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雷神山医院建设者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0-02-19 来源:中建八局

  

   新冠肺炎来袭,战“疫”在武汉、在全国各地铿然打响,无数人在为之冲锋陷阵。中建八局的建设者们,用军魂匠心做“矛”,以使命担当为“盾”,始终战斗在防疫阻击战的一线。今天,铁君就想给您讲一讲这些驰援雷神山医院建设的逆行者的故事

   一声令下,召必回

   中建八局西南公司杨红兵今年38岁,2月3日12点接到建设雷神山医院项目通知,下午2点他就已经出现在了项目现场。其实疫情发生后,在武汉的杨红兵就已经做好了“召必回”的准备,只待一声令下。他说,妻子一直对他的工作特别支持,无论是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还是2017年武汉抗洪抢险,妻子都会第一时间给他收拾好行装。

  

   杨红兵在现场负责A1、A3药库区的物资,由于场地大,存放物资的仓库又不在一处,需要某种物资时,杨红兵只能在多个仓库间来回奔波,“每天2万多步,两块手机电池都不够用。”为了不让远在甘肃的老人担心,杨红兵至今都没有跟他们说自己的工作情况。“两天两夜,只休息2、3个小时,暂时舍弃小家、舍弃休息来建设雷神山医院项目,任务重大,使命光荣。”

   希望武汉早日“康复”

   2005年毕业后,中建八局西南公司王显博留在了武汉,后来成家生子,在武汉已经15年了。今年过年,突发的疫情让他们放弃了回内蒙古赤峰老家过年的计划,而是去了妻子的老家黄冈。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武汉防疫工程的建设情况。

  

   为了让这座给了他温暖和力量的城市尽早“康复”,在接到支援雷神山医院项目的通知后,王显博立刻疾驰200多公里赶赴项目。“一路上只有关卡,看不到人,往日的繁华和喧闹,仿佛都静止了,心一次次地被揪起。我必须快点,再快点……”记不清一次连轴工作了多少小时,只是感觉和大家一样,“口罩戴的时间长了,口罩带把与耳朵接触的部分磨破了,耳朵都不是自己的了。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武汉早点‘康复’。”

   干完了,先把自己隔离

   中建八局西南公司的魏高原计划在大年初二到湖北省蕲春县为岳父祝寿,因为封城,不得不在除夕当天值完班后留在了武汉。接到支援雷神山医院建设的消息,魏高没有犹豫,但妻子却不无担心。“我走之后,家里就只有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了,平时倒也罢了,但现在是过年,疫情又那么严重,她没理由不担心!”担心归担心,在2月3日的集结令下达后,魏高还是第一时间赶到了雷神山医院项目。

  

   在现场,魏高主要负责A3区域的机电安装,工程量不多,专业却很全,现场人员、物资、运输的协调牵扯了他大部分精力。和其他建筑不同,为避免交叉感染,隔离区对空气的要求比较高,进排风系统都要经过过滤,因此,在安装上有更多严格的要求。关于之后的打算,魏高说:“暂时什么也不想,先找个地方把自己隔离一段时间再说!”

   穿上这身衣服,就得履行这份职责

   让中建八局西南公司彭江国头疼的,是现场材料、设备的供应问题。由于雷神山医院项目铺展的面积很大,非常时期,各种材料也没有固定位置,这就导致管理人员要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协调材料上。但这些,彭江国都能理解,“套用一句话,干我们这一行,穿上这身衣服,就得履行这份职责!”

  

   让彭江国感到高兴的,是前期缺乏的工人后期多了起来。“工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彭江国说,“在这种情况下,都是我们管理人员带着工人干!”由于医院的特殊性质,项目对排水系统要求也比较高,医用废水既不能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也不能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排污系统都进行了特殊设计。彭江国说:“建设雷神山医院,往大了说,是为了与病毒赛跑,往小了说,是为了早日回家团聚。”顿了顿,他补充道,“我一直不敢发朋友圈,怕让家里人看到啊!”

   我是新党员,到一线来义不容辞

   负责制作花名册的中建八局一公司突击队员金牛1997年出生,是突击队里年龄最小的成员,2019届新员工。进场之初他主动承担了花名册制作及工人工资结算的工作,他说:“让有经验的前辈们多去负责现场,这些工作交给我!”当夜,他打了几十个电话与每个班组长确定工人信息,工作至次日凌晨5点,之后在简单的床铺上仅休息了短短两小时,又继续工作。

  

   金牛来自安徽淮北,是安装公司合肥地铁4号线项目的一名专业工程师,春节他主动在项目值班,使得这个春节成为他自出生以来唯一一个没在家度过的春节。“我的姑姑、姐姐都是医生,她们常说起疫情的严峻性,我是一名新党员,到一线来我义不容辞,我要为抗‘疫’尽自己的一份力。”

   他对女儿说:“爸爸必须去”

   “移动的施工方案”是中建八局一公司张西亚在雷神山医院项目现场得到的称呼。由于工期紧,施工方案与施工交底工作常常不能同步进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为现场技术负责人,张西亚就带着管理人员边学边干。现场缺少材料,他就带着4名工人到处寻找,并将材料制作成实体样板进行交底。

  

   过年期间,张西亚与妻子一起回到山东老家,看到疫情形势日渐严峻,便毅然在大年初三返回了河南郑州,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接到雷神山医院项目任务后,他更是带着13名工人立刻前往。出发之前, 7岁的女儿问他:“爸爸你是不是去病人特别多的地方,能不能不去啊?”他抱着女儿说:“爸爸必须去,你在家要听妈妈的话。”

   一个人,两份担当

   “其他同事都是从全国各地赶过来,我就在武汉,当然义不容辞。”接到雷神山医院建设急需驰援的消息,中建八局三公司王立国立即请缨出战。他肩上,担的不只有自己的一份责任,还有妻子的一份。

   王立国的妻子赵红艳,是武汉同济医院的一名护士长,疫情发生之后,因为怀有身孕,值班三天便一直在家待命。得知王立国要去支援雷神山医院建设,赵红艳表示了十分的支持,让丈夫也带着自己的那一份责任,战斗在防疫的前线。

  

   “我们早上要比工人早到,晚上要晚走,凌晨一两点是常态,能睡四个小时都挺‘奢侈’的。”在建设现场,王立国主要负责材料找寻、供应以及工人安排。工人们可以轮班,管理人员却需要在岗位从凌晨坚守到凌晨,几天下来,熬得双眼猩红。

   除了这些,王立国还遇到了一只“拦路虎”。因为住的地方离现场比较远,下车还要再走近两公里,再加上现场奔波,每天的步数都在2.5万步以上,他笑称:“每天走的路太多,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他的身后,有她

   “以前在项目也会连着忙好几天,但总能找时间眯上一会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三天只睡了四五个小时。”说起在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日常,中建八局装饰公司金琼生语气里带着一点笑意,还有达成了未曾有过“成就”的一丝隐秘的得意,仿佛连轴转的工作只是一个个要通关的关卡,而他,是那个“披坚执锐”的攻关人。

  

   金琼生接到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通知的时候,正在湖北黄石的家中照顾着两个孩子。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在药房值班的妻子,妻子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如果他再去了建设一线,家里两个孩子就只能让已经77岁高龄的母亲照顾,怎么能让人放心。

   金琼生说,“黄石也是疫情的重灾区,我是湖北人,也是八局人,八局一直有着部队作风,越是艰险越奋勇向前,这不只是为了自己,也为了湖北,为了早日战胜疫情。”最后,妻子骑电动车将他载到了离家十几公里外的关卡,目送他奔赴施工一线。“那时候已经是晚上六七点钟了,特别冷,我真的特别感动。”

   他的身后,有她。家人,不只是可以休憩依靠的港湾,更是可以一往无前的铠甲。

   武汉需要我,我肯定要出一份力

   早在1月28日,中建八局就组织人员随时待命支援武汉防疫工程建设。装饰公司宦旭东从那时便将自己调整到了“作战状态”,若有召,召必至!“我所在的项目就位于武汉,现在武汉需要我,我肯定要出一份力。”

   2月3日,接到驰援雷神山医院建设的通知,宦旭东从扬州老家到合肥南站接上同事自驾近10个小时,在4日凌晨两点到达了施工现场,顾不得喝口水歇一下,便向指挥部同事了解情况、熟悉图纸、察看现场,一直到了4点多钟。凌晨5点半,现场工人集结,趴在桌子上只休息了不到一个小时的宦旭东立马把自己从睡意中拔出来,投入到紧张的建设之中。

  

   宦旭东所在的装饰公司主要负责A1、A3区病房的室内装饰,药库室的室内装饰及机电安装,2月6日,所有施工内容便已保质保量完成,接着又就在指挥部的部署下一头扎进了员工通道的建设之中。现在,宦旭东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能早一点过去,让更多的人能够无忧无虑地团聚、生活。

   有一种身影,叫做逆行出征

   有一种感动,叫做有召必至

   有一种力量,叫做众志成城

   致敬奋战在抗“疫”前线的每一位英雄!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