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危机时代”,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中央企业在对非整体外交中发挥的作用表明,除经济建设外,中央企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但是,央企还存在不少需要克服的缺陷和问题。为此,央企除了进一步注重在对非援助中的“造血”功能和企业社会责任,还应该发展与国际组织的对话交流机制,发展与非洲区域和次区域组织的关系,建立企业与国内非洲研究机构互补双赢的合作机制,与团中央合作,吸纳有专长的青年志愿者。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迎来了格局重组的时代。在这个“后危机时代”,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作用尤为突出。中国央企在中非经贸合作的新模式下不仅获得了对非投资合作的战略机遇,同时也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增加国际话语权等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央企对非洲经济的长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央企的投资和经营,对非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央企在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非洲国家提高了自身发展能力和“造血功能”。非洲国家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发展资金短缺等问题,强烈期待外方的援助。中国的央企,尤其是有雄厚基础的大型工程承包企业在多年的国内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在深化落实中非合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对非洲的投资合作中,央企十分重视对修路、建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选择那些投资量大、盈利少,长期被一些西方国家忽视或不愿进入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发展报告的记录,中国同35个非洲国家有建设大型基础设施的协议。中国水电集团在非洲20多个国家承建的多个技术含量高、建设难度大的大型、超大型水电站项目和公共基础设施,如苏丹麦洛维水电站,埃塞俄比亚泰克泽水电站,加纳布维水电站等;中土公司中标的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项目等。

  中国央企在非相继承揽的一系列大型工程项目,为非洲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提高了非洲未来自主发展的造血功能。

  建立在“双赢”原则基础上的投资合作,为改善非洲的国计民生做出了卓越贡献。非洲真正缺乏的并非援助,而是生产领域的投资。中非贸易从援助到投资的转变,不仅帮助非洲从根本上逐步解决粮食危机,也有助于转变其自身的经济结构,实现其国家发展目标。截至2008年底,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78亿美元。2009年1月至9月,中国对非洲非金融类的直接投资达到8.75亿美元,同比增长77.5%。

  央企在本土化、属地化经营战略中为非洲国家培养技术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出贡献。央企在非洲的本土化战略中,善于把一些国际经济规则、管理理念和工程标准融入到非洲国家的本土方式和使用习惯中,并付诸于具体的经营管理之中。企业鼓励积极参与当地发展,并与一些政府机构、多边发展银行和产业链上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网络,企业也赢得、拥有了一大批对中国企业信任、热爱的所在地的政府机构、业主群,提升了中国企业的知名度。在工程施工中,注重对当地非洲员工传授知识和技术,培训技术工程人员、熟练工人,既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也为提高非洲劳动者素质做出了贡献。中国水电集团出资帮助安哥拉60名有志青年到中国武汉大学留学,在当地国反响良好。

  央企在对非合作中打造中国国际形象,提升中国软实力

  央企出于自身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在“走出去”后能够始终站在国家对外关系、能源安全、国际合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来开展国际经营。通过优质服务、优质产品,搭建起同项目所在国家间“和谐、共赢”的国际经营模式。在对非合作中,央企在多方面打造出良好的中国形象,提升了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

  在海外经营中坚持国家荣誉和企业利益并举,通过经济外交打造中国企业品牌,弘扬中国国际形象。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充满爱国情怀、重信守诚的央企领导人,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善于把维护国家利益和追求商业利润统一起来。他们通过企业外交,积极向海外传递中国和平发展的意愿,促进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当代中国央企领袖的睿智、才华和人格魅力,为其他中小企业树立了良好形象。有的优秀的企业领导还被冠以 “经济外交的光荣使者”“编外大使”等称号。

  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体现大国风范。大多数企业在制定企业新型发展战略中都将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放入重要议程。在国际经营中,既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注重商业道德,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众多央企在经营中,遵循国际、所在国及当地政府的法律、法规,投身当地社会发展、慈善活动。

  例如,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在赞比亚的属地化经营投资中秉持“发展企业,回报社会”的理念,热心当地公益事业;注重安全劳动、重视劳工权益,通过协商的方式妥善解决当地劳工福利问题,并给以艾滋病员工无歧视待遇等等,这些举措都得到赞比亚社会的好评。中国水电集团在非洲的经营中,将回馈社会、奉献爱心等放在本土化经营战略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曾多次、大额度地向非洲国家捐助、赈灾,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经营中帮助政府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例如公司在安哥拉承建的项目中,当地雇工比例已超过70%,熟练工人超过40%。这些举措得到安哥拉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称中国水电集团公司是国际化、有风度的大公司。在博茨瓦纳,中国水电先后向贫困家庭、艾滋病组织、华侨总商会和孤儿救助中心等提供赞助以及修建医院等。

  这些央企在非洲负责任的行动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形象,也提高了中国在非洲的威望。

  央企在企业文化中蕴涵的爱国情怀、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等中华文化特征,增进了非洲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弘扬传播了“和为贵”的中华文化精神。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曾强调“扩大相互借鉴的文化交流,加强人文对话,增进双方人民了解和友谊。”央企历来重视海外员工爱国情怀、国家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在企业文化中提倡并推崇“和为贵”“以德怀远”“怀柔”等富含儒家思想、中华文化特征的价值理念。而这与当代企业文化所提倡的包容、奉献、向上等文化精神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企业文化特征在不同程度上都能从“走出去”的央企以及海外员工的言行上得以反映。他们尊重所在国家的风俗民情,与所在地的政府、社区公民建立和谐共融的关系。尤其是央企员工所表现出的勤奋、热情、节俭、奉献精神,给当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综上所述,“走出去”的央企在新一轮的国际分工浪潮中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基础设施、开发资源,为提升非洲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做出了贡献。因此可以讲,央企是中非合作论坛各项政策的主要践行者,是通过国际经营活动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中坚力量。

  央企在未来中非经贸合作中的对策

  中非合作的迅速发展和取得的丰硕成就,既给非洲带来强烈推动,也给西方国家造成了很大刺激,由此出现许多对中国误解,甚至负面的议论,诸如新殖民主义论、掠夺能源论、漠视人权论、援助方式危害论、破坏环境论等等。

  在未来的中非合作发展中,央企需要克服自身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应该进行理性分析,制定有效措施。妥善处理“成长中的烦恼”,以免造成 “成长的瓶颈”。把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局部建设与宏观环境等结合起来,真正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进一步改善对非援助机制,“输血”和“造血”功能并重。中国对非援助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十年,对非洲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仅依靠援助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自身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的,关键是要探索出援助与贸易合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即把援助与合作结合起来,把资源性项目贸易与公共性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输血”和 “造血”并举,资源贸易与公共性项目合作并重,增强非洲独立发展、自我经营的能力,从根本上促进非洲的发展。

  正确处理追求经济利润与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随着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进程加快,“走出去”的央企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如不顾实情,照搬、移植国内用工模式;一些采掘型、水电、能源等企业在经营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破坏传统民生等负面效应;企业因缺乏长期战略部署,国际管理能力较弱,不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义务和承诺等,最终使企业的过度多元化经营陷入困境;一些企业还因伪劣产品、恶意竞争等导致破产倒闭,造成失业者、制造商对中国企业的抵触情绪和对中国产品的抵抗运动。

  “走出去”的央企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是中国国家品牌的组成部分,履行公民义务也是国际社会对它们的普遍期望。为此,企业需更注重把国际经营中的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放在企业的整体战略部署当中考量。

  重视发展与国际组织的对话交流机制。国际组织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往往在国际舆论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标榜代表全球“公共利益”的国际组织,跨国界联合,能够以环保为借口,凭国际舆论的压力使一些威胁生态环境、人权的企业和项目下马。还有一些代表“部门利益”的专业组织,常被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控制,左右国际舆论导向。例如,西方一些国际组织曾借口苏丹达尔富尔问题,频频指责中国漠视该地区人道主义灾难。一些极端国际组织利用环护、社会责任等,肆意攻击我国人权,损坏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国际声誉。

  在这方面,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在与国际河流组织交流的过程中有深刻的体会和丰富的经验。在全球范围内倡导河流“绝对”自由流淌理念、惯于攻击各国水坝建设的美国国际河流组织,近年来在国际上攻击中国在非承建的水电站项目,严重损害了中国水电集团在国际上的形象。2009年7月,中国水电集团邀请中国大坝协会、中国水力发电学会等多方面水电专家,在京接待美国国际河流组织代表。双方就中国水力水电发展过程中的法律、法规进行探讨,就该组织在网页、杂志等发表的歪曲事实、缺乏科学依据、极不专业的言论提出质疑,并充分交换看法。通过交流,河流组织政策执行主任白好德(Peter Bosshard)感悟很深,他在会谈结束时说:“过去由于我们的组织缺乏有效、可靠的信息来源,造成了许多对中国政府、中国企业缺乏事实根据的报道,并导致彼此之间产生了一些误解和不愉快事情的发生,为此深表遗憾,郑重道歉。”并希望今后建立与中国水电集团的交流渠道,及时交换信息,消弭误解。

  这件事也提醒中国企业,在今后的国际经营中,不仅要高度重视社会责任,还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重视国际舆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另外,中国企业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友好坦诚的方式与一些持不同政见的国际组织坦诚交流,甚至辩论,增进了解,交换看法。过去一些中国企业采取的对极端国际组织置之不理,或任凭它们在国际上发表负面言论的做法,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企业威信,损害中国形象。

  发展与非洲区域组织、次区域组织的关系。非盟是非洲最大的综合性国家间组织,是非洲一体化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加强与非盟的合作可以延伸与非洲各国的多边合作。另外,次区域组织是目前非洲国家开展政治经济合作最积极、最有效的基本单元。以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和西非经济共同体为代表的次区域组织,在动员和整合本地区力量方面常有非凡之举。因此,在非投资的中国企业,应该注重与这些次区域合作组织发展关系,以点带面,形成和扩大企业在非的区域合作网络。

  建立企业与国内非洲研究机构互补双赢的合作机制,为企业在非洲的投资项目等进行综合评估。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国际项目履约难度增加,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使中国在非经营的央企面临各种显性、隐性经营风险:汇率损失、市场萎缩、业主恶意欠款、动乱、战争、恐怖活动、政府赖账和废债、汇率、通胀、自然灾害等。为此,曾有多家央企于2009年向中央政府提出建议,希望政府在大型海外工程实施中,实行非企业可控的“重大风险政策性兜底保险制度”。即企业在国际经营中遭遇不可控的重大风险时,实施特别状况下政策性低费率兜底性保险,这也是国际通行惯例。

  重视加强“走出去”的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海外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信息咨询。而这方面,已经有一些央企走在了前面。如中石油曾与北大非洲研究中心合作,为公司进入苏丹能源市场进行苏丹政局中长期发展趋势的评估。

  从科研机构看,国内很多非洲研究机构,因经费短缺导致研究队伍弱化,许多长期从事非洲研究的人员,没有机会和经费到非洲大陆进行实地考察。因此,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合作是一项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并可以为中国的非洲研究做出贡献。

  央企可以与团中央合作,吸纳有专长的青年志愿者,为企业的本土化战略做附属性的工作,落实国家的非洲派遣青年志愿者计划。2006年的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上曾提出“三年内我国将向非洲派遣300名青年志愿者”计划。3年来,中国已累计向非洲15个国家派遣了300名青年志愿者。2009年向突尼斯、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加纳、多哥、肯尼亚、尼日尔、博茨瓦纳等国派遣187人。志愿者们在广袤的非洲大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进了中非友好,有力地服务了国家外交战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发文章说,中国甚至创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和平队,即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与美国的和平队一样,它向发展中国家派遣青年工作者,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善中国的全球形象。

  因此,建议在非洲有国际经营项目的企业,可以与团中央合作,吸纳一些青年志愿者,尤其是学习非洲语言、从事非洲研究的志愿者到非洲的工程项目,比如精通东非坦桑尼亚国家的斯瓦希里语、西非豪萨语的青年支援者。不仅利用他们的学识为企业和非洲政府及社会做沟通和交流,配合国家的整体对非援助计划,而且为青年志愿者提供了到非洲本土学习、实践的机会。

  在全球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外交已远远超越并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官方外交方式,国家交往的主体和载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企业、非政府组织、志愿者以及社会公众等已成国家整体外交的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着国家外交的内涵。“走出去”的央企,通过经济外交和企业外交,必将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展现中国经济的最新发展成果,彰显中国国家品牌,为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提高话语权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范集湘

范集湘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范集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北京大学EMBA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历任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第七工程局局长兼党委副书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曾获 “全国优秀企业家”“全球华商领袖”等荣誉称号。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邮编:100070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李香玉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建设网_我要投稿李编辑 建设网_我要投稿靳编辑 建设网_我要投稿钟编辑

×