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战小汤山 热血铸丰碑——住总集团小汤山医院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2020-02-20 来源:北京住总集团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题记


 
    这素来是与时间和生命赛跑的战役。

  17年前,为有效控制SARS疫情,北京住总集团响应党和国家召唤,7天7夜抢建完成小汤山SARS定点医院,夺取了抗疫斗争胜利的关键一役。

  2020年,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而来,住总集团再担重任,出征北京小汤山医院改造工程,数百名党员干部和一线建设者逆向而动、日夜不休,在小汤山医院工地上打响了一场万众瞩目的疫情阻击战。

  临危受命 八方驰援

  1月24日是农历大年三十,这个本该家人团聚、喜迎新年的日子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变得格外特殊——住总集团接到北京城建集团紧急部署:参与小汤山医院改建任务,以备疫情变化启用医院作为补充。

  疫情就是命令!30分钟内,工程总承包部、安装公司、住宅设计院、人力资源中心、北宇物业公司、科贸公司六家参建单位悉数接令,旋即分头联络人、机、料各项施工资源,多路人马义无反顾,向着小汤山工地迅速汇集,筹备工作全面启动。

  
    1月25日上午,住总集团领导小组及工程建设现场指挥部成立,下设工程建设、设计协调、物资采购、后勤保障、综合信息、卫生防疫六个工作小组。住总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泽光任工程建设总指挥,集团施工管理部部长宋涛任项目现场总指挥。

  下午1时,住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顾昱在施工现场主持召开战前动员部署会。会议强调,要倾全集团之力,调动一切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以赴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军令一出如山倒。在汹涌疫情面前,从集团领导班子到相关部门,从各参建单位到外施队伍,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劳务人员一个个挺身而出,纷纷请战。

  先后参与过2008年汶川地震抢险救灾、7·21特大暴雨抢险等重大任务的工程总承包部项目经理李群来了。他说:“干工程几十年,自己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从来没退缩过。没想到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就有那么多年轻员工都主动要求前往,有他们一起战斗,我就安心了。”

  一周前刚刚举办完婚礼的测量员彭杰来了。“我的家人很多都在从事建筑行业,给予了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他神色坚定地说:“还记得刚入职时,师傅们就给我讲住总人的‘小汤山精神’,想到这儿,我觉得我必须来。”

  与工程总承包部有着多年合作关系的外施队伍负责人吴广来了。“这些兄弟们都是我在老家通过亲戚朋友挨个儿发动过来的,大家心里虽然有些担忧,但一听说是为抗击疫情,精神头儿一下就起来了。”小汤山“集结号”响起,吴广两天之内就拢齐了92个人。

  “宁叫人等活儿、不能活儿等人,劳动力充足是我们圆满完成任务的底气。”在人力资源中心多方组织下,建设者们从河北、山东、河南等地被陆续接回了北京。截至2月6日,C区简装工程和新建食堂工程现场已有上百名管理人员、近400名作业人员投入工作,铲车、挖掘机、汽车吊及运输车辆川流不息。

  在后方,更多的同志们为保障工程建设默默贡献着:

  为了弥补人手不足的问题,北宇物业公司关停立康烤鸭店对外营业服务,抽调人员作为此次保障服务的核心力量;

  
    为了让一线将士们们吃上一口热饭、喝上一碗热汤,送餐车每日疾驰往返120公里,为数百名建设者提供一日三餐服务;

  为了严格落实防疫措施,保障参建人员身体健康,物业人员每天对城建、住总所辖范围内的指挥部、施工区、工人生活区、管理人员宿舍区数十万平方米的区域进行两次无死角消杀工作;保安人员每天早晚测温近千人次,并对施工区域进行24小时巡视;

  人力资源中心为作业人员统一配备各类生活用品、食品、药品50余项,还贴心地采购了元宵和汤圆,让这个“战场”上的元宵佳节变得暖意浓浓;集团工会也为前线送上了口罩、棉衣、手套、消毒液等防疫劳保物资。

  一时间,完善组织体系、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火速行动落实……各项工作步步为营,向前推进。

  协同作战 合力攻坚

  从1月25日大年初一正式进场,到2月14日凌晨准时交用,时间已被压缩到极限。在20天左右的工期里,C区简装工程和医院北区新建食堂工程同时进行,其中,新建食堂又涵盖了场地平整、基础工程、管道预埋、防渗膜施工等十几道大的工序,涉及基础工程、土建及装饰工程、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供配电系统、通风空调系统、污水处理设施等十几个专业,无处不在的交叉施工和接口管理,绝非孤军奋战所能完成。

  
    住宅设计院团队第一个冲在前面。在接到最终任务部署后,他们第一时间主动与北京建筑设计院和医院两方进行对接,从平面布局、标高定位、管线走向、设备选型等多个方面配合提供设计思路并进行深化设计。由于受到春节假期和疫情的双重影响,许多设备无法加工订货,难以确定其型号规格,于是住宅设计院在科贸公司的配合下,整合市场上现有的供货资源,在与北京建筑设计院和医院方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对设计图纸进行改进完善,保障了一线施工的顺利进行。

  作为土建工程的主力军,工程总承包部一方面与城建集团对标对表,做到沟通密切及时;一方面提前排兵布阵,倒排工期,将每一步施工计划精确到小时乃至分钟,确保为钢筋加工及绑扎、模板组装、混凝土浇筑、箱式房安装、厨房设备施工等作业之间相互创造工作面。因此,现场丝毫没有受到工程前期任务调整变化的影响,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并行推进、紧密衔接。

  
    接过工程总承包部的接力棒,安装公司则要在“见缝插针”的情况下完成消防给排水、通风空调、采暖、弱电系统等大量机电安装工作。与此同步推进的,还有为医院北区5万余平方米范围供热的锅炉房建设与投用,这也是未来保障1500床病房区顺利投入使用的关键性要素。为了最大限度地兼顾效率与品质,安装公司与科贸公司通力合作,全面引入集装箱式整体锅炉房,硬是把常规情况下需要2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压缩到不足100个小时。

  科贸公司组建了一支前方驻场加后方支援的20人工作团队。大到钢板、箱式房、各类铸件,小到机电安装所需上百种型号的零配件,大量的物资采购任务落在了他们身上。为了保障材料按期组织进场,团队充分发挥原有业务的特点和优势,动员所有可用力量,千方百计争取紧缺物资采购;派专人对每批采购物资实时跟踪盯控,并及时协调、保障运输。在采购食堂所需的新风机组时,团队向全国各地厂家寻求符合标准的现货,最终,6台新风机组从四个省市分别运往北京。

  
    大兵团作战下,工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节而起”。平均每天团队可完成100余套箱式房进场、约50套箱式房的组装和50套箱式房的安装工作。截至2月12日,C区简装工程已全部完成;新建食堂工程已完成全部256套箱式房的安装就位,各机电系统均在预制加工中。

  有着分秒必争的住总速度和协调作战为保障,2月14日食堂与锅炉房的“双点火”交付目标,必将在建设者的努力之下一步步变为现实。

  忠诚为印 热血作书

  疫情在前,肩扛责任的建设者只能夜以继日、不眠不休地与时间赛跑。

  “不用担心我,现在争分夺秒抢进度,我肯定要在现场盯着才能放心!”作为一名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老”项目经理,李群深谙“头雁效应”在急难险重工程现场的重要性。因此,组织计划、现场盯控、协调沟通处处可见他的身影,听得到他的声音,可今天,现场总指挥宋涛却偏偏催促他“赶紧回家”。原来,自项目进驻现场以来,他已经近10天没有回家,眼看着他随身携带的降压药、降糖药就要吃完了,宋涛不免担心起他的身体,于是提醒他早点回去取药。他却仍旧推脱: “非常时期,不谈困难!”简简单单的8个字铿锵有力,道出了他的心声,更道出了现场所有建设者的心声。

  作为工程现场的总技术负责人,集团技术质量部部长胡延红在工作中既有女性特有的认真细致,也有丝毫不输男同志的严谨果敢。项目前期的施工进度安排、技术方案编制、图纸深化等工作她不仅全程参与,更是一一严格把关,保证了工程在抢抓进度的同时施工质量也万无一失。可就在2月5日,家中老人突然离世,强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胡延红一刻也没有耽搁,送别老人的当天下午便返回施工现场,继续投入战斗。

  高强度的劳动让工地上每一名建设者都绷紧神经,“快点!再快点!”不仅挂在每个人的嘴边,也刻在每个人心里。为了提高效率,给后续施工创造先决条件,住宅设计院的马文超、高阳二人主动对接协助北京建筑设计院做了大量工作。忙起来的时候,马文超的电话就没停过,常常一天下来顾不上喝一滴水、吃一顿饭。

  “我是党员,责无旁贷!”接到任务电话时,实业公司四元桥搅拌站经营站长刘丽彩没有一点犹豫,简单收拾过后,她把只有2岁的儿子送到了父母家,随后便赶赴项目一线。不到24小时,搅拌站所需生产人员全部召集到岗。2月3日,生产培训、设备维护、试运转工作全部启动,同时进行原材料筹备和技术准备。2月4日晚7点20分,混凝土泵车抵达现场开始浇筑,至2月6日晚7点,共浇筑混凝土424立方米。

  “传承弘扬小汤山精神,坚决完成好光荣而艰巨的建设任务!”1月31日,在工程临时党支部举行的“温誓词、亮承诺”活动上,党支部书记宋涛带领全体参建党员面对党旗宣誓,作出了“抗击疫情、党员先锋、攻坚克难、使命必达”的庄严承诺。

  
于是,嗓子喊到嘶哑,眼中布满血丝,半夜吃泡面,困了在椅子上靠一会儿,成了小汤山工地的常态。支撑大家前行的动力,正是对党和事业的热爱,是拼尽全力也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决心。

  他们本是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家里也有人在盼着他们回去吃一碗热饭,睡一个好觉。但此刻,他们却是坚守在服务首都和人民最前沿的“战疫”英雄,以忠诚为印、热血作书,迎接着一场场淬炼与考验。

  愿他们平安归来,愿他们凯旋归来!(周虹/文 张熙 孙策/摄)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