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实久在实施“一五”规划前,实行东、西线分散管理体制。管理粗放,政出多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突出;战略没有长远谋划,生产缺乏宏观调控,经营机制不够灵活,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市场开拓能力不足,成本控制意识明显缺乏;富余人员众多,人才流失严重,各类人才严重匮乏,离退休人员频频上访;面对市场,企业表现出全方位的不适应,人才战略无从谈起。公司“一五”规划开始实施前期的人才战略,通过不懈努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紧缺的矛盾,公司也取得较快的发展。

  调整思路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家钢铁产能过剩的影响,以冶金建筑施工为主的各个企业,面临产业调整的考验,因此,人才战略必须紧跟企业发展步伐,及时转移重心。一是提高企业人才需求层次,以招聘博士、硕士研究生为重点,辅以招聘国家一流重点院校重点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从而壮大优秀的高端人才队伍。二是通过猎头公司、市场招聘等多种途径,加大急需成熟型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三是更多的组织员工参加高级别、高水平的职业技能竞赛,使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加快具有独门绝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四是以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起点,全面带动高级管理、技术人才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全力以赴申报中华技能大奖,填补中冶集团该奖项的空缺。

  具体措施

  优化环境,营造氛围

  在人才战略实施过程中,积极宣传各类人才在公司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并通过中央电视台“状元360”栏目、《四川工人日报》《中冶人》《中冶周报》、中冶实久网站等媒体途径,全方位宣传公司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意义和丰硕成果,牢固树立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核心力量、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利用每年召开职代会这一契机,大力表彰各类优秀人才,董事长、总经理等公司领导亲自为优秀人才披挂荣誉绶带,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科学评价,完善激励

  健全薪酬。2006年至今,公司完善建立以“效益”和“业绩”为主导的收入分配机制,加大薪酬向贡献倾斜的力度。在收入设计上,加重技术、技能水平对薪酬的影响比重,逐步形成凭技术水平得到使用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机制。在具体实施中,强化技术、技能要素参与分配,按技术职称和职业技能等级确定岗位系数,进而确定岗效工资收入,使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工人可以通过学习技术提高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收入待遇,真正体现不一样的贡献不一样的待遇,不同的技术水平和技能等级不同的薪酬收入。目前,已建立健全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分配形式,效益工资和地区补贴为补充,年薪工资、项目工资、承包计件工资和谈判工资并存的宽带薪酬分配制度。随着薪酬制度的逐步调整,主要技术人员的收入将达到企业人均收入的2倍以上。

  科学评价。在对人才的评价上,始终坚持业绩好坏待遇不一样,技术(能)强弱岗位不一样,贡献大小薪酬不一样的理念,完善建立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以人才评选为方式,兼顾品德、知识等综合要素的人才评价体系。参加各类职业竞赛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四川省技术能手、中冶集团技术能手、中冶实久技术能手等称号的选手,除给予物质奖励外,还按国家有关规定晋升一级技能等级;公司制订《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评选管理办法》、《中青年技术拔尖人才评选管理办法》和《首席技师评选管理办法》,规范和完善工程技术专家、中青年技术拔尖人才和首席技师的评聘制度,对评选出的工程技术专家、中青年技术拔尖人才和首席技师实行动态管理,每届任期两年,期满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荣誉称号并终止相关待遇。

  创新任用。在对人才的使用上,始终坚持“忠诚为先,业绩为重”的用人方针,有计划的选拔和培养青年管理人员,采取压担子、结对子、师带徒等形式,加快年轻人才的成长步伐,努力建设高素质的管理骨干队伍。任用时,打破论资排辈、无过即功的传统观念,把品德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建立健全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为主导的考核体系,确保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有1~3名35岁以下的年轻人才,打破了用人的传统模式。

  完善激励。公司大力实施人才脱颖而出长效激励机制。对评选出的工程技术专家和中青年技术拔尖人才分别按月发放700元、300元津贴,对聘用的首席技师、高级技师和技师每月发放500元、200元、100元津贴;对于在各类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选手,除竞赛委员会给予奖励外,公司还另行重奖,如中国冶金科工集团主办的国家二类竞赛“中冶实久杯”砌筑工大赛个人第一、二名得主蒋石全、田贵安除各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奖金1.5万元外,公司又各追加奖励1.5万元;公司实施《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奖励细则》,对于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人员,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仅2009年一年,公司共投入科技创新费用1000余万元,申报科技成果(成果、工法、技术方案等)260余项,其中有17项通过中冶集团科技成果鉴定,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1项处于国内先进水平。2009年7月,中冶实久召开第一次科技大会,对17项优秀科研成果进行表彰,发放奖金43万元;公司下发《中冶实久员工获得执(职)业资格奖励办法的通知》,实行各类管理及技术人员持证上岗,鼓励员工参加国家各类执(职)业资格统一考试。对通过考试取得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师、理财规划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培训师等执(职)业资格的,按公司管理规定给予奖励。截至目前,共有926人取得一级建造师、注册会计师、注册造价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执(职)业资格,累计发放奖金194.7万元。激励机制的完善,较好创造了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环境。

  强化培训,提升素质

  为全面实施员工培训,公司投资建设职工培训中心,逐年落实年度培训经费,制定培训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员工培训,促进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几年来,共有针对性地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项目经理培训班、项目总工培训班、会计师培训班、造价员培训班、电焊工培训班、电气设备调试工培训班、砌筑工培训班、班组长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486个,培训员工11753人次,投入经费900余万元;同时,共选派160余名优秀人员参加省、市及集团组织的高级干部培训班、高级技师培训班等学习。多渠道多方位培训的全面开展,不仅使员工更新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技能,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搭建舞台,展示技能

  公司瞄准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鉴定这些技能人才锻炼成长的大舞台,积极组织队伍参加比赛,为优秀技术工人脱颖而出搭建平台。近几年来,先后组队参加了“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焊工竞赛”“中冶集团筑炉工大赛”“全国冶金建设系统首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焊铆(复合)工比赛”“电器设备安装工比赛”“中冶集团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炉窑工、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大赛”等一系列高水平竞赛,两获团体第一名,包揽全国冶金建设系统首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焊铆工比赛前两名及中冶集团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炉窑工大赛个人前2名,17人次获个人奖励。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中冶实久职业技能竞赛电焊工比赛、行车工比赛、电调工比赛等。竞赛活动的广泛开展激发了技术工人提升岗位技能的积极性,同时拓宽了技能人才选拔的思路,积累了技能人才培养的宝贵经验;同时,公司紧密结合发展规划,制定下发《中冶实久职业技能鉴定考评管理办法》,对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四个技能等级全面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对象除公司技术工人外,还涵盖了外协队伍、派遣单位以及直接招收使用的劳务工,体现了中央企业服务于社会的宗旨。1000余名参加鉴定人员,严格经过理论考试、综合评价和实际操作等鉴定程序,最后861名合格者晋升技能等级。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技能人才队伍的全面建设,2006年至今,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的比例由38.7%增长至73.5%。

  加强引进,储蓄势能

  积极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在大学生招聘工作中,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既注意数量,更保证质量。充分抓住金融危机导致大学毕业就业困难这一契机,结合实际需要,把招聘国家重点院校、重点专业的高层次优秀毕业生作为引进大学毕业生的重点,全方位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等学历高、素质好、基础扎实的优秀大学毕业生。

  加大成熟型人才引进力度,加快中高级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根据成熟型人才需求计划,制定有针对性的招聘方案,采取现场招聘、网络报名、业内引荐、个人推荐、退休返聘及毛遂自荐等渠道,先后引进10余名中高层次成熟人才,迈出了面向市场的第一步,初步积累了走向市场招聘高端人才的经验,加快了中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技术工人的置换。每年从职业技术学院、技工学校选拔招聘100名左右专业精、技术好、能实干的优秀学生充实到各种技能岗位中培养锻炼,进而充实到技术工人队伍中,置换年老体弱的技术工人,保证技能人才队伍后继有人,增添技能人才队伍的后劲。

  拟兼并、收购具备甲级设计、规划资质的设计院。充分利用其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人才优势,壮大人才队伍,更好改善公司人才队伍结构,为公司晋升特级施工企业资质奠定基础。

  实施人才战略的体会

  实施人才战略,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必须结合企业的发展,制定出人才队伍建设的前瞻性动态规划;必须创新完善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的有效机制,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体制,真正做到让“有用的人进来,没用的人出去,干得好的人上去,上得去的人干好,引进来的留住,留得住的用好”,真正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人才战略的调整和实施,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营造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针对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掌握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最终使各类人才成为企业腾飞的助推器。

  人才战略的实施,必须以企业“北上东进”、“西部市场核心”等发展战略为依托。只有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为人才战略实施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只有企业的不断强大,才能为各类人才成长开创更加旷达的空间,只有企业的和谐稳定,才有人才队伍的壮大昌盛。

  实施人才战略,必须形成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各个部门要一起抓,上上下下要共同抓,完善建立齐抓共管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否则,人才战略实施即为纸上谈兵。

  国以人兴,企以才治。人才队伍建设的优劣,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兴衰和生死存亡,人才兴,则企业盛。因此,只有拥有一支优秀而稳定的人才队伍,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才有保证。

  实施人才战略,就是要铸就一个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团队。“西部铁军”不仅是企业的文化品牌,更是吸引和凝聚人才的强磁场,是锻炼人才的大熔炉,是各类人才展现自我、挥洒人生的大舞台。

田 野

田 野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田 野:历任十九冶机动公司施工科副科长、科长;十九冶机动公司经理助理;十九冶机动公司副经理;十九冶机动公司经理;十九冶机动公司经理、党委书记;十九冶总经理助理;十九冶副总经理;十九冶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党委委员;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党委书记。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邮编:100070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李香玉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建设网_我要投稿李编辑 建设网_我要投稿靳编辑 建设网_我要投稿钟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