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综合资讯

江苏如皋:试行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PPP模式

发布日期:2017-12-11来源:网络来源编辑:张继蕊

[摘要]

   如果把高速公路比作经济发展的大动脉,那么农村公路就是必不可少的毛细血管,只有毛细血管畅通了,才能发挥出全部的活力。

   公路通,百业兴。农村公路虽是“小工程”,却处处体现着“大民生”。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促使了村容村貌的根本性改善,有效提升了农村总体面貌和品位,也为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助农民群众迈向小康社会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条件。

   自2013年省政府将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作为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后,我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要求,着力发挥好农村公路在城乡一体化、优化镇村布局、现代农业发展、区域综合开发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事实上,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农村公路在培养小城镇、推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基础性和服务型作用进一步凸显,也对农村公路通行服务水平和运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有效打破传统的农村公路建养格局,我市抢抓被确定为“苏中片建养一体化示范市”的机遇,围绕“全国示范、全省领先”的目标定位,探索实施了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PPP模式,落实国家农村供给侧改革大战略,先行先试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农村公路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改善农村公路出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在逐步完善改造原有3100余公里农村公路的基础上,新建500公里标准化农村公路,进一步解决农村公路服务农业产业园、工业园区,服务旅游景点,服务行政办公点、农民集居点、医院、学校,以及服务土地开发等方面的作用,打造特色公路、做到“一路一品”,努力使各镇(区、街道)对外形成“内联外通”、对内形成“内联外环”的农村公路主干路路网格局,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枢纽节点之间的衔接,打通公路“断点”,形成更加高效畅通的公路交通网络格局。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我市在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改革上,积极发挥交通精准扶贫的优势,将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与脱贫攻坚相结合,23条建设项目服务经济薄弱村、55条建设项目服务村集体收入排名靠后村,占总里程的53.6%。

   我市计划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政府财政与社会资本在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领域的充分合作。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化的设计、施工、养护服务商,发挥政府投资和政策创新的引导作用,提升农村公路建养专业化水平。根据如皋最新规划,全市新建和提档升级项目共计约500公里,存量养护项目约1100公里。服务期限采用“3+10”的模式,即3年建设期和10年养护期,有效避免服务上的短期行为,并促使企业优化全寿命周期成本,防止“以建代养”。在养护目标方面,结合地方发展基础,提出了“县道优、良路率达到90%以上;乡村道优、良路率达到85%以上”的养护目标,高于“四好农村路”目标要求。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模式,利用每年1至2亿元的财政资金撬动了服务期内12.5亿的资金供给,我市力争2年时间完成3年建设500公里高标准农村公路的任务。

   随着一条条公路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也在悄悄然涌入乡间,很多在外创业的企业家回来了,将致富的信息和希望播洒在家乡的热土上,“凤还巢”的热潮随着农村公路的建设,在如皋大地上蔚然成风。

   在农村公路延伸到农村田头之际,农民们除了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外,更多的人将眼光放到了经济作物上,“小小麦冬八寸长,一年当上十年粮”,在磨头镇老户庄,因为农路拓宽改造,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发展麦冬种植500多亩,一跃成为“江苏麦冬种植第一村”

【相关阅读】

投资建设

行业要闻

会议活动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