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业角度来说,新常态下,最显著的表现是政府基建投资逐步收缩,市场竞争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结构将在市场化的竞争中受到冲击,从而进行调整,形成与市场要求相适应的新的行业结构。简单地说,也就是建筑施工企业将面临优胜劣汰与行业的重新洗牌。面对如此的发展趋势,建筑施工企业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改善缺陷与不足,稳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寻求优胜之路。
以我司为例,由1960年成立的建工部机械化施工总局基础公司发展而来,于1973年更名为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至2014年经营已超过50年。企业在华南地区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经营、管理与科技创新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实力。但作为一个老牌国有企业,公司在一些方面并未能完全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求。面对新常态,企业的矛盾与问题比之旧常态更加地突显。在此情况下,我司积极主动寻求改革之法,从各方面梳理总结企业赖以发展壮大的优势与影响企业进步提升的问题,确定了通过改革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战略道路。2014年是新一轮国企改革之年。公司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顺时应势,积极主动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先是于年初凭借多年来的实力成为广东建工集团旗下9个改制公司之一,后又被选入广东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50家企业之一。随后,公司对公司制改制工作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工作进行了统筹规划,积极作为,于12月9日正式升级更名为“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目前,国企改革仍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我相信,这不仅仅是我司在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更多的国有建筑企业也应该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通过改革创新,梳理企业发展的优势与问题,实现企业的全面诊断,实事求是地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推动国企改革就必须奔着问题去,它要的不是表面上的修修补补,而是要拿起“手术刀”彻底地切除痼疾,让改革能真正为企业带来生机与活力。
当然,通过改革,国有建筑企业从体制和机制上都为全面的市场竞争打下了基础。然而,任何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胜,最重要的仍是核心竞争力的比拼。练好内功是每一个希望在经济新常态下开拓发展新篇章的建筑企业的必修课。这里所说的练好内功并非简单的提升经营、强化管理、创新科技,而是企业发展全方位的提升。
以我司为例,在新常态下,全新的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将从战略体制机制、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运营管理、科技创新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优化提升。通过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国改基金、员工资金、战略投资者等,利用国有资本财务杠杆,带动国有资本升值;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实现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治理方式,以员工持股等方式带动企业监管机制的完善,提升运营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明确企业定位,阐明使命愿景,制定适应新形势的科学的发展战略,并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完善公司内部业务组合和业务战略,明确业务整合和市场拓展的方向。升级商业模式,做大做强施工主业,大力开拓PPP项目业务,推动利润总额提升;大力发展高利润业务,开展多元化经营,提升高利润业务板块的利润贡献率;加大运营与股权投资的力度,构建广东基础集团生态体系。在综合运营管理方面,提高成本分析水平,优化成本控制手段,丰富营销手段;完善认识管理制度,优化激励方案;强化技术创新的重要地位。
我相信,面对新常态,只有顺应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正确对待企业存在的问题,解放思想,大力深化改革,从根本上转变思维与形态,积极投入市场化竞争,以全面优化、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为依托,才能在新常态下克服困难,把握机遇,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创出辉煌!
上一篇:迎难而上稳增长,顺势而为调结构
下一篇:打造建筑业升级版
继财政部公布30个PPP示范项目之后,多个省、市相继推出了PPP项目计划。根据中国拟在建项目网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已有福建、青海、安徽、江苏、重庆、安徽公布了首批PPP项目计划,涉及项目600多个,总投资已超万亿元。从目前已掌握的福建、湖南、安徽等地区PPP项目详细情况来看,环保、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是主要涉及领域,主要项目类型则集中在污水处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