永久性边坡格构梁施工技术》、《超大型设备基础施工技术》等,这些技术和成果部分被应用后,节约了资金,为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强化过程控制,推动创优工作。施工中,工程质量总体控制有效,首先落实质量责任,加强现场控制和监督,在施工前分解质量目标,确定质量控制重点环节,明确质量管理人员责任,施工中做到时时有人现场监督,注意细部问题的处理,有问题立即纠正,避免既成事实。其次,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强化落实,除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质量检查外,根据施工进展部位进行专项质量检查;查找不足、分析原因,以便改进提高。同时,全面启动创优工作。按照项目初期对业主的创优承诺,创优工作稳步推进。在施工过程中,该公司利用晚上时间,多次对现场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标鲁班奖工程质量图片学习借鉴,对照锻造分厂、液力分厂已完的装修工程召开现场会,进行质量问题分析,对标获奖鲁班工程做法,确保后期工程的装修质量更上一层楼。
以人为本:打造坚强的项目团队
关心人才能凝聚人。施工中,项目团队坚持以人为本,多措并举把中煤集团“敬业、求实、创新、争先”的企业精神内化为推进项目建设的实际行动,落实到每名职工的具体岗位上,产生推动项目建设、加快施工进度的动力。
项目党组织紧紧围绕施工生产,扎实开展了多种有益的活动。在园区后四个厂房施工的关键阶段,党组织在现场举行了劳动竞赛动员大会,为青年突击队授旗,鼓舞了职工士气,后四个厂房辅房分别提前10-20天完成了施工任务,受到业主的好评。在党员安全责任区活动中,明确目标,划分责任,公示亮相,做到了共产党员身边无违纪、无违章、无隐患、无事故。工会、团组织及时开展“群众安全网员”“青年安全岗员”等多种活动,活跃了工作气氛,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项目团队十分注重农民工队伍的建设,认真落实同学习、同劳动、同管理、同生活、同报酬的“五同”管理,努力营造尊重农民工、依靠农民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为施工生产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真诚的关心赢得了人心,项目团队与劳务队伍密切配合,精心管理,激发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来源于一个优秀的团队,一个勇于接受挑战、善于攻坚克难的团队。项目团队着眼大局,以对项目、对企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安全、严质量、重管理、带队伍,在建好项目的同时,树立起企业的良好形象。项目团队荣获了“全国煤炭建设行业优秀等级项目部”称号,党组织先后获得中煤建设集团、中煤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项目经理李相平、执行经理宋景龙等获评“全国优秀项目经理”称号;技术总工王翠英被评为“中国优秀经济女性”荣誉称号;王春青年突击队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突击队荣誉。从项目领导,到施工中的每一位员工,为了达到既定目标,他们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他们是这个项目的灵魂,他们在攀登的路上勇往直前,不言放弃的精神是中煤集团人的骄傲。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